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府:
2020年,怀柔区认真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意见》(京政发〔2015〕28号)等“1+3”公共文化政策文件精神,按照《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深入落实“怀柔就是科学城、科学城就是怀柔”要求,秉持“科学一百年、奋斗每一天”理念,稳中求进,守正创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果。
一、团结协作 艰苦奋战 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一)强化责任落实到位 全面覆盖防疫情
第一时间成立疫情综合防控领导小组,设立7个全覆盖专项督查组。1月26日起,全区三级公共文化机构全部关闭、200多场次文化活动全部停办取消。系统230余名干部职工闻令而动、奋勇当先,深入开展督查检查。20名干部职工下沉一线,支援社区在6个点位开展联防联控135天,累计出动党员群众2700余人次,为社区群众值好勤、站好岗。
(二)强化组织引导到位 以文化人战疫情
充分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转发和推送疫情防控知识及文旅资讯700余条,鼓励区内外文艺爱好者创作“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1114件,编辑《怀柔文艺》4期,选登抗疫作品72件,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化人的作用,调动起全社会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编发疫情专报216期,及时准确上报疫情防控具体情况。
(三)强化服务保障到位 平稳安全阻疫情
“五一”“端午”假日及全国两会期间,以“八组一办”机制统一行动部署,以“六督查一反馈”形式推动责任落实,从严从细抓好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宣传倡导公筷公勺、垃圾分类等文化新风,系统干部齐心协力、昂扬奋斗,全员停休、经受大考,确保了文旅行业和系统安全平稳有序,圆满完成疫情防控和文化旅游安全服务保障各项工作任务。
二、以文促旅 以旅彰文 示范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2020年,为确保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顺利开局,区文旅局围绕“五态”发展,立足“五个怀柔”,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求为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一)德善怀柔 共建共享
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建设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相结合,投入市级财政专项资金近5000万元,持续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根据“七有”“五性”监测评价测算结果,截至2020年上半年,怀柔区人均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筑面积1.14平方米,较全市平均水平高0.25平方米,全市排名第6位,生态涵养区排名第2位。
一是区级综合文化中心项目推进前期工作。项目位于新城03街区北侧,总用地面积约1公顷,总建筑面积约2.1万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文化馆、博物馆、非遗展厅、实体书城、配套用房及车库。目前已取得区“多规合一”平台初审意见,正在向市发改委报送项目建议书。
二是镇乡街道级文化设施取得重大进展。为补齐我区镇街级文化设施达标短板,2019年12月,经区政府同意,区文旅局优先安排文化领域市对区一般转移支付资金4600余万元,实施了龙山、泉河街道和杨宋镇、怀北镇、汤河口镇、渤海镇等5个综合文化中心改造项目,以及桥梓镇、北房镇等2个文体中心设备装填项目。其中,龙山、泉河街道综合文化中心与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共建共享;杨宋镇综合文化中心将原金第梦想山售楼处进行改造;怀北镇、汤河口镇以及渤海镇选择村级综合文化室进行改扩建,实现镇村文化共享。截至目前,怀北镇和杨宋镇综合文化中心已完成改造,龙山、泉河街道和汤河口镇、渤海镇、桥梓镇年底前也将完成,北房镇预计2021年上半年完成。届时,我区16个镇乡街道级文化设施将实现100%达标。
三是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建设进展顺利。继续推进36个村级综合文化室改扩建项目。截至目前,18个项目已完工,16个项目预计年底前完工,2个项目进行了调整。位于顶秀美泉小镇的雁栖镇柏泉社区综合文化室完成建设。
(二)律动怀柔 畅游“云端”
一是传统节庆活动开启“云端”模式。疫情发生前,成功举办了第30届群众艺术节开幕式及2020年春节团拜会等文化活动。疫情发生后,以线上展示互动为主,开展了端午节、满族文化旅游节、中秋节等主题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免费、便捷、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
二是文化惠民工程重新启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文艺培训春风工程,预计年内可完成400期。8月恢复公益电影放映,预计年内可完成6000场。9月启动公益演出项目,预计明年4月前完成文艺演出星火工程852场、周末场演出计划82场、百姓周末大舞台12场。
(三)书香怀柔 全民阅读
全年以“阅读无障碍 书香战疫情”为工作主题,充分发挥区图书馆总馆优势,带动16家镇乡街道分馆,推进全民阅读工作。完成科学城创新小镇24小时图书自助设备安装调试。开展第十三届“书香怀柔”全民阅读活动,在进行征文作品、摄影作品、书香家庭和领读者评选的同时,组织举办“为爱发声”云诵读活动和诵读比赛。以“品传统悟新知 学先锋促成长”为主题开展第二十一届“红领巾”读书活动,全区有18所学校参与其中。
(四)影美怀柔 文旅融合
一是“来影都过周末”专班推进。以“中国影都”影视文化为核心,整合区内各景区景点、宾馆饭店、民俗民宿等文旅资源,按照“五大组团、九个系列”总体思路,实现捆绑宣传,形成联动效应,为游客提供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体验,促进后疫情时代怀柔文化和旅游经济发展。
二是“文旅怀柔云平台”崭新亮相。与歌华有线联合开发“文旅怀柔云平台”,集文旅动态、德善怀柔、书香怀柔、律动怀柔、影美怀柔、乡韵怀柔、怀柔味道、怀柔民宿、怀柔景区、怀柔酒店、怀柔礼物、视频集锦等12个版块于一体,通过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我区文化和旅游工作亮点和发展成果。推动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务进万家,打开歌华频道便可享受文旅公共服务,重要板块可推送到市级平台,实现全市共享,率先实现“硬覆盖”向“软覆盖”并轨。
