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百姓身边事

安置点里 他们从“被转移者”变身“健康守护者”

日期:2025-08-05 17:16    来源:区卫健委

字号:        

  连日来,琉璃庙镇受强降雨影响,大部分居民被转移到安置点。在这里,有一群特殊的被安置人员,他们既是被转移的村民,也是乡村医生。在安置点里,他们穿着白大褂,用熟悉的乡音,助力安置点驻点保障医生,共同守护着村民的健康。

  今年55岁的孙秀华就是其中一位,她是琉璃庙镇柏查子村村民,也是村里的乡村医生。虽然自己的家也遭了灾,目前被转移到安置点居住,因为自己就是乡村医生,她便主动帮助这里的驻点医生忙前忙后。

  据孙秀华介绍,他们村常住人口大约110余人,目前有90余人正在安置点临时居住。虽说这里有驻点保障的医务人员,但是已经做了27年乡村医生的她,可以说对村里人的身体了如指掌。有了她的帮忙,既可以快速掌握村民的健康状况,也能够极大缓解驻点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

  “王大妈,您的血压有点高了,给您拿的降压药赶紧吃,还是按之前的量,千万别多吃甜食。”与孙秀华同村一位王大妈,今年65岁,平时患有高血压,由于转移的时候比较仓促,也没有拿药。老人想找驻点保障的医务人员拿点药,但是一时想不起自己吃的是什么,再加上口齿有些不清,更加着急,老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跟孙秀华念叨。“大妈,您别急,您平时吃的啥药我知道,一会我去帮您拿,我先给您测个血压。”刘秀华一边说着,一边帮王大妈测血压。然后找到医生替王大妈开了药。

  就这样,孙秀华拿着电子血压计穿梭在各个房间,为本村村民检查身体,了解村民健康状况。考虑到安置点多为老人、儿童和行动不便的村民,孙秀华特别关注他们的身体情况,总是提醒慢性病患者按时用药。

  随着洪水渐渐退去,开始有村民陆续回家看看。但是孙秀华一直住在安置点里,倒不是因为她对家里无牵无挂。事实上,孙秀华的孙子刚刚4个月,儿媳妇的产假马上就要结束,一直想让她帮忙照看,但孙秀华却迟迟没有动身。“大家都挺辛苦的,别的忙儿我也帮不上,我熟悉村里人的身体状况,在这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里的事暂时还能克服。”孙秀华说。

  琉璃庙镇河北村的王伏林也跟孙秀华一样,作为村里的乡村医生,她也在安置点尽力帮助村民解决健康问题。由于安置点内人员比较集中,注重卫生尤为重要。“天气热,食物容易坏,大家千万要注意饮食卫生,有不舒服的地方马上找我们。”王伏林总是这样叮嘱,每天要重复数十遍。此外,她还向居民普及卫生防疫知识,讲解蚊虫叮咬、肠胃不适等夏季常见病的预防方法;提醒大家要开窗通风,保持屋内空气清新。

  “他们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有他们在,我很踏实。”一位在安置点的老人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居民的心声。在这场特殊的“守护战”中,乡村医生不仅是居民的“健康守门人”,更是健康知识的“宣传员”,为灾后医疗保障注入双重力量。

责任编辑:杨爱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