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深化改革、求真务实,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为怀柔科学城建设和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落实任务,助推教育发展水平提升
(一)圆满完成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
5月25日,怀柔四中、怀北学校、喇叭沟门满族乡中心小学等20所中小学的580余名学生、17名校长和近200名教师参加了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巡视组专家对部分样本校的监测工作进行了巡视,巡视组对我区的监测组织工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我区领导重视,准备充分,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组织工作要求进行,做到了监测操作规范,监测数据准确,监测过程安全。
(二)稳步推进科学城教育配套等重点工程
区教委按照公共服务设施先行,高等教育辐射、基础教育支撑、社会办学补充的思路,积极推进国科大附中新建、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怀柔校区扩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扩建等怀柔科学城教育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努力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教育服务保障体系。截至9月底,国科大附中已选址怀柔区雁栖小镇,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怀柔校区扩建项目已确定纳入“一会三函”审批流程,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扩建工程已完成初步方案。同时,积极推进在城区租赁场地办公办幼儿园的工作,力争2018年9月投入使用,努力提高城区学前教育学位供给。此外,杨宋中学改扩建项目已经完工。宝山中学新建项目正在办理消防图审批。庙城学校改扩建项目正在进行可研评估。电影学院附属幼儿园、小学项目正在按计划协调用地问题。
(三)顺利完成市教委主任调研怀柔教育工作
9月4日,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带领市教委相关领导调研怀柔教育工作,区领导常卫、姜泽廷、焦宝军一同调研。刘宇辉一行查看了杨宋中学、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一〇一中学怀柔校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了解了校园文化及改扩建情况,并实地查看了北京学生军训基地。他对我区教育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对进一步做好怀柔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常卫代表怀柔区委区政府,对市教委给予怀柔教育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表示怀柔区将以高标准、高质量为建设标准,做好怀柔科学城服务配套建设工作,提升怀柔教育服务配套水平,稳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升怀柔教育质量。
(四)不断加强教育系统创建文明城区工作
召开了教育系统2017年创城工作推进会,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创城宣传工作,对2017年教育系统创城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按要求上报各类创城材料,共上报说明报告等文字材料42份,图片100余张。区教委启动督查机制,机关全体人员按照联校包园分工,组成8个督查组,深入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及民办机构开展创城督查工作。各督查组对照8项目检查内容,逐条逐项“过筛子”、拉清单,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全区教育系统高质量完成了创城迎检任务。
(五)积极落实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务
区教委认真落实市级重点绩效任务,将北京怀柔商鲲教育培训学校列为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按照规定注销程序,于3月10日完成对商鲲教育培训学校的注销工作,疏解师生80人。此外,联合属地政府,依法对存在非法办园行为怀柔镇亲亲宝贝智力开发双语幼儿园进行关停,涉及人口55人。依法取缔了庙城镇春艳幼儿园,涉及人口16人。
(六)严格规范义务教育入学和中考招生工作
根据市教委相关文件精神,区教委制定了《怀柔区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和非京籍学生入学条件审核办法,并及时向社会公开相关政策,今年共减少非京籍学生412人。区教育纪检部门对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进行专项检查,并严格监督学校的学籍管理,控制非正常流动,有效杜绝“择校生”。制定“优质高中部分招生计划分配方案”,提高优质高中名额分配比例到50%,增加镇乡初中学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的机会。
二、深化改革,激发怀柔教育内生动力
(一)教育综合改革成效初显
2017年高考创出多项历史最好成绩:1056名应届考生,本科上线993人,本科上线率94%,比去年提高4.4个百分点。其中,一批本科上线241人,上线率22.8%,比去年提高3.8个百分点。体育、艺术考生339人,本科上线人数330人,上线率为97.3%,比去年提高1.3个百分点。600分以上24人,文科最高分637分,理科最高分639分。一中王琪、周俊秀,红中白丽梅3名学生考入北京大学,还有多人被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院校一批本科录取。
(二)深化中小学学区制改革
