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00年政府工作报告

日期:2006-02-12 17:34    来源:

字号: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00年1月25日在怀柔县第十二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理县长 戴景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和建议。

届首之年工作简要回顾

        1999年,我们在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喜迎澳门回归两件大事的鼓舞下,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决议,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从实际出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调整结构,加速发展,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全面进步。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3.7亿元,增长13.9%;工农业总产值94.4亿元,增长6.5%;财政收入6.36亿元,增长26.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726元,增长16.7%;农民人均纯收入3807元,增长8.7%。城乡面貌明显改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1999年,我县被首都文明委评为“首都文明县”,被市政府评为“郊区环境整治标兵单位”,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北京市“双拥模范县”,被科技部确定为“全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实验区”,被中央文明委评为“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怀柔改革开放事业又向前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特色农业快速发展

        落实了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农民投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县有土地、果树延包任务的262个村较好地完成了延包工作,调动了农民投资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当年农民个人在水利富民工程建设、购置农机等生产资料、发展特色种养业上投资9350万元,占三项总投资的63%,农民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受益主体的地位更加突出。狠抓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优质特色农业发展收到明显成效。在种植业上,当年新发展牧草、西洋参、制种、银杏等优质高效作物2.3万亩,新开发果粮、粮菜、果菜、果药间作高效立体种植模式2万亩。全县调整种植结构面积达到4.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0%。在养殖业上,新建养殖小区15个,新发展养殖户5118户,累计达到1.1万户,实现养殖业产值2.1亿元,占大农业产值的45%。农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步伐。

        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坚持以利益为纽带,狠抓龙头企业和服务组织建设。新建乳制品、鹿产品加工企业4家,新增西洋参加工生产线3条,成立了年出口蔬菜能力6.6万吨的怀绿源产销服务公司;认真落实人代会“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的议案,新发展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3个,累计达到96个,共带动2.8万户农民从事种养及加工业,占农村总户数的40%,农户从合作组织中获得收入2.5亿元。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增加农民收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区综合开发和扶贫减灾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组织实施水利富民工程,完成“五小工程”850处,新增、改善灌溉面积2万亩,进一步提高了山区抗灾增收能力;投资2000多万元,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县直单位联乡帮村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在遭受严重旱灾的情况下,多形式开展减灾增收活动,山区有8个低收入村、2030户低收入户脱贫。1999年,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92元,增长15.2%。

        二、工业增长势头强劲,运行质量明显提高

        全县实现工业销售收入77.2亿元,增长8.5%;利润2.96亿元,增长66.3%;税金4.2亿元,增长35.9%。实现工业增加值15.1亿元,增长2.9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总量的71.5%,工业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

        引进增量、盘活存量,培育了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二次创业”,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和重组转制工作。全年新立项工业项目63个;完成重组转制企业107家,盘活资产2.25亿元;加大企业技改力度,企业年产出能力增加9亿元。通过新建、重组、技改,引进资金实际到位5.6亿元,到位率64%,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优势骨干行业不断壮大,工业结构日趋合理。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包装印刷、新型建材四个优势骨干行业当年实现销售收入46.4亿元、利润1.62亿元、税金2.75亿元,分别占全县工业的60%、54.7%和65.4%。环保、电子、生物医药等无污染、高科技、高效益行业发展加快,已建成生物医药企业15家,年生产能力8.8亿元,成为我县工业第五大优势骨干行业。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三资企业效益大幅度上升。新发展三资企业20家,已投产三资企业继续增资扩规,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075万美元,增长1.1倍。三资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当年实现销售收入24亿元,增长7.2%;利润6500万元,首次实现盈利;税金1.8亿元,增长63.6%。外贸出口稳步增长,完成外贸商品出口供货额3.7亿元,增长14.4%。三资企业已经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企业解困取得实效。1999年是企业解困力度较大的一年。依法对百丽衬衫厂、五交化公司等5家企业实施破产,实现了企业破产“零”的突破;对前安岭铁矿采取债务剥离、“零资产”出售方式进行转制,盘活了存量资产;利用市政府有关政策,并自筹资金1200万元,解决了二水泥厂和百丽衬衫厂下岗职工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企业扭亏实现新进展,亏损额下降8143万元,一批亏损大户实现扭亏为盈。通过一年来的探索和尝试,为下一步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解困和发展积累了经验。

