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怀柔区推动就业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民生福祉紧密对接,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资源禀赋,制定并发布《怀柔区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支持办法(试行)》,提出10条“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支持措施。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政策10条”以精准施策为切入点,重点突出四大核心方向,且每个方向均配套明确补贴政策,形成“靶向发力+资金补贴”的双重保障。
在组织实施就业支持计划方面,针对因订单减少、结构调整等客观原因导致阶段性经营困难的企业,通过补贴帮助其纾困减压、稳岗扩岗,预防行业性、规模性失业风险,符合条件的经营困难企业最高可获得50万元的一次性稳岗补贴。
在推动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方面,支持企业招用户籍城乡劳动力,并按照类别可享受每人最高10000元的一次性补贴,激发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的积极性。
在确保重点群体就业稳定方面,一方面支持零工市场(驿站)运营主体为达成撮合的零工人员缴纳商业保险,并按90%给予保险补贴;另一方面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创建实习见习实训基地,按实习见习人数给予基地每人每月1200元岗位培训补贴及200元一次性保险补贴,每留用1人还可获5000元一次性就业奖励,为零工群体、青年群体就业筑牢保障网。
在有效提高人岗匹配效率上,分别从扩大培训规模、增加紧缺技能人才供给、推动产才融合发展、发挥引领示范效应等方向出发,提高职业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开展免费城乡劳动力培训的定点培训机构享受每名学员最高2000元培训补贴;支持围绕重点产业和人力资源市场急需职业(工种)需求开展精品项目制培训的培训机构,享受最高15万元的培训补贴;支持开展技能人才等级认定的相关单位满足一定条件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补贴;支持对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的相关单位满足一定条件的给予最高5万元一次性补贴;支持开展“怀柔技艺”品牌评选,给予符合条件的推荐单位及个人各5000元的技能提升补贴;支持结合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给予符合条件的企业、个人、技能大师工作室一定补贴、津贴、资金支持。
目前,申报通道已经开启,并采用打包打捆等方式,实现一站式网上申报。企业及相关单位可以登录北京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政策兑现”专区,选择相对应的项目进行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