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2020年交通综合治理自查工作报告

日期:2020-12-04 13:50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交通局

  为全面落实《2020年北京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20〕6号)工作内容,按照《2020年市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任务年终考核评价工作细则》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工作开展情况,经认真梳理,现将2020年交通综合治理自查工作报告如下:

  一、2020年任务完成情况

  根据《2020年怀柔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第八次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会议任务分解》,我区涉及28项工作任务。截至目前,28项工作任务均已按时完成,且治理效果显著。

  (一)2020年市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完成情况(20项)

  1.配合推动市郊铁路线路运营优化与建设。

  2.实施堵点治理。完成5个三级堵点治理。一是完成2处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二幼二小二中、五小);二是完成1所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怀柔医院);三是慕田峪景区设立交通疏导站项目;四是南华大街东延项目;五是雁栖湖火车站广场及公交接驳道路建设。

  进展情况:一是完成2处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区教委联合公安局怀柔分局、区交通局制定了《2020年怀柔区教育系统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通过完善学校周边交通安全设施设置,做到加大对怀柔区第二中学、第二小学、第二幼儿园校园周边门前交通非现场执法设备安装完成,其他学校依据拥堵严重程度逐步安装,实现城区学校、幼儿园60%以上的学校安装到位,全区学校做到80%安装到位。同时,完善“一校一策”制度,加强校门值班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充分发挥学校、学生、家长的主观能动性,教育学生文明乘车,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引导师生绿色出行,培养文明出行习惯。

  二是完成1所医院周边交通综合治理。我区怀柔医院现有三机动车出入口中南门所在公路为拥堵路段。首先,由怀柔医院内部多科室相互配合,主动出击整治缓堵。医务科、门诊办、医技科积极采取缩短预约就诊时间,错开患者就医时段的方式,分流来院就诊患者;安保科安排停车管理员于每周一至周五上午7点至11点高峰时段在医院南门出入口、院内、院外进行交通指导,对医院门口临时停车上下客的车辆加强指挥疏通,对医院周边机动车占道停放的车辆加强劝阻力度,有效规范就诊车辆排队入院秩序等以上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了入院车辆对社会交通的影响,保障交通通畅。其次,医院采取在高峰阶段免收停车费的措施,加速周转院区内车辆的通行。同时,在每个停车场、重点路口等安排停车管理员,专门负责车辆停放的指挥,医院停车管理员全部配备对讲机,能够及时协调引导院内院外的交通秩序与车辆停放,院区内未出现车辆拥堵的现象。在院外增派车管员实时疏导道路交通,引导就诊车辆到马路对面南侧免费停车场进行停放。因疫情原因,医院急诊楼前建设留观病房占用40多个车位。在车位减少的情况下,为保证患者停车需求,医院采取内部职工禁止停放的措施,将车位最大限度留给就诊患者使用。目前,北京怀柔医院正在开展二期工程建设,待完工后可增加车位806个,将全部提供给患者使用;持续落实预约诊疗工作要求,积极开展分时段精准预约。在已经开通的诊后预约、怀柔通APP预约、院内电话预约和114预约的基础上,增加了“怀医健康云APP”预约方式。至此,医院实现了诊后预约、怀柔通APP预约和“怀医健康云APP”预约三种途径预约时间精确到30分钟,更好的提示患者分时段就医,减少了患者聚集,有效缓解了交通拥堵情况,提升了患者就医体验。此外,通过怀柔医院与区交管部门进行沟通,合理规划出租车位,在医院南侧路段划出出租车位,医院院内只保留3辆出租车位,大大减少了院内出租车的数量,使出租车能够在院外有序排队等候。有效解决了出租车乱停乱放的问题,也避免了因出租车进出、停放而造成的患者车辆进院难的情况。

  三是慕田峪景区设立交通疏导站项目。目前,慕田峪景区交通疏导站已经设立完成,相关配套设施已经全部到位。新增停车场一处。目前景区接待中心共计5处停车场,可提供1027余车位,供游客停放。交通疏导站平日采取分时段交通管控的方式,管控时间为4月1日至10月31日6:00至18:00,11月1日至3月31日7:00至17:00。该时间段禁止社会车辆驶入慕田峪路(慕田峪村民车辆除外),有效缓解景区交通拥堵问题。

