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怀柔区中小学生秋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结果报告

日期:2019-12-30 10:13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教育委员会

  一、测试赛基本情况
  (一)测试赛目的
  为了掌握我区中小学生体质变化情况,指导今后学校体育工作,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于2019年10月对我区所辖区域的中小学学生进行了抽样体质测试赛,现将测试赛的结果报告如下。
  (二)测试对象的抽取
  测试对象:区教委信息中心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库中的小学、初中和高中在籍学生。
  抽样原则:在区教委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库中,随机抽取小学一至六年级,初中一、二、三年级,高中一、二、三年级学生,每所学校每个年级抽取22名男生,22名女生,共44人(不足40人的全员参与)进行测试。各校在抽取的学生中进行调整,每个年级最终选出40名学生(20名男生,20名女生)参加测试赛。
  本次测试赛抽取了7108名学生参加测试,其中替补和不能测试的626名学生(8.8%),有效样本为6482名。
  表1   2019年秋季怀柔区中小学生体质测试赛实测人数     

学校类型

总人数

小学

4463

2230

2233

初中

1581

795

786

高中

438

226

212

合计

6482

3251

3231

  (三)测试项目
  1.小学一、二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
  2.小学三、四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
  3.小学五、六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5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50米×8往返跑
  4.中学各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说明:测试项目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凡测试项目后未注明性别的,男、女生均应测试。
  二、测试赛结果分析
  参加本次体质测试赛共计有效样本6482人,按照教育部颁布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本次体质测试赛学生总体平均分为76.89分,小学为78.63分、初中为73.89分、高中为70.19分。80分以上的学校有9所,79分至70分的学校有29所,69分至60分的学校有2所,60分以下的学校有1所。从测试赛成绩平均得分来看,小学体质测试平均分高于初中和高中。山区学校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体质测试平均分高于平原和区直学校的同类学生。
  (一)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质水平仍有待提高
  1.全区学生体测合格率为92.01%,只有小学合格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为95.1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18所;初中为86.5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3所;高中为79.7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仅有1所。
  2.全区学生体测优秀率为7.56%,小学为8.4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8所;初中为6.44%,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4所;高中为2.86%,均未达到全区平均水平。
  3.全区学生体测不及格率为7.99%,小学为4.81%,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3所;初中为13.45%,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12所;高中为20.2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有4所。
  从数据结果看,我区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学校对学生体质重视程度不够,在引导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方面做的不足,学生体质的合格率和优秀率与上级行政部门要求的合格率达到98%,优秀率达到25%以上还存在一定差距。较低的优秀率和较高的不及格率可以看出,部分学校在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及半小时跑步实效性不强,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对学生分层分级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的意识不强。
  (二)学生肥胖检出率仍处于较高水平
  全区学生正常体重率为64.44%,超重率和肥胖率占比较高,分别为14.91%和18.16%。小学超重率为14.9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8所,肥胖率为16.80%,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6所;初中超重率为14.07%,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7所,肥胖率为21.39%,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9所;高中超重率为17.18%,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2所,肥胖率为20.26%,高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3所。
  我区学生总体肥胖检出率持续高位,部分学校学生的超重率和肥胖率,仍然是影响学生体质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原因是学生升学压力过大、课业负担过重并缺乏体育锻炼,双休日很多学生又参加补习班、兴趣班等,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针对这些现象,学校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防控干预力度,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超重、肥胖学生的分层分级管理,加强对学生营养膳食知识的普及和宣传。
  (三)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继续上升
  全区学生正常视力检出率仅为46.06%,小学为56.22%,低于全区平均水平的学校有3所;初中为27.89%、高中为9.47%,全部低于全区的平均水平。
  我区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下降明显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与学生学习时间过长、用眼过度、睡眠不足有关。有些家长在学生做完作业后,还另外给学生布置作业,此外,看电视、上网、玩手机游戏等用眼时间增加,这些都加重了眼睛疲劳。因此,各学校急需通过更加广泛、持续而有效的宣传教育加以重视,一方面强化学生眼保健操管理,规范正确读写姿势,引导学生科学用眼,纠正不良用眼卫生习惯,另一方面呼吁广大家长和社会关注孩子视力健康,切实减轻学习负担,提倡健康学习、健康成长观念。
  学生视力不良客观上还与目前部分学校的教室采光、黑板和课桌椅未达到国家卫生标准有关,当然也与学生家庭的环境,如桌椅和灯光是否符合用眼卫生标准有关。建议各学校积极改善教室采光、照明条件,提高课桌椅符合率等可能影响学生视力健康的因素,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用眼环境。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各学校要高度关注学生体质,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教育部门的各项要求,加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力度,制定学生体质提升方案,明确“合格率”、“优秀率”、“肥胖率”、“近视率”工作目标,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二)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工作要求,动员和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参加各项体育锻炼,确保实效性,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
  (三)各学校要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日常监督和管理,要不定期查看体育教学教案,做到教学目标明确,课后小结详实。要求体育教师合理安排体育课运动密度和运动强度,每节课密度控制在30%-60%之间,平均心率要在140次/分钟以内,基本部分心率在120-200次/分钟为宜,每节课要不少于10分钟的身体素质练习。
  (四)各学校要对超重和肥胖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建立工作台账,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多鼓励、多表扬,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五)各学校要注重学生营养膳食管理,聘请或配备校园营养师,并提前一周向学生公布带量食谱。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营养膳食的健康科普知识,引导学生不挑食、不偏食,有效控制学生肥胖率的上升。
  (六)各学校要严格落实市教委等十部门联合印发的“京十条”及实施保障工作方案,清楚了解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视力不良新发率,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发现视力异常学生必须告知家长带其进行专业检查。定期开展眼保健操校级评比,并纳入班级量化评比中,带动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眼保健操的管理,确保学生每天两次眼保健操穴位准确,做出实效。
  (七)各学校要加强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积极引导广大学生及家长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发展观,重视孩子的体质健康和全面发展,培养孩子的锻炼意识和习惯,督促孩子每天抽出一定时间进行体育或其他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


  2019年12月30日

责任编辑:刘福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