        三、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繁荣县域经济作用更加突出

        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经济指标平稳增长。加强国内外旅游市场开发,强化天津、河北等六省市旅游公关宣传,举办了“春季赏花月”、“金秋游园会”、慕田峪长城“世纪之跳”等大型旅游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怀柔旅游的知名度;加强项目引进开发,建成开放新景点3个,新增游乐项目10个;加强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新开通了北京至怀柔的“免费”旅游专列;规范旅游行业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接待游客554万人次,增长10.8%,其中外埠游客达到150万人次,占游客总数的27%;创旅游综合收入3.5亿元,增长16%。

        商贸市场繁荣稳定,社会商业健康发展。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亿元,增长7.1%。国合商业不断调整经营结构,突出经营特色,提高服务水平,当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2.9亿元,增长6.6%。商业改革取得新进展,一批困难企业逐步走出困境。落实国家粮食购销政策,控制了粮食企业新增亏损。集贸市场建设不断规范,社会商业进一步发展,实现集市贸易成交额5.3亿元,增长18.3%。

        建筑房地产业发展步伐加快,拓展县外市场取得新成绩。认真清理整顿建设市场,开发行为进一步规范,建筑质量不断提高。全县建筑开复工面积145万平方米,增长12%;其中房地产开复工面积19.5万平方米,增长28.3%。青春苑西区、商业街西片等旧城改造工程完成年度建设任务。建筑业拓展县外市场取得新成绩,当年县外开复工面积达到7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

        四、城乡建设进一步加强,环境水平明显提高

        完成了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滨湖北街改造和怀长路续建工程竣工,宝崎路建设按计划进行;黄坎电信支局建成投入使用,全县电信主干网络已经形成;完成城镇居民住宅配电设施改造1.7万户、农村低压电改造8640户;县城地区硬化、翻修小街小巷和方砖步道1.4万平方米;新增联片供暖面积10万平方米;代用天然气置换工程竣工投入使用,市政基础设施功能进一步完善。

        县城环境建设再上新水平。以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和澳门回归为契机,以“绿、净、亮、美”为目标,实施了一批环境建设重点工程。改造了滨湖公园,对9个居民小区进行了绿化铺装,新建首都花园式单位12个,新增垃圾袋装户3000户,更新了部分环卫设施;新建大型雕塑2座,安装灯箱广告牌300个,增强了县城的文化氛围;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加强日常保洁管理,县城整体环境水平进一步提高。

        文明村镇建设取得新成绩。强化村镇建设规划,当年完成5个乡镇所在地、20个重点村的规划制定工作。实施乡镇环境整治重点工程114项,新建公园绿地19处,硬化乡村道路13条。全县涌现出绿化、美化、净化、硬化样板村55个、样板街54条。各乡镇建立了市容环卫所,设立了卫生保洁员,村镇环境管理逐步纳入正规化、制度化轨道,村容镇貌明显改观。杨宋镇被列为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北房镇被列为北京市小城镇建设试点镇。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怀”战略,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科技普及和推广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发展壮大了科普工作队伍,完成了一批科普示范基地、示范村、示范户建设;山区“十乡百村万户电化教育工程”全面投入使用,做法和经验在全市推广;加强科技交流与合作,引进农业优新品种26个、新技术20项;13个星火计划项目、17个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37个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示范项目全部完成了年度建设任务;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37家,高新技术企业6家。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启动。从我县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了《怀柔县1999—2003年教育结构与布局调整方案》,教育结构体系日趋完善合理;在全市率先开通了远程教学网络;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实施山区教育重点工程,启动平原城镇教育建设工程,新建教学楼10座,500户教职工在教师节前喜迁新居,教育教学条件和教师待遇进一步改善和提高;高考录取率达到72%。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社会化教育体系正在形成。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开展成人教育“五项工程”,全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群众性文体活动蓬勃开展。用积极、健康、向上的活动占领群众文体阵地。开展了大型演唱会、乡村歌手大奖赛、百场电影进乡村等健康、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建成开放体育健身路径,增加乡村和居民小区体育设施,举办了第二届全民健身体育节和五项千人体育健身活动。在全国第六届独轮车锦标赛上,我县代表队包揽了团体项目的全部金牌。