  四是南华大街东延项目。该项目西起迎宾环岛,东至京密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道路全长约1.04Km,红线宽度50m,设计时速50km/h。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45亿元,其中市发改委支持1.15亿元,区政府配套约1.3亿元。目前,管线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雨水泵站工程均已完成并开放交通。道路及其配套设施正常使用中,施工单位正在整理内业资料。

  五是雁栖湖火车站广场及公交接驳道路建设。该项目位于怀柔科学城北侧边缘,西起雁栖湖火车站站前广场,东至京密引水渠北侧现况路,为连接雁栖湖火车站出行的主要道路。项目建设内容包括站前广场工程、接驳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绿化工程、雨水工程等。其中:站前广场工程包括停车场及站前广场总面积为3004平方米,含拆挡墙、降方、广场硬化、绿化景观与照明等工程。接驳道路工程包括规划为城市支路,设计车速20公里/小时,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道路西起雁栖湖火车站站前广场,东至京密引水渠北侧现况路,路线全长约252.53米。道路红线宽20米,道路横断面采用一幅路形式,主路宽9米,两侧绿化带(含水沟)各宽4米,硬路肩宽1.8米。现已完成主体施工并投入使用。

  3.加强旅游景区交通综合治理。在旅游旺季对部分客流密集景区实施限流措施,力争预约售票率达到50%以上;加强对景区景点周边交通环境整治。

  进展情况:我区5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自4月10日恢复开放,恢复开放前,景区已全面实施网络实名制预约购票及非接触式购票。截至目前,5家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已全部开通网络实名制预约购票功能,自恢复开放以来5家景区的网络实名制预定率均达到50%以上。

  4.开展滨水、绿道与慢行系统融合试点。

  进展情况:截止到2020年11月,雁栖河生态廊道建设工程正有序进行中,目前工程总体完成进度为60%,滨水、绿道与慢行系统融合试点工作部分已完成。

  5.确保慢行系统路权。通过加强规划设计、优化节点彩铺、加强局部改造、完善信号标识、强化路面执法等措施,扎实推进慢行优先。

  进展情况:我区结合老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开展人行步道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盲道要通畅连续,导盲砖、止步砖、导向砖布局合理,人行步道在各种路口、出入口位置设置缘石坡道,实现坡面平整、防滑,保证缘石坡道的坡口与车行道之间高差不超过1cm,确保盲人等残疾人士安全通行。预计整改问题步道方砖及盲道2万平米。截至目前,已完成目标计划的60%。

  6.加快代征道路用地移交。

  进展情况:按照市交通委关于细化制定代征代建道路移交有关文件的函要求,我区已完成《怀柔区代征道路用地移交管理实施办法》编制工作,细化了代征代建道路移交工作流程,开展了代征代建道路移交接收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京北鑫民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33处代征道路用地移交工作。

  7.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严格落实外埠载客汽车管控和国三柴油货车全市域禁行政策,持续加大对租售小客车指标、轻微型货车非法改装和闯禁行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进展情况:为有效降低机动车使用强度,我区开展三项工作:一是摸底数,建台账。经核实,现有电动自行车相关经营主体36家;二是加强线下监督检查。组织各市场所以电动自行车经营主体台账为基础,以城乡结合部、电动车经营主体聚集区为重点检查区域开展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销售违规电动车及配件的“黑作坊”,是否存在无照经营行为,是否存在销售未列入《北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未取得强制性认证的电动自行车及销售未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内的电动摩托车、电动三轮、四轮车和“老年代步车”等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130余人次,检查电动车经营主体36户,未发现违法行为;三是加大法规宣传。为加强法规宣传力度,使各经营主体守法经营,向电动车经营主体发放《电动自行车经营注意事项》宣传画100余张,督促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作出安全承诺,积极宣传《标准化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知识,营造出全区关注、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8.实施交通配套设施优化提升工程。在人流密集等重点地区完善黄色网格线、人行横道线、限速标志、注意行人标志、无障碍设施等交通配套设施。加强道路日常巡查力度,及时修复破损标志标线。 

