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等战略要求,我局草拟了《“十四五”时期怀柔区创新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现将政策解读如下:
一、背景依据
《行动计划》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高精尖产业发展规划》《北京市怀柔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市区规划文件为起草依据。
二、目标任务
1.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与怀柔科学城发展定位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实效,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壮大,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
2.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显著增强。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加快发展,企业培育服务体系不断深化完善,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品展示交易中心高质量建成,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集群化发展显著增强,北京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高地基本建成,“怀柔仪器”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实现快速发展,集聚效应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将怀柔区打造成为首都北部新能源新材料创新高地;生命健康产业培育壮大,北京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院带动产业发展效果明显,集聚一批生命健康企业;商业航空航天产业培育壮大,航天宏图等龙头企业分支机构和研发中心在怀柔区建成运行,引进一批航天领域初创企业。
3.会都、影都与怀柔科学城深度融合发展示范效应显著增强。全力服务保障国家顶层国际交往,兼顾日常运营,以会议经济带动城市发展,加快实现从旅游目的地向商务目的地转变,打造高端商务聚集区,推动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把怀柔区打造成全球一流的国际高端商务和会议会展活动中心;影视科技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集聚一批全球影视科技顶尖企业、人才和技术,中国影都科技要素逐步升级,影都和怀柔科学城科技融合发展机制和模式逐渐成熟,把中国影都打造为面向全球的高科技影视产业集群。
三、主要内容
《行动计划》共分为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空间布局、政策机制和保障措施六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一)发展形势部分回顾了我区“十三五”时期地区经济发展的成绩,客观分析了“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发展基础、机遇和挑战。
(二)总体要求部分阐述了我区“十四五”时期指导思想,即:按照“怀柔就是科学城、科学城就是怀柔”的工作理念,围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全力打造符合原始创新承载区定位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出了坚持以怀柔科学城为统领、创新引领、特色聚焦、跨界融合、协同开放的基本原则。确定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作用显著增强、会都影都与怀柔科学城深度融合发展的产业发展目标。
(三)主要任务部分提出了五项重点工作,即:一是牢固树立科技服务业引领地位,二是聚力发展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三是推动会都、影都深度融合发展,四是科技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五是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
(四)空间布局部分坚持“统筹发展、特色聚焦、集约发展、镶嵌式布局”的理念,结合怀柔科学城规划和怀柔区“1+3”融合发展新格局,调整优化怀柔区总体空间结构,确定“一心三基地五片区多点”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推动创新功能与空间耦合,建设空间布局合理、创新资源高效流动、联动协同发展的新高地。
(五)政策机制部分重点梳理政策体系,要创新土地利用流转方式,有效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促进存量用地转型升级,实现空间资源高效利用;搭建空间资源对接平台,精准服务项目空间需求;聚焦科技领域招商引资,完善有偿招商管理制度;探索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争取财税分成突破政策。
(六)保障措施部分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工作统筹协调,健全配套政策体系,做好资金保障服务,优化人才队伍,强化监督考评等方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好各项保障。
四、涉及范围
本规划涉及怀柔区工业、影视及会议会展等产业。
五、关键词诠释
1.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指高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和商业航空航天。
2.“隐形冠军”企业:是指那些不为公众所熟知,却在某个细分行业或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明确战略,其产品、服务难以被超越和模仿的中小型企业。
3.“专精特新”企业: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中小企业,企业规模必须符合国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