(五)乡韵怀柔 传承弘扬
一是聘请中央民族大学开展“满韵汤河民族团结文旅精品示范带”课题研究。深入挖掘满族文化内涵,系统研究汤河川、天河川地区满族文化与旅游经济融合发展思路,形成初步成果。
二是做好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开展第七批次区级非遗申报,茯苓饼传统制作技艺、“袁一贴”面瘫膏制作技艺、插花撒技法、怀柔景泰蓝制作技艺、浸烙葫芦5个项目成功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代长城(砖石混砌)修复技术、杨门浆水豆腐制作技术、北京沙燕吉祥鸟制作技艺3个项目申报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在总结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依然艰巨,人民群众的需求还不能完全满足。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快。区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尚处前期手续办理阶段,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设置率尚有2.8个百分点差距。二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明显不足。区级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单薄,部分基层综合文化室不能免费向群众提供无线网络服务,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还需加大。三是公共文化服务与怀柔科学城的要求差距甚远。不论在产品、供给,还是特色、品质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缺失。
三、把握新形势 适应新变化 继续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
(一)新标准出台情况
2016年以来,我区始终以市政府提出的2020年底达标为目标推进各项工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公共文化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2020年3月,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中长期规划(2019年-2035年)》,规划中明确,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总体建成。
2020年8月,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再次制定并印发了新的《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标准》,标准分为总体评价、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效能、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保障等九个部分,共31项,74个指标,总分1050分。2019年8月印发的建设标准不再执行。
(二)贯彻落实情况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区文旅局牵头,与相关领域专家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展开座谈调研,在《“十四五”时期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创新融合发展行动计划》编制过程中,安排专门章节总结“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果、指出存在问题、研究谋划“十四五”时期主要工作。
二是进行任务分解。为落实建设标准,区文旅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进行自查梳理,将74个指标逐一进行分解,明确到主管领导和责任单位,注重日常工作开展和档案资料收集,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人干、每个指标都有人管。
三是分级培训评价。聘请专业机构,分别从区、镇乡街道、行政村社区三个层面,开展基层公共文化队伍系列培训。按照建设标准,到镇乡(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点对点评价贯彻落实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督促整改。
(三)下步工作安排
一是加强工作考核和机制创新。按市局要求继续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区政府考核体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力度,以杨宋镇综合文化中心为试点,研究探索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运营机制。
二是加强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继续加快推进区级综合文化中心建设,力争2021年年底前取得可研批复。巩固16个镇乡(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建设成果,加强管理和服务,全面提升使用效能。对2020年底前建设完成的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室进行竣工验收,同时根据任务需要和资金情况,研究安排新的建设项目。
三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与科技融合发展。推进网上文图博三馆以及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建设。力争实现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内部无线网络全覆盖。
四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改革创新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探索整合不同部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和项目的新路径。研究出台怀柔区公共文化领域系列政策文件汇编,加强制度建设。
五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保障。力争配齐基层文化设施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工作力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调动工作积极性。
特此报告。
怀柔区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