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歌水韵葛祖来
明、清以来,直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葛各庄村完全可以称得上“江北水乡”。村子的西北部到处是大大小小的泉眼和水泽,一年四季,那清泉始终在喷珠涌玉,那泉流日日夜夜歌飞韵扬。村子的西南面是大片大片的苇塘,夏日里,苇浪轻摇,百鸟合唱,鱼欢蛙乐,草碧荷香。
美好环境期待着美好主人的到来。
明景泰元年(1450年)夏末的一天,一对年轻夫妇来到苇塘边,二人虽奔波劳累,但看到眼前酷似家乡的景致还是激动不已。年轻貌美的少妇叫王稻花,她对丈夫葛清泉说:“你看这里,简直和咱的家乡一模一样,反正我也走不动了,咱就在这里落脚安家好不好?”清泉说:“咱跑了这么远,我也累了,走,找块平坦地方,先住下再说。”
原来,葛、王二人是江南水乡人,当地一恶霸乡绅见王稻花漂亮就设计骗她到府里欲强占为妾,葛清泉得知后和几个朋友冲进乡绅院里抢出王稻花,还把那个恶乡绅痛打了一顿。事后怕吃亏,小夫妻俩连夜逃往北方。
那葛清泉是个能人,不但会种稻,还会打鱼、织苇席等,在这里安家很合适。小两口定居后,取村名“葛家庄”。以后逐渐扩大。新中国成立后,改村名为“葛各庄”。1990年划归怀柔镇,现有农户338户、1100口人。
进入新世纪以来,葛各庄焕发了新的生机。村两委班子致力于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先后修建了自来水井,硬化了街道,修建了篮球场、健身公园、影视放映厅和3个垃圾地箱。眼下,一个欣欣向荣的新葛各庄村正逐渐展现在人们面前。
稻米飘香“三伸腰”
葛各庄自建村就种植水稻,因为村周围水丰土沃,特别适宜水稻生长。当年,村西北曾有一个很大的泉眼,那泉水又旺又甜,终年喷涌,形成一片方圆30米的神奇水域,冬季不结冰,润泽着周围数百亩稻田,稻谷年年丰收。
葛各庄的稻子有3个优特品种:大红芒、小红芒、鸭子嘴儿。这些稻谷品质优且早熟,八月十五就能端上餐桌。葛各庄稻谷米粒有两个特点,一是白,二是米粒上有一道儿明显的黄筋儿。吃米的时候,米粒能显现出一种奇特的现象,葛各庄人称之为“三伸腰”;即“蒸得米饭,米粒上会出现一道口儿,吃剩下饭,和新米饭放一起再热一遍,米粒上又会裂出一道口儿,用裂有两道口儿的米粒煮粥,米粒上就会裂出第三道口儿。
葛各庄的米好吃,蒸出的饭醇香四溢,往往在半里地外都能闻到香味。源于此,早年间,“三伸腰“曾作为贡米进了皇宫。
志在家国少林会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葛各庄村有一个“少林会“,也有人称其为武术班,红火一时,远近闻名。
当年,有一位姓杨名义的壮汉从山东来到葛各庄村落脚谋生。时间久了人们才知道,杨义有一身好武艺,参加过义和团,后遭追捕,四处躲藏,最后辗转来到葛各庄。杨义一身正气,时刻不忘习武,希望有一天能再展身手杀敌寇。
当时,杨义住在王宗孔家,闲了就讲杀敌练武的事,引得不少青少年欲拜其为师。后来,杨义组织起“少林会”,收徒授艺,购置十八般兵器,日夜操练。数年间,少林会发展到三四十人,以王之臣、王廷海为领会,杨义为教头,培育出了不少武林高手,王秀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抗战时期,著名的29军聘王秀为教师教战士们习练刀术,结果29军靠大刀杀出威风,杀得日寇闻风丧胆,王秀也因此威名远扬。
少林会的人虽然多数没得机会上战场杀敌,但个个胸怀正义、武艺精湛,人人身强体壮。现年(2015年)84岁的王玉田是少林会最后一批学员之一,直至今日,他仍坚持每天练拳脚,耄耋之年的老人身板硬朗,思维敏捷,说起话来朗声如钟。
五行八作手艺村
也许是祖先留下的家风,反正,葛各庄人早就有学手艺的传统。这既反映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又展现了他们做事精益求精的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国富民丰,百业兴旺。葛各庄人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手艺好的特长,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大显身手。短短几年工夫,村里瓦工、木工、钢筋工、管工、水暖工、架子工各显神通。到上世纪90年代末,葛各庄村家家都有手艺人,个个都是致富能手。当时,建筑业蓬勃发展,建筑工地星罗棋布,县城内外大大小小的工地上,到处都能见到葛各庄手艺人的身影。当时赫赫有名的天鹅饭店大楼就是葛各庄建筑队建造的。
辛勤智慧的手艺人为自家“抓”来了财富,也为古老的村庄赢得了“手艺村”的美名。
见义勇为好青年
2000年9月的一天晚上,张各长中学的教学楼里灯火通明,随着一阵清脆的铃声响过,下了晚自习的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当葛各庄的王杰和两名同学走到院里时,忽然听到院墙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还有严厉的喝令声:“站住!站住!”“不好,
出事啦!”机警的王杰闻声冲出门去,两个同学紧随其后,他们朝着喊声的方向追去。当临近张各长村时,“嘭、嘭”两声枪响划破夜空。“一定有坏人!”王杰脑子里这样判断着,追得更快了。三个同学跑到村边,这才看清是两名警察在追赶一个逃进村里的偷盗嫌疑人,刚才的枪响是警察发出的示警信号。经询问得知警察追赶的是窃贼,素怀忠义的王杰立刻和警察一起冲进胡同,瞄着狂奔的窃贼身影,向西猛追,两名同学奋勇跟进。
当追到村外的马路时,窃贼慌不择路,窜进了邻近村子的一条胡同里。没想到那是个死胡同,身手敏捷的王杰抢先和民警一起,擒获了那个被吓得屁滚尿流的盗割高压线的外地惯贼。
鉴于王杰的英勇行为,当年,他被评为县级见义勇为青年,为母校、为葛各庄人争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