        合作医疗网络进一步健全。按照“低水平、广覆盖、多受益、抗风险”的原则,深入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实行农村合作医疗的行政村和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业人口覆盖率均达到90%以上,我县的经验被市政府推广。加强与市内大医院的合作,加强特色医院建设,医疗水平不断提高。认真开展爱国卫生、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献血等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卫生工作指标,在全市各区县卫生大检查中名列前茅。

        计划生育率达到99.3%,连续13年保持市级红旗单位称号。民政、征兵、档案、人事、对口支援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成绩。

        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从实际出发,解决了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是按照治污、治患、治脏、治乱“四位一体”的原则,以解决县城和平原地区的行洪排涝问题、改善县城周边环境为目标,实施了怀河、小泉河治理工程。当年完成245万方的全部土方任务和小泉河的部分浆砌工程。“两河”治理是我县近年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得到了全县人民的大力支持。二是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认真落实首都治理大气污染紧急措施,全面完成环保十件实事,保持和巩固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三是灵活运筹财政,帮助特困企业渡过了难关,全面落实国家增资政策,清理整顿农村合作基金会,保障了群众切身利益,保持了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的稳定。四是积极开辟就业渠道,安置就业6590人,下岗职工安置率达到64.3%,高于市政府要求4.3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0.59%,低于市政府要求0.41个百分点。五是加大扶贫济困力度,妥善解决了离退休职工、低收入人群、下岗职工、失业人员、优抚对象的生活困难。六是加强市场监督检查,严厉打击不法经营行为和假冒伪劣商品,维护了消费者利益。通过办好事、办实事,进一步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七、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精神文明活动蓬勃开展。认真落实《怀柔县精神文明建设规划》,深入开展争创文明村镇、文明户、文明单位、文明居民区、文明景区的“五创建”活动和五好文明家庭等评比活动,加强全民“三德”教育,全县文明、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更加浓郁。军警民共建领域进一步拓宽,军政、军民关系更加融洽。认真组织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向科学、文明、健康方向转变,全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主动加强同人民政协民主协商,认真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决议,全年向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报告工作10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261件,办复率100%。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依法保障职工主人翁地位,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虚心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聘请特邀建议征集人20名,征集人民建议143条,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水平。坚持“依法治县”方针,深入开展“三五”普法活动,全民法治意识进一步增强。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执法主体和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水平不断提高。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切实搞好群防群治,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分子,集中开展追捕逃犯活动,依法打击“法轮功”邪教组织,全县政治安定,社会稳定。

        八、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宏观管理和决策能力进一步提高

        努力把握宏观,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政府工作思路和措施。一是根据我县发展的实际需要,适时提出并认真落实了“抓好三个理顺,狠抓三项重点,确保四个到位”的工作思路,促进了政府工作的开展。二是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了各乡镇增加地方预算内财政收入的积极性。三是适应新形势,按照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要求,制定了《怀柔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有关政策》,进一步调动了各方面加快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四是制定经济工作和行政业务工作考核办法,增强了各级干部的工作动力和责任心。五是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全面推行“公务公示”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工作效率、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六是以“三讲”教育活动为动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行业纠风和专项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公仆意识进一步增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工作成绩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县人大依法监督、大力支持、县政协热情帮助的结果;是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和中央、市属驻怀单位、驻怀部队大力支持、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所有关心支持怀柔两个文明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经济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机制创新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业结构调整和山区人民脱贫致富步伐还需要进一步加快;非公经济发展速度还比较缓慢;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少数政府工作人员作风不实、服务意识不强、工作不到位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在此,诚恳希望各位代表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以促使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努力开创2000年政府工作新局面

