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动态 > 媒体关注

孩子当老师、科学家成听众,怀柔科学城的趣味实验挺“神奇”

日期:2023-05-15 08:50    来源:北京日报

字号:        

  “大家看,这是一块超导体,从液氮里拿出来,放在磁铁的轨道上就可以飘起来了,而且可以锁定住,轨道怎么翻转也不会掉下来,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磁悬浮’。”现场熟练演示、讲解的,可不是某位中科院物理所的科研人员,而是六年级学生张谦昊,围在周围的不少家长、学生看到超导体的“锁定”时,直呼“神奇”。

  13日,在怀柔科学城中科院物理所怀柔园区,一场科技感满满的公众科学日正在举办,特斯拉线圈、磁性材料大揭秘、点水成冰……一个个科技展位被孩子、家长围得满满当当,都在认真享受着实验的乐趣。令记者惊讶的是,现场不少喜欢科学的孩子成了老师,陪同的家长们反而成了学生,负责讲解的物理所硕士、博士生,则当起了听众。

1.jpg

  在MA楼磁性材料及自旋电子学实验室里,初三年级的沈敬亭满脸兴奋,一边盯着正在缓缓变形的形状记忆合金,一边迫不及待地给自己的父母做解说。“这朵小花加热就会展开,降温就会闭合,这种材料很出名,我在杂志里看过,能‘记住’自己的初始形状,这一过程也叫做‘相变’。”

  “到了这座科学的殿堂,就到了孩子的天地,他成了我的老师了!我是学文的,这些物理实验很神奇,背后原理我是一点儿都不懂。”沈敬亭的母亲赵新瑜有些惭愧,但是看着孩子对科学的那股热乎劲儿,也是乐在其中。

  记者注意到,不少展位后,都坐着一名身穿白色上衣,背后写有“杨中科学社团”的初中生,时而整理实验设备,时而面对来参观的市民滔滔不绝。一问才知道,他们是来自怀柔区杨宋中学的“小小讲解员”,他们和中科院物理所的硕士、博士生们结成小组,在展位前一同为市民答疑解惑。

2.jpg

  拉起这支科学社团的,正是此次公众科学日的负责人之一——中科院物理所副研究员张帅,他同时也兼任着怀柔区杨宋中学科技副校长。

  “这些孩子虽然来自农村,但是在课堂上,他们的聪明劲儿可真不亚于城里孩子,他们是很有潜力的。”张帅表示,“作为科技副校长,我觉得应该做一些有突破的尝试。科学日这天,孩子们可以勇敢地面对大家,讲出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和热爱,身边还有物理所的哥哥姐姐们给他们做指导,我觉得这对他们来说是难忘的体验,或许就能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走向不一样的未来。”

  “总书记讲,‘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张帅谈到,“作为常驻怀柔、扎根基层的科研人员,这是我的责任。中科院物理所也正在努力探索符合怀柔特色的科普科教活动,为孩子们的成长注入科学家精神,让他们在钻研科学知识时,敢于面对挑战、不轻言放弃,我相信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责任编辑:王鑫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