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重建中的琉璃庙镇,在居民生活逐步回归正轨之际,一场“带着设备上门”的医疗服务正在山间开展。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村医组建的巡诊小队,背着“行走的医院”助诊包穿梭于村落,为辖区签约失能老人送去精准医疗服务。
“现在你们背着‘小书包’上门就都能做检查,太省心了!”西湾子村的刘大爷刚做完血糖检测,他的家属对着助诊包连连称赞。这个被称为“小书包”的助诊包内藏“玄机”,不仅有血压、血糖等基础检测设备,还能开展远程彩超、心电检测及尿常规等30余个项目现场检查,医务人员可根据老人病情提供个性化检测服务。
巡诊现场,家庭医生问诊慢性病控制情况、社区护士指导管路护理、乡村医生操作智能设备检测,各环节衔接有序。更关键的是,检测数据能实时上传至上级医院平台,快速实现“村医现场操作、区级医生诊断、三级医院专家远程会诊”的三级联动,让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到多层级医疗资源。
据介绍,“行走的医院”项目由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中西部振兴与发展办公室发起,以“全科医生助诊包”为核心赋能社区医疗。目前,该项目已逐渐融入琉璃庙镇家庭医生巡诊、乡村医生驻村等服务中,成为提升村级医疗服务能力的“移动堡垒”。
据悉,为确保“行走的医院”项目顺利开展,近日,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振兴发展办公室有关领导还到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指导。
指导组首先来到后山铺村卫生室,详细了解村卫生室的日常诊疗模式、工作开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实际困难,并就如何提升村级医疗服务能力进行了深入交流。随后,来到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地查看因灾受损情况,慰问坚守岗位的医务人员。
座谈会上,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本地公共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情况以及“行走的医院”项目的进展。指导组对当地在项目推进中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并指出:“‘行走的医院’项目是提升社区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举措,要把每一个环节做细做实,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同时,项目技术人员与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深入交流,提供一对一实操指导,确保医务人员能够熟练掌握设备使用技巧。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依托‘行走的医院’,深化智能化设备与远程诊疗技术应用,优化服务模式,让科技红利惠及更多山区居民,推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再升级。”琉璃庙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