        2000年是新旧世纪交替之年,也是全面实现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做好2000年工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大意义。新的一年,我们面临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机遇与挑战,面临着市对区县实行新的财政体制的考验,面临着进行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攻坚战的艰巨任务,面临着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的重任。为此,我们将充分发挥我县的政策优势、环境优势、资源优势、知名度优势,做好克服困难、迎接挑战的准备,牢牢把握发展机遇,全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2000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按照县委工作会议精神,以改革总揽全局,加快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体制创新,突出县域经济特色,努力增加总量,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食品饮料、轻型卡车、环保产业、旅游休闲度假五大基地建设,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再上新水平。

        主要工作目标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7亿元,增长9.8%;工农业总产值102.8亿元,增长8.9%;按新财政体制实现财政收入4.5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00元,增长7.4%;农民人均纯收入4100元,增长7.7%;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增长8.7%。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稳定,市场繁荣,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各项改革

        加快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事、政企分开。一是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推进政事分开。剥离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能,将符合条件的事业单位推向市场,逐步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企业化经营管理。二是推进政企分开。取消企业行政级别,理顺国有资产运营管理体系,按照国有资产管理授权经营的思路,逐步调整推进,年内试点并力争有较大进展。各乡镇企业总公司围绕政企分开,逐步建立起集体资产管理体系。三是逐步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经营公司、生产经营企业三级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明确国有、集体资产投资主体,逐级明确产权代表的资产责任,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以规范的股份制改造为重点,以企业内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按照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建立起企业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收入能高能低的企业经营管理机制。重点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革,通过职工持股、法人参股、外资入股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投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年内争取组建10家规范的股份制企业。对资产总额较小的企业全部放开,按市场方式规范运作,自由选择改组、联合、兼并、托管、出售、租售结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规范化转制。通过主辅分离、转岗分流、创办实体、减员增效等办法,借助社会保障体系,运用市场经济机制,认真解决下岗职工问题。加大村级集体企业重组转制力度,增强村级集体企业活力,为农民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壮大县域经济规模。把非公经济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作为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重点,纳入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促其发展壮大。充分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作用,引导非公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放宽政策,在土地使用和服务上给予最大限度的倾斜,为非公经济发展创造条件。结合国有、集体企业改革,鼓励非公经济参股、控股、收购国有、集体企业。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投资兴办二、三产业,发展户营经济和合作经济。大力引进外资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利用市、县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积极为符合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信用担保,促其发展壮大,努力实现怀柔非公经济最大化。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研究制定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养老、失业、大病医疗三项统筹的覆盖面,加大三项统筹金收缴力度。努力做好再就业工作,保证下岗职工和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下岗职工安置率达到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以内。积极稳妥地推进计划、统计、住房、医疗等各项配套改革。

        二、把结构调整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努力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绿色为基点,提高养殖业和经济作物比重,促进一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加快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2000年养殖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力争提高到50%;粮经作物种植面积比由79∶21调整到65∶35;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

        狠抓“六个带动”。一抓水利带动。把水利工程建设作为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山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性、带动性措施来抓。按照“排蓄结合、改造环境、建管并重、为我所用”的原则,坚持改善生产条件、生活条件、生态环境相结合,再掀水利工程建设新高潮。计划用三年时间修建拦蓄工程200处,使山区水利设施基本配套,山区整体环境有较大改观,促进山区籽种农业、观光农业、养殖业及旅游业的发展。今年计划完成三年总任务的50%。二抓市场带动。加快县城“三大市场”改造,加强各乡镇农产品市场建设,促进农产品销售。三抓精品带动。全县确定10个农业精品,予以重点扶持,促其发展壮大,形成规模优势。四抓科技带动。加强农业科技宣传、推广与应用,大力引进推广名、特、优、新品种,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五抓景区带动。围绕旅游景区建设,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兴建一批精品观光园区。六抓政策带动。研究制定更加宽松优惠的政策,鼓励优质特色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建设高效种养小区。按照统一规划建设、规范化管理、模式化种养、市场化组织的原则,重点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两类高效农业园区建设。对进入小区的经营户,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努力把种养专业小区建成农民致富的基地,建成高效农业示范基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效益。今年将重点建设5个上规模的种养专业小区。

