首页 > 走进怀柔 > 图说怀柔 > 志说怀柔 > 重点轮播

《怀柔百村史话》—— 东 南 沟

日期:2018-04-26 09:28    来源:区政协

字号:        

  东南沟村位于长哨营满族乡政府西南3公里处,全村401户、760多口人。

  满乡里的汉族村

  东南沟由大王四沟门、小王四沟门、将军沟、兰营、小南沟、云洞沟、东南沟7个自然村组成。据82岁的村民于永庆介绍:东南沟原名东南沟门,是依据这里的地形地貌起的名字;沟内有东沟、西沟之分,且沟口处有天然石门一处。后来,为了简便顺嘴,便省去了门字。再说兰营,原来也不叫兰营,而是依据其地理位置叫北坡根。日伪统治时期,这里开过萤石矿,因叫北坡根的地名太多,容易混淆;考虑当时此地归属滦平县,且开采蓝色的萤石,故有人建议改名为滦营(蓝萤),后来,叫来叫去,简化成了兰营。也有人说,因为这里的萤石是蓝色的,故名蓝萤(兰营)。

  东南沟虽隶属于长哨营满族乡,但这里的人大多为汉族,他们的祖籍也非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而是山东登州的大榆树。先辈们为了故土情怀,曾在村里栽下不少榆树;至今,村里还长有一棵古榆树。

  据79岁的村民于子珍介绍:到他孙子这一代,老于家已在此繁衍12辈了,据此推算,东南沟村约有270多年的历史了。于姓占村里人口一半以上,这里的于姓有3个支系,同姓不同宗。再往下,便是汪、王、宁、杨等姓氏了。据说,杨姓先人是日伪在兰营开矿时作为劳工留下来的。

  东南沟的归属几经变化。据说自成村起至1952年,一直隶属于河北省滦平县。但其间也有一段小插曲,那就是1946年至1948年,我地下党组织为了开辟平北根据地,建立地方政权,曾成立四海县;那段时间,东南沟归属于四海县。四海县解散后,东南沟重归滦平县。

  解放后,怀柔北部山区几个镇乡同属于滦平管辖,但由于这些村庄到滦平县城办事跋山涉水,极不方便,群众纷纷要求划归怀柔县管辖。经多方努力,1952年,东南沟和北部山区许多村庄一道,划归怀柔县管理。

  苦难中求解放

  日伪统治时期,在兰营自然村开了萤石矿,将采出的矿石秘密运走。为了防止矿工逃跑,矿区戒备极为森严,除了拉有铁丝网,安排流动岗哨,四周还建有炮楼。

  劳工每天工作、生活十分艰苦,一天至少要干十五六个小时的活,稍有怠慢,就会招来鬼子的拳打脚踢。当时,兰营村谭云等青壮年在矿上做劳工,尽管家近在咫尺,可十天半个月也不见得回家一次。劳工天天吃的是粗高粱米,天长日久,有的人大便都无法排解。

  东南沟一带山场广阔,灌木葱郁。抗战时期,常有我党地下工作者在此活动。一年春天,八路军地下交通员宋世春到此办事,被日本鬼子盯上了。很快,一个小队的日本鬼子来到村里,挨家挨户进行搜查。没搜到人,他们就把全村男女老少集中起来,挨个审问是否见到八路军交通员,大家没一个回答的。恼羞成怒的日本鬼子架起机枪就要扫射,翻译官赶忙跑到小队长面前,咿哩哇啦一番后,鬼子收起了枪。后来大伙说,多亏了那个翻译官,不然全村人可就惨了。

  日伪统治时期,村里有个叫于万和的甲长,在敌我之间巧妙周旋。白天应付日伪军,夜里照应八路军。为八路军筹集了不少粮食、军鞋等物资。

  战争年代,这种事不新鲜。抗战时期,在东南沟就发生了这么档子事。一次,我方一个姓吴的区长到东南沟开展工作,不料行踪暴露。驻长哨营的伪警察所立即出动一个小队进村搜捕,待到看清对方面孔时,没想到那个伪警察小队长与吴区长有过一面之交。于是小队长故作姿态,朝空中放了几枪,对手下人说:“地下党已被我击毙,收队”。就这样,吴区长躲过了一劫。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反动地方武装兴风作浪。以刘文章、王殿荣为首的伙会讨伐队20多人来村里要吃要喝,搜刮民财,稍不如意,就烧老百姓的房子。

  国民党军队多次进村清剿我地下党组织。但愚蠢的敌人对要抓的人长什么样都不清楚,以致于村干部从容地从敌人眼皮底下脱险。一次,国民党军队来村里扫荡,抓走了村长谭岳,问他认不认识谭岳。谭岳回答:“认识,他往山里跑了,你们快去追吧。”就这样,谭岳玩了个金蝉脱壳。

  而农会干部王林就没这么幸运了;因有人指告他是农会干部,被抓不久就被枪毙了。

  战争年代,东南沟有40多人参军参战,仅1947年一次就走了14人。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李子中、于淑芳等人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经历过解放战争硝烟的于长福不幸牺牲在朝鲜战场。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一些人得到提升,王献廷、于子庄等都成为了团级干部。

  走上康庄路

  1947年,东南沟村和怀柔广大农村一样,实行了土地改革。劳苦大众分得了土地、房屋,开始了新生活。

  1953年,在村民王怀青的带领下,成立了由13户农民组成的互助组。

  1955年,村里成立了初级社,实行了土地分成制,即:按劳六地四的分成标准,秋后收益分配。

  1956年,成立了高级社,实行生产资料集体所有,大家一起劳动,一起挣工分,按劳取酬。

  1957年,成立了“光辉社”。所谓“光辉社”就是将东黄梁、古石沟门、东南沟3个村归为一个大社。

  1958年春,村里实行吃食堂,一直到1960年结束。期间经历了大炼钢铁等运动。

  3年困难期间,村民只能靠玉米核和野菜充饥,直到1962年国家允许小片开荒,村民的生活才有所改善。

  1964年至1980年,村里持续进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家早出晚归,艰苦奋斗。据不完全统计,那些年,全村打井36眼,平整土地千余亩,全村1800亩土地全部成为水浇地。

  改革开放后,村民才真正过上了富裕日子。不少人走出家门,务工经商。村里的老人担起了生态林管护任务。村里有一半农户翻建了房屋。茶余饭后,大伙到村里的健身广场健身运动,尽情享受现在的好时光。

责任编辑: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