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绿野,农事正当时。3月12日,北京市怀柔区桥梓镇漫山慢水·小毛驴农场内锣声激荡,“2025北京春耕第一锣”活动正式启幕。这场融合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农业科技的盛会,不仅奏响了新一年春耕生产的序曲,更展现了桥梓镇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绘就现代都市田园新图景的雄心。
在论坛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学院常务副院长,怀柔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焦宝军,副区长夏文佳,区委农工委书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等领导专家齐聚一堂,与桥梓镇党委书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等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在“科学家助力区域农业发展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指出:“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科技赋能,从种业创新到智慧农田管理,科技将为传统农业注入‘硬核生产力’。”副院长则分享了数字农业技术在小规模农场中的应用案例,为桥梓镇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前沿思路。
桥梓镇党委书记在揭牌仪式上致辞,他表示漫山慢水·小毛驴农场是桥梓农业发展的里程碑,也是怀柔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在各位科学家的智慧赋能下,桥梓农业实现了从传统耕作到智慧农业的跨越,从单一的农作物种植到多元化的产业融合。当前,桥梓正以三产融合为笔,绘就现代农业新图景。下一步,桥梓镇将以最优服务保障科研落地,以最大诚意欢迎专家扎根,让怀柔成为农业创新的热土。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表示,小毛驴农场正式成为作科所的新品优品种植和展示基地。不仅是科研与实践的结合点,更是传统与创新的融合。通过展示优质品种和代表性资源,我们希望能够激发更多人对农业的关注与热爱,推动农业科技的普及与应用。也希望我们继续加强合作,共同探索农业科技传播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实现农业强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学院常务副院长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是中国农科院作科所新品种新技术种植示范基地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现代农业科学学院社会实践基地的落成,标志着学院,专家,政府和农场携手共创三产融合的新篇章!我们学院和农科院作物所的专家们将继续支持,助力漫山慢水小毛驴农场,为乡村振兴谱写新的篇章!
活动现场,随着红绸揭开,“中国农科院作物所新品种新技术种植示范基地”“北京科技小院”等14项荣誉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镇域农业迈入产学研深度融合新阶段。在春耕1号豌豆试验田内,嘉宾们手持科技育种的新品豌豆种,与农民代表共同完成“种豆仪式”。这批新培育的豌豆种子,将在科学家的全程护航下生长,成为科技助农的生动注脚。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小毛驴农场首次发布“农业+”多维发展计划:深化沉浸式田园场景创新,“花颐园林下经济示范区”将构建多维体验空间,疗愈花园以林花、林草以及中草药与冥想步道引导身心疗愈,沿路星罗棋布的摊位不仅汇聚当地农产品,更引入手工工坊,为来往怀柔区桥梓镇的游客不仅能沉浸于山水田园的诗意画卷,还能开启一场舌尖与心灵的双重盛宴。同时,通过光影交互与全息投影,再现农耕神话与自然奇观。夜间经济板块同步升级,“夜色稻田”艺术灯光秀与“穿越大唐”古风农耕实景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营造“昼耕夜游”的全时段体验。
随着“春耕第一锣”的余韵回荡山野,桥梓镇正以科技为笔、生态为纸、创新为墨,书写着新时代的“富春山居图”。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传统农耕文明与现代科技文明的交响曲已然奏响,一幅“科技赋能产业兴、农旅融合生态美”的都市田园画卷正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