        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以利益为纽带,大力发展农民自愿结合、自发组织、自主经营、自我受益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各类服务组织。重点加快以农民为主体的产销服务组织和以科技人员为主体的科技服务组织建设,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对现有合作组织进行规范和完善。加强引导,适当扶持,重点建设信息中介组织和信息网络,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政策咨询、相关法律等方面的服务。加强扶持资金监管,确保资金有效使用。加强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抓好草食动物加工、干鲜果品加工、蔬菜加工三个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带动能力。

        加大山区综合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山区工作的领导,山区乡镇主要领导的精力、工作重点要放在山上。落实市、县加快山区建设优惠政策,继续强化联乡帮村工作责任制。加强山区资源调查,科学规划,搞好项目包装,推向市场,大力发展资源经济与优势经济相结合的山区特色经济。加强山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宝崎路续建工程;加快行政办公网络和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向山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科教信息、市场信息服务。积极采取措施,加快山区年人均收入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村、低收入户的脱贫进度。

        三、以建设工业“三大基地”为目标,继续强化工业在全县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优势骨干企业为龙头,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激活现有存量,扩大经济总量,促进产业优化升级,提高工业运行质量和效益。计划实现工业销售收入87亿元,增长12.7%;工业利润3.2亿元,增长8.1%;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12.3%。

        狠抓“三大基地”建设。紧紧围绕建设食品饮料基地、轻型卡车基地、环保产业基地的目标,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一是在政策上扶持,凡是与建设“三大基地”目标相符合的项目,在财政、土地政策上给予特殊优惠;二是在改革上推进,围绕建设“三大基地”目标,加快现有企业重组转制,使存量资产向优势行业转移;三是在招商上作为重点,围绕建设“三大基地”,重点引进一批与食品饮料、汽车及配件等优势骨干行业相配套的项目,大力引进、培育符合县域功能定位的环保产业、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的优势行业,着力培植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挥我县作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优势,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引进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壮大优势行业。充分利用首都科技优势,抓住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科研院所转制的机遇,加强合作,在“产、学、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上实现新突破,提高工业科技含量和企业市场竞争力。

        加快老企业解困步伐。以重组转制为主要手段,积极引进资金、产品、设备、技术等增量要素,嫁接改造老企业,实现新发展;建立专门工作机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企业破产工作,加大特困企业破产力度;积极探索以债转股的办法,解决企业负债高、负担重的问题;继续探索以债务剥离、公开竞标出售等办法,盘活企业存量资产;按照市场经济办法选拔任用经营者,加快企业用人机制转换。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一个组织、两个为主、三个重点”,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进行招商引资。即:层层建立招商组织,引入竞争机制,强化成果考核。以工业区和各乡镇、县直各公司为主,明确其招商主体、发展载体地位。在招商项目上以推进“五大基地”建设为重点,认真做好招商基础工作,筛选、编制、包装项目,建立招商项目库;在招商对象上以高科技企业、大企业、民营企业为重点;在招商形式上,在多种形式并用的同时,以定向委托招商为重点,充分利用国内外中介机构,聘请专业招商人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高层次招商引资,以提高招商效果。全年引进投资1000万元以上实体企业10家;实际利用外资3300万美元,增长7.3%。