  进展情况:为有效打击行人闯红灯违法行为,在青春路后横街路口、迎宾路北大街路口、南华大街路口安装3套行人闯红灯设备;在G111国道小黄塘、大黄塘路段安装2套超速抓拍设备;在青春路、开放路、迎宾路等道路,加装禁止跨越中心线摄像头41套,闯红灯抓拍17套,禁止掉头摄像头25套,府东一条单行道抓拍系统1套,交通视频监控摄像头25套。对逆行、闯红灯、禁止左转等违法行为,进行自动、全天候的监控、执法处罚。通过完善智慧交通网,有效打击了各种交通违法行为,确保道路交通环境安全有序。

  9.开展城市交通规划管理工作。

  进展情况:目前,区城市管理委已会同区规自分局编制完成怀柔区2020-2022年拟建公共停车场项目清单,并报至市规自委。

  10.推进监控资源共享。探索将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的道路停车电子收费监控设施采集的数据接入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现数据共享。

  进展情况:目前正在等待市级部门出台政策文件及实施细则,待相关文件颁布后,与交管部门对接,进行监控数据资源共享。

  11.推进停车设施建设。

  进展情况:我区目前无烂尾停车设施。此项工作已完成。

  12.继续深入推进道路停车改革。

  进展情况:一是按照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要求,研究制定区级支路以下道路停车改革方案。二是我区路侧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均采用高位视频技术,没有使用POS机收费路段。三是编制怀柔城区路侧停车收费实施方案,解决“有位失管”问题。四是在进行经营性停车场备案审批的行政许可过程中,积极建议停车场经营企业采用ETC收费系统。

  13.抓好“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年”工作。

  进展情况:2020年以来,纠正处罚各种交通违法行为11.7万起,罚款1272万元,行政拘留67人,刑事拘留51人,暂扣机动车884辆。在加强日常管理的基础上,机动适时开展了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一是较强静态交通管理,采取现场与非现场执法相结合的方式,处罚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处罚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56456起。二是开展了机动车违反限制通行违法专项整治,处罚闯禁行违法行为2849起。三是开展闯红灯违法整治,处罚闯红灯违法1440起。四是开展了摩托车违法专项整治,重点加强山区道路摩托车“跑山”违法整治,处罚摩托车违法590起;自2020年6月起分三个阶段全面整治擅自设置固定或者可移动障碍物,阻碍机动车停放和通行的行为。截至目前,共出动执法力量6365人次,开展联合执法86次,规范轻微违法行为1078起,清理地桩地锁等障碍物共计54个,对擅自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共立案16起,罚款1310元。通过整治,维护了怀柔良好交通秩序。

  14.强化违法超限超载货车治理。

  进展情况:怀柔区持续加大对超限超载、无(未携带)从业资格证、无道路运输经营许可、无道路运输证件、扬撒、擅自改装等违法货运车辆整治力度,与区公安分局交警支队、路政分局等部门联合执法,结合日常执法和联合夜查等方式开展联合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对572辆货运车辆进行查处,共处罚金96.28万元。其中涉嫌擅自改装车辆50辆,处罚金54万元。

  15.落实管理责任。

  进展情况:我区编制了《怀柔区2020年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和《怀柔区2020年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任务书》,成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涉及30个相关部门,截至目前,通过怀柔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通知共计23个,对20项固定任务及新增临时任务进行督促上报,已经完成1-11月的交通综合治理系统平台填报工作。

  16.配合落实公交站台等改造工作。

  进展情况:按照《怀柔区关于落实<北京市进一步促进无障碍环境建设2019-2021年行动方案>的实施方案》,对公交站台进行无障碍改造。整改内容包括改造缘石坡道,铺设盲道砖。已按计划完成城区142处公交站台改造工作。

