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回应关切

热点回应:常态化防控下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日期:2020-07-18 16:40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原标题:常态化防控下,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预警?

  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专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中心副主任施国庆:在医疗机构开展病例监测,要求所有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都要设立规范的发热门诊,对发热患者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及相关的检查。部分病人不是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因此,除了发热门诊之外,医疗机构的呼吸内科、急诊等所有诊室都应当增强意识,警惕可疑病人,并严格落实首诊医生负责制和院内感染防控措施。

  有些病人的首诊医疗机构,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基层医疗机构,或私人诊所;有些病人是去药店购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私人诊所、药店也应当与发热门诊建立起发热等可疑病人的报告联络机制,及时登记和转接可疑病人。有的新冠肺炎病例早期症状是非常轻微的,会有不就诊、延迟就诊、多处就诊等情况,社区要进行广泛宣传,人人都要做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及时就诊,严格做好防范他人接触感染的措施。

  针对容易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比如养老院、敬老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聚集场所,以及农贸市场、工地、学校、监狱等人员密集重点场所,要开展健康监测,实施可疑病人早发现早报告机制。

  对已经或者可能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风险人群,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同时要进行核酸检测和相关检查。这些风险人群包括病例及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境外入境人员以及来自疫情风险地区的人员,可能接触过污染环境或污染物品的人员。

  在发生聚集性疫情或已经发生传播的情况下,划定适当的风险区域,对一定范围内的单位、机构和社区人员进行核酸筛查,也是早发现病例的方法。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可针对性地对一些可疑的污水、污染物品、污染食品进行核酸检测,这样能够早发现一些危险的信号,早预警,采取干预措施。


责任编辑:王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