小学学区开展了“专家进校园指导课程建设”活动,推动了实验小学“YUE”教育、杨宋小学多元课程的发展,举行了“落实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实践活动暨杨广馨特级教师工作站揭牌仪式”现场会,展现了怀柔镇中心小学扇韵文化的艺术特色,对我区美术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中学各学区以育人为首,以课程改革为中心,在干部教师挂职、教学研讨交流、学生实践活动等方面不断深化合作,在课程建设、教学教研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
(三)对口直升贯通分段培养改革稳步实施
作为全市远郊区唯一参加贯通培养试验的区,我区参加“1+3”培养试验的学生,今年中考免试直升怀柔一中。首届实验班为贯通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总结积累了经验。区教委统筹管理,周密安排,组织完成了实验二小怀柔分校六年级毕业生直升一〇一中学怀柔校区,以及第二届“1+3”实验班的招生工作。
(四)课程及课堂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各初中校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地落实区、校两级10%学科实践活动安排,突出学科育人导向,积极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生态课堂,全面落实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小学系统举行了“第六届小学教师教学特点”现场会,市级学科专家杨红兵、范存丽、陶礼光对4位授课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课堂教学水平、对生态课堂理念的践行给予点评,各校召开校内骨干教师教学特点研讨会,发挥了骨干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引领作用。5月19日,第五届“京山杯”小学教育论坛在我区举行,对提升我区小学校长的学习力、领导力和执行力,提高小学办学质量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五)教育对外开放持续扩大
制定《新时期怀柔教育对外开放工作规划(2017-2020)》,推进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的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科学谋划服务怀柔科学城和国际交往新区建设的目标及措施。不断深化与美国洛杉矶联合学区第五学区的合作,利用寒暑假组织300多名中小学生和40多名教师赴美国开展培训和友好交流活动,拓展师生国际教育视野。
(六)对口支援工作扎实开展
为河南省卢氏县送教、送讲、送培训3次,培训人数达1000余人次,投入资金约32万元,捐赠电脑60台,搭建了新增9所学校的对接平台。6月16日,区教委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教育局签订了对口协作协议,捐赠电脑60台。并通过专题培训、干部挂职、教师互访等形式,不断深化与内蒙古四子王旗的教育交流。
三、统筹兼顾,提升各级各类教育质量和水平
(一)推进学前教育优质发展
以三幼、四幼、渤海镇中心园、柏泉庄园幼儿园、东关幼儿园等园所级类验收为重点,继续扩大优质园规模。依托学前教育联盟,以过程视导为抓手,加大民办幼儿园管理力度,搭建发展平台,提升办园质量。建立园长和骨干教师发展工作室,提升园长、骨干教师、一线教师业务能力。
(二)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在深化引进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和学区制建设基础上,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办法》,广泛征求意见,推动城乡学校师资的优化配置。
(三)加强高中多样化发展
以新高考改革和高中课程改革为契机,系统谋划学校课程建设,推进教与学方式变革,探索分层走班制教学,办好新疆内高班。
(四)推动职业教育专业建设
顺利完成区人大常委会对我区职教法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指导职业学校完成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汽修专业两个全国示范性专业的申报工作。
(五)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稳步实施
通过细化分解创建任务,推进城区社区教育体验中心项目建设等措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终身学习平台。5月27日,成功举行了学习型城市建设成果展示及经验交流活动。
(六)促进民办教育规范发展
组织召开全区民办教育工作会,开展对我区81家民办学校的年度考核工作,下发整改通知14份。
四、立德树人,全面提升育人实效
(一)德育工作实效显著增强
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国梦”主题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一十百千工程”,深入开展“四个一”活动。提高“三爱三节”教育、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教育、志愿服务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对《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宣传教育,评选出10名“怀柔区美德少年”,并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美德少年的事迹,在全区中小学中树立学习榜样。
(二)体育艺术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推进“三大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加大传统项目和民族特色项目建设力度,打造花样跳绳等新的特色项目。发展艺术教育特色品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开展科技节、科技竞赛和科技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上半年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共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0项,二等奖、三等奖和优胜奖各2项。获得市级特等奖2项、一等奖92项、二等奖149项、三等奖177项,获前八名以上成绩27个。其中,怀北学校在第十届常青藤国际象棋公开赛中获得全国冠军,我区足球队在北京市“百队杯”比赛中获得冠军。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博览与竞赛中,实验小学获得小学组3个一等奖。庙城学校在北京市中小学生跳绳比赛中实现“五连冠”。