        四、以建设京郊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促进第三产业全面发展

        加强规划管理,提高旅游业发展水平。

        围绕把我县建成一个温馨、和谐、自然、优美、舒适、欢乐的旅游休闲度假基地和首都后花园的目标,按照适度超前、统一协调规划、可持续发展原则,健全完善全县旅游总体规划,集中打好“怀柔旅游度假区”品牌,树立怀柔旅游的整体形象。继续完善三道旅游环线,立足发展,广泛招商,发展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科技含量高、参与性强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重点推进红螺山旅游度假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全县旅游大环境,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宣传促销,拓展客源市场,作好“假日经济”文章。

        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管理,促进景区、景点、饭店、旅行社协调健康发展。加强旅游与特色工农业产品生产、销售的结合,提高综合经济效益。做好旅游企业上市筹备工作。计划接待游客56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3.85亿元。

        加快商业改革与发展步伐,改造、建设“三大市场”。

        继续改革和调整国合商业,优化生产要素配置,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积极拓宽商业服务领域,推进社会化、专业化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地区性总经销、总代理业务。鼓励社会商、饮、服务业发展。按照政策引导、科学规划、多元投资、机制创新的原则,从今年起,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对下元、南华、华北三大市场的改造,分别建成以小商品、农产品、建材为主要经营特色的规范化市场,达到“经营特色明显,规划建设新颖,环境优美整洁,管理科学规范”四个目标,以此促进商品流通,带动结构调整,繁荣地区经济。今年全面启动三个市场改造工程,制定出建设、招商政策,统一对外招商,年内完成下元市场的拆迁和基建工程。计划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亿元,增长8.7%;外贸商品出口供货额3.7亿元。

        发挥环境优势,大力发展建筑房地产业。抓住居民住房二级市场启动的机遇,加强规划,加快旧城改造步伐,大力培育个人住房消费市场。针对不同消费对象,规划开发智能化小区和中高档别墅区。加快建筑企业体制改革,加强建筑和家庭装修市场管理,严格行业执法,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企业竞争实力。

        五、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全面提高文明村镇建设水平

        高标准完成“两河”治理二期工程。新建桥梁6座;完成“两河”排水桥涵、管涵建设工程;完成小泉河衬砌15万平方米;完成怀河沿岸绿化和路基建设工程;完成小泉河沿岸带状公园建设和污水管线铺设工程,使“两河”治理达到全民基本满意。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建设。完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日处理能力150吨的垃圾消纳场的选址、规划工作;启动水厂二期建设工程;继续推进小街小巷硬化和人行步道方砖翻新;完成长四路拓宽和耿辛庄水毁桥建设工程;县城地区新建二类标准公厕2座;完成县电信局、雁栖电信支局增容配套工程,加快移动通讯网建设;积极发展燃气用户;加快居民区通邮进度;积极做好京怀高速公路建设的前期筹备工作。

        努力提高县城环境水平。抓好绿化精品工程,增加花卉、草坪面积,提高绿化档次。完成滨湖公园二期改造工程,力争建成市级精品公园;完成石厂千亩水上公园规划设计,加快引水入城工程实施;继续大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完成8个居住小区绿化铺装任务;完成滨湖北街绿化和府前东街绿化改造工程;继续发展城市雕塑,增加县城灯饰。年内新建首都花园式单位8个。

        加强小城镇和文明村镇建设。集中力量,重点抓好杨宋、北房两个小城镇试点建设,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充分利用土地、户籍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小城镇经济发展。以环境建设为突破口,抓好10个文明村镇“窗口村”建设,并坚持点、线、面逐步扩展,提高全县文明村镇建设整体水平。

