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长期住院的病人不仅需要花费大量金钱,还需要家人的陪伴。为优化医疗模式,转变辖区居民就医观念,近日,泉河街道、桥梓镇、渤海镇、九渡河镇、琉璃庙镇、宝山镇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开通家庭病床服务,定期把医疗服务送上门。截至目前,已累计建立家庭病床15张。
据了解,家庭病床是指医疗卫生机构为符合住院条件,适宜在居住环境下进行检查、治疗和护理的患者,在其居住场所设立的病床,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行动不便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方法。
各医疗卫生机构根据自身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确定服务对象,通常为诊断明确、有住院指征,且行动不便、到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困难的患者。家庭病床一旦建立,责任医生要根据时间安排和患者病情进行查床,开展相应的检查、治疗等项目。待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好转、不再需要治疗,或已转诊至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可由医务人员办理撤床手续。
需要指出的是,相较于普通家庭医生上门巡诊,家庭病床设立能够提供更加系统、规范、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且家庭病床服务收费标准执行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建床或撤床时,须使用患者医保卡办理手续。参保人在建床期间发生的费用,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由医保经办机构按规定结算。这样既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也能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对于长期卧床的87岁刘大妈来说,每月更换一次导尿管是家人最头疼的事。送医途中搬运困难、儿女工作繁忙只能临时请假回来照顾,每更换一次导尿管都让老人疲惫不堪,家人心力交瘁。
如今,这一难题迎刃而解。刘大妈经九渡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严格评估确认,符合建立家庭病床条件。在老人家中,门诊医生首先为老人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确认生命体征平稳,随后与家属详细沟通,正式建立家庭病床档案。建立家庭病床后,医务人员将定期上门开展病情观察、体格检查、评估诊断、用药服务以及导尿管更换等服务。
“家庭病床服务真是帮了我们大忙,你们直接上门,方便了老人就医,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难题。”刘大妈的女儿看着母亲安稳的神情,对医务人员连连道谢。
家庭病床服务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旨在让更多患者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区卫健委社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扩大家庭病床服务的覆盖范围,完善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让更多有需求的患者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