(三)协同育人机制进一步完善
充分利用我区的生态环境、影视文化、旅游景点等社会资源,进一步丰富教育资源供给,深入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和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完善课外活动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社区、家庭之间的联系不断增强,促进了社会对教育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推动全区教育满意度继续保持高于全市平均值的水平。
(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坚持开展学生国防和军训教育、抵制非法文化制品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引导广大青少年牢固树立节能低碳的环保理念,促进了学生低碳环保意识的提升。全区中小学生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五、人才强教,为改革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一)干部队伍精干有力
认真开展校长、园长、书记发展工作室活动,在工作室导师的带领指导下,通过专家引领、研讨交流、课题带动等形式,促进校长、园长不断更新办学理念,完善教育管理方式。各校干部坚守教学质量的生命线,认真落实兼课制度,带头上示范课,深入课堂一线进行听课指导,强化教学检查,努力成为教育教学管理的行家里手。
(二)教师素质整体提升
建立了吴正宪小学数学教师工作站怀柔分站和杨广馨特级教师工作站怀柔分站,强化市级专家对我区教师的指导。加强中小学骨干教师发展工作室建设,推动“中小学教师开放型教学实践”活动,强化市、区、校三级培训,强化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推荐10名专家型教师参评北京市特级、2名教师参评正高级职称,共有161人参评副高级职称,244人参评中级职称。
(三)教师招聘公开公正
因地制宜制定招聘方案,做到招有所需,按需招聘。提高招聘门槛,宁缺毋滥,将高中教师的学历由本科提高到硕士研究生及以上。继续委托第三方全权负责笔试、面试工作,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共招聘教师135人,其中第一批招聘16人,第二批招聘81人,乡村教师招聘8人,非京毕业生目前引进30人。
(四)乡村教师岗位补助发放工作稳步推进
区教委依据市级“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了《怀柔区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发放办法》,并结合相关部门意见和我区教育实际进行多次修改完善。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已联合区人力社保局、区财政局正式印发,并组织实施。同时出台《怀柔区义务教育学校干部教师交流轮岗工作的实施方案》,推动干部教师在城区、平原、山区学校有序流动,均衡配置师资,提高山区教师队伍水平。
六、依法治教,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一)依法治教稳步推进
一是加强依法行政。梳理区教委其他类行政职权共计20余项。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加大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力度。推进市、区重大决策督查督办工作,依法压缩培训机构1家,取缔非法幼儿园1家,确保政策落地。二是推进依法治校。聘请两名律师作为法律顾问,签订法律顾问合同,为全系统各单位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加大宣传力度,创建法治教育环境。开展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检查,完善学校管理和校内监督机制,明确红线,守住底线。
(二)内部控制规范严格
发挥内部控制在教育经费管理、规范学校收支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改进项目申报方式,保证项目关联性。加强项目评审管理,发挥专项资金投入的保障和推动作用。配合区审计局完成2016年度预决算审计工作,完成了对24个单位的财务专项审计和60个单位的内部控制报告编报工作。
(三)联校包园有效落实
两委一室于2月份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联校包园工作的意见》,结合2017年第一个民主日活动、“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维稳安保检查、防汛工作检查和教育系统创城等工作,引导机关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四)教育环境和谐稳定
一是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进一步强化“两个责任”和党内监督,不断完善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权力运行机制,并下大力气落实“层层传导压力”要求,形成具体明确、环环相扣的“责任链”。二是全力维护了教育系统的安全稳定。认真做好全国“两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党的十九大等敏感时期的矛盾排查调处化解工作,坚持每天动态排查,做到抓小、抓早、抓苗头,及时有效地消除可能发生的矛盾隐患,强化源头预防。指导学校开展多种形式防火灾、防地震、防拥挤踩踏、防溺水、防交通事故等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校园反恐培训,提升学校安全水平。开展春季中小学、幼儿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修订食品安全管理办法。修订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维护师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