        依法强化城乡建设管理。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作用,不断提高规划水平。坚持从实际出发、为经济发展服务的原则,搞好城镇地籍调查,完成全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编制工作。强化规划执法管理,严格农村宅基地审批,实现小城镇建设规范化起步和村镇建设规范化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工作,落实10件环保实事。以城乡结合部、小街小巷、集贸市场为重点,切实加强环境综合治理,进一步改善环境面貌。积极推行绿地认养制度。探索运用市场机制加强城市管理的新方法。加强专业队伍建设,强化各项管理责任制,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广泛发动群众,共同建设整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六、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认真落实县人大常委会关于“科教兴县”的决定,加强科普工作,加快科技服务信息网络建设,不断提高全民科技素质。支持鼓励企业开发引进高新技术产品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加强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积极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全力抓好国家级生态综合治理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认真组织好星火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科研试验项目和可持续发展实验示范项目的实施,不断提高科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育“三个面向”方针,认真落实教育结构与布局调整规划方案,促使普教、职成教、高教协调发展。加快一中高中示范校和红螺寺中学建设,搞好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区域网作用,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以提高全民素质和培养中高级实用型人才为重点,认真实施成人教育“五项工程”。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用人、分配、编制制度,建立教职工合理流动机制,盘活教育人才资源,完善配套措施,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两支队伍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增强队伍活力。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广泛吸引社会投资办学,重点引进高校本部,加快高校园区建设。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成第一医院办公楼、中医院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年度建设任务。继续以创建特色医院为重点,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加快医疗制度改革;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防护保健网,巩固农村合作医疗成果。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项工作,争创国家级卫生工作先进县。

        进一步推进文化体育事业发展。认真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加快专业体育协会建设,坚持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发展广播电视事业,进一步扩大有线电视覆盖面,不断提高节目质量。办好第十届农民艺术节。加强文化市场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管理,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计划生育工作将继续强化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计划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

        七、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为全县社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文明素质。继续大力弘扬怀柔精神,开展争做“文明怀柔人”、“五创建”和文明村镇评选活动;宣传《首都市民文明公约》,坚持开展“三德”教育,提高全民道德水平和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教育和引导群众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营造全面开放、文明有序的投资环境;大力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努力办好市民文明学校。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提高政府决策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坚持定期向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坚持和完善重大问题同人民政协协商于决策之前的做法;坚持邀请人大、政协领导出席县政府常务会议制度;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职代会、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建设;继续推行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厂务公开制度;坚持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妥善处理人民群众的来信来访;深入开展人民建议征集活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保障公民依法参与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权利。

        全面推进依法治县。认真落实依法治国方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制定并完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等群众自律制度。深入开展“三五”普法活动,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坚持不懈地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安”单位覆盖面达到85%以上;加强外来人口管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正常秩序,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八、以创造优惠政策、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为重点,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造就廉洁、务实、高效的公务员队伍

        完善制定有关政策。根据市政府对区县新的财政管理体制,坚持政策向工业区倾斜、向乡镇倾斜、向山区倾斜、向企业倾斜、向农民倾斜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制定我县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以良好的信誉和较强的实力,保持和扩大我县的政策优势。进一步完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保证平稳过渡,调动乡镇政府增强本级财力的积极性。

        加快政府职能和领导方式转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努力把握宏观,研究切合实际的工作思路;在全面总结分析“九五”规划执行情况的基础上,完成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全面落实“六制”。按照县委工作会议精神,在政府部门大力推行公务公示制、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责任追究制、满意评价制、末位淘汰制。将“六制”内容目标化、具体化、条目化,制定具体的考察办法,以此进一步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管理,全面提高政府各级工作人员的政治和业务素质。以“六制”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制定行政工作、经济工作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增强各级干部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

        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制度,强化思想教育和监督约束机制,深入开展行业纠风和专项治理活动,增强政府工作人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加强行政性收费管理,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减轻企业和农民负担;积极推行政府采购制度,提高政府开支的透明度。进一步加大行政监察力度,保证政令畅通,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维护政府威信,保持良好的政府形象。

        各位代表:2000年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宏伟的,任务是艰巨的。完成这些任务,对于怀柔以崭新面貌跨进新世纪具有重要意义。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继续发扬“团结求实,主动加压,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怀柔精神,同心同德,真抓实干,努力开创2000年全县工作新局面,为把二十一世纪的怀柔建设得更加美好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怀柔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