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芒种,走进长哨营乡遥岭村东的西瓜种植大棚,放眼望去,接连成片的西瓜一改以往的“趴地虎”,被丝丝藤网吊了起来,铺满丝网,一片翠绿,一个个圆润饱满的吊瓜长势喜人。村民们手持剪刀,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瓜,一派繁忙景象。
据北京净土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高汉全介绍,此次小吊瓜大棚共有20栋,品种实验温室1栋,农资储存、杂物间1000平米,占地共计15亩,主要以种植吊蔓西瓜为主,吊蔓西瓜目标亩产3000余斤,产值可达12万元。清晨4点,村民郑永丰同往常一样,按时来到棚内,打理瓜蔓。“今天开春,就一直在大棚干活,每天来掐瓜头、绕瓜,工资一月一结算,一天150块钱。对于我来说离家近,也还可以照顾老人,我感觉这样挺好。”出果高峰期,每天可吸收周边村民30余人务工,从早上4点到9点采摘、装箱、装车接连不断,每人月收入4500元左右。“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不仅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规范化管理,也让村民尝到了家门口就业的甜头,腰包一天比一天鼓了起来。
2024年以来,长哨营满族乡坚持党建引领,依托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种植经验丰富等优势,流转闲置农业大棚,把特色农产品种植作为促进群众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小小的吊瓜已经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及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的“金果果”。“下一步,长哨营满族乡将继续立足本地资源优势,聚焦‘小切口、小品种’的特色定位,引导和鼓励各村因地制宜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长哨营村的草莓西红柿、古洞沟村的平菇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品牌效应,实现村集体和群众双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乡主管领导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