  17.配合不断提升地面公交服务水平。

  进展情况:我区已将公交场站规划、停车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分区规划中,截至目前,怀柔区“十四五”时期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方案已经编制完成,我区将积极配合上级部门推动北京市公交场站规划编制工作。

  18.配合开展高速公路建设。

  进展情况:我区积极配合京通铁路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危树沿线清点工作已完成,涉及庙城镇、怀柔镇、怀北镇、雁栖镇、桥梓镇和龙山街道共2371棵,所需350万元树木伐移资金,北京工程项目管理部已拨付怀胜公司。施工单位最近提出换梁工程,涉及桥梓镇六处、怀柔镇一处,施工临时占地需占用桥梓镇约16000平方米,怀柔镇约2000平方米集体土地。目前,施工方案还未完全确定。该项目腾退补偿标准将建议参照《京通铁路电气化改造供电树腾退补偿实施方案》执行。

  19.配合持续开展“黑车”治理。

  进展情况:我区严格按照工作重点,协调相关部门,全面开展“黑车”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执法调研与检查,建立违法形态工作台账,集中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形成震慑和高压态势,提升怀柔区战略定位的整体形象。截至目前,共处罚黑车违法案件24起,处罚32.1万元。

  20.配合开展宣传动员,激发社会责任。

  进展情况:区融媒体中心发挥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实施方案》配合开展宣传动员,依托“两台一报”、怀柔融媒新媒体平台共刊播新闻55 条、电视新闻7条、怀柔融媒新媒体平台刊发15条、怀柔报刊登稿件26篇。其中包括:轨道交通到怀柔 市民出行多选择、怀柔开展机动车非法上路行为集中整治行动、喇叭沟门满族乡又获一殊荣,只因我入选了北京市最美乡村路、3条轨道交通到怀柔 市民出行选择多、 2条出城路打通城区东部交通瓶颈。

  (二)第八次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议定事项完成情况(8项)

  1.强化监控覆盖和网格化管理,加大对停车不入位等乱象的治理力度,引导驾驶员规范停车,减少对慢行系统的侵占,同时提高社会停车场利用率。今年我区增设非现场执法设备,在青春路后横街路口、迎宾路北大街路口、南华大街路口安装3套行人闯红灯设备;在G111国道小黄塘、大黄塘路段安装2套超速抓拍设备;在青春路、开放路、迎宾路等道路,加装禁止跨越中心线摄像头41套,闯红灯抓拍17套,禁止掉头摄像头25套,府东一条单行道抓拍系统1套,交通视频监控摄像头25套,同时,对逆行、闯红灯、禁止左转等违法行为,进行自动、全天候的监控、执法处罚。截至目前,通过现场处罚及利用非现场抓拍设备对停车不入位的乱象加大执法力度,非现场执法共处罚29211起,违反规定停车的行为共处罚7812起,处罚违法停车26039起。

  2.以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名义下达道路停车改革任务,督促各区做好任务细化分解落实。在收到市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的道路停车改革任务,我区第一时间将通知转发至相关部门,研究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

  3.强化规划约束,城市战略留白区域、疏解腾退空间不得用于建设社会停车场。我区按照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要求,研究制定区级支路以下道路停车改革方案,解决“有位失管”问题。将严格按照要求,强化规划约束,禁止利用城市战略留白区域和疏解腾退空间建设社会停车场。

  4.统一执法标准,压实属地责任,保持“黑车”治理高压态势。我区严格按照工作重点,协调相关部门,全面开展“黑车”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开展执法调研与检查,建立违法形态工作台账,集中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适时组织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形成震慑和高压态势,提升怀柔区战略定位的整体形象。截至目前,共处罚黑车违法案件24起,处罚32.1万元。

  5.配合做好学校周边交通整治工作,督促学校落实好主体责任,积极协调推进非现场执法设施建设,促进学校周边交通监管执法工作有序开展。一是区教委、公安局怀柔分局、区交通局共同制定了《2020年怀柔区教育系统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校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加大对怀柔区第二中学、第二小学、第二幼儿园校园周边交通和怀柔镇中心小学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地区重点整治。二是各中小学、幼儿园结合《2020年怀柔区教育系统学校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制定“一校一策”,重点加大对怀柔区第二中学、第二小学、第二幼儿园校园周边交通拥堵地区整治。在学生复课期间,学校强化学生在校期间的值班制度,学生上下学高峰时段,带班领导、执勤教师、保安、校警等管理人员到校园门口做好交通疏导工作,主动接领、护送学生,引导家长、学生安全通行。学校充分利用线上教育、微信平台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文明乘车、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引导师生文明出行、绿色低碳出行。

  6.进一步优化医院预约诊疗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在缓解医院周边交通压力的同时,提升患者就医体验。一是加速车辆周转,增派院内外交通岗。医院继续采取在高峰时段免收停车费、院外增派车管员及时疏导道路交通等措施,加速周转院区内车辆的通行。同时,因疫情原因,医院急诊前建设留观病房占用40多个车位,为有效加快交通周转,采取医院内部职工禁止停放的措施,并派专人有序疏导,最大限度把车位留给患者。二是启动患者分时段预约就诊。医院增派志愿者每日在门诊处,对患者使用医院APP进行指导,提高患者对医院APP的使用率,使患者在家中就可以预约就诊时间,有效引导患者错峰就诊,减少交通拥堵情况的发生。三是统一协调院内外的交通秩序。为加强医院车辆的统一管理,停车管理员全部配备对讲机,由当班班长统一指挥与协调院内、院外的交通秩序和车辆停放的管理,并在每个停车场、重点路口等安排停车管理员,专门负责车辆的疏导工作,院区内未出现车辆拥堵的现象。

  7.加大断头路治理力度,同时研究采取上账销账等有效措施,确保新建工程与其周边道路同步竣工。我区今年重点是打通南华大街,完成南华大街东延项目。该项目西起迎宾环岛,东至京密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道路全长约1.04Km,红线宽度50m,设计时速50km/h。项目计划总投资约2.45亿元,其中市发改委支持1.15亿元,区政府配套约1.3亿元。目前管线工程、道路工程、交通工程、雨水泵站工程均已完成并开放交通。截至目前,工程已完成并开放通车。

  8.按照复线调度、减量提质原则,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公交场站布局。综合考虑全市公交调度体制改革及可能带来的员工队伍调整等问题,加快研究完善公交场站专项规划和近期建设计划,报市政府专题研究。为解决现状公交场站用地不足,存在较大用地缺口、现状公交场站车辆停放过度,存在安全隐患、现状公交场站布局不合理,不能满足运营需求等问题,我区正在抓紧编制怀柔区“十四五”时期公交场站建设规划方案研究。方案以疏解非老城区核心功能场站,改善老城区道路通行条件,构建功能明确,层次清晰的公交场站体系,结合场站建设,建立高效的多层次公交线网体系,实现便捷换乘为目的,努力打造“4+N”场站新格局。“4”-- 4处中心站。一是石厂中心站:替代怀柔汽车站及东关停车场的驻车功能,实现市区线路和平原区线路与老城区线路换乘的功能;二是中富乐中心站:替代于家园场站的驻车功能,实现西部山区、北部山区、平原区线路与老城区线路换乘的功能;三是科学城中心站:为科学城线路提供场站支撑;四是汤河口中心站:为北部山区线路提供场站支撑。“N”– 多处首末站。怀北火车站首末站:为怀密线公交接驳和科学城地区出行提供必要公交场站支持;杨宋首末站:保障各区域与影都、科学城地区的公交出行;南站(首末或中心站):解决京沈客专与公交的接驳问题,保障科学城(国科大)、会都、影都等重点地区公交出行。

  二、2021年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怀柔区“1+3”融合发展新格局的功能定位,进一步秉承“优供、控需、强治”总体思路,坚持以人为本,聚焦“五态”发展理念,加大精治、共治、法治力度,加快构建综合、绿色、安全、智能的现代化交通系统,努力提高绿色出行比例,推进智慧交通建设,加强黑车专项整治,优化学校医院周边交通治理,持续提升怀柔区交通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北京市怀柔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

  2020年12月11日


责任编辑:傅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