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推进美丽怀柔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为全面贯彻落实北京市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对标“十四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进一步突出系统治理,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区政府印发《推进美丽怀柔建设 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4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
问:《计划》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空气质量目标:全力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空气质量不高于28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比率达到78%,重污染天数控制在4天以内。2.水环境质量目标:全区水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辖区断面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优良水体比例达到100%,劣Ⅴ类水体比例为0;怀柔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持稳定达标;地下水水质总体保持稳定。3.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土壤环境质量保持良好。4.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切实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碳排放强度同比持续下降,较2020年累计下降15%左右。5.生态保护目标: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力争稳中向好。
问:《计划》的主要措施包含哪几方面?
答:1.按照PM2.5和O3协同控制的思路,持续深化“一微克”行动,继续聚焦重点领域精准治污。一是实施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专项行动,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产品源头替代、存量综合整治、促进油品储运环节减排、推动企业绿色升级。二是实施氮氧化物(NOx)减排专项行动,加强固定源、移动源污染治理,推动机动车清洁化及非道路移动机械综合治理。三是提升城市环境精细化管控水平,狠抓施工、道路、裸地扬尘管控,降尘量控制在4.5吨/平方公里·月,同时加强餐饮油烟、噪声等污染防治,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四是开展“一微克”行动区级示范,推进“油换电”“油换氢”示范项目,持续开展扬尘问题巡查与整改。五是加强大气环境治理能力建设,加强区域联防联控,发挥生态环境经济激励引导作用等。
2.按照“三水统筹”思路,全面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一是水资源保护,加强饮用水保护,2024年底前完成乡镇级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补充划定工作。落实密云水库水系保护,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进一步加强用水总量管控,提高用水效率;二是水环境治理,强化城乡生活污染治理,加强汛期污染防治,健全入河排污口长效监督管理,深化流域生态补偿等;三是水生态修复,保障重点河流生态流量,积极协调市级部门,加强河湖生态用水保障。提升水生态系统健康,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统筹,配合市级部门开展辖区内水生态环境状况监测评价。
3.落实《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按照“严预防、控风险、强基础”的思路,加强“三地”管控。一是依法保障建设用地安全。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或者达到95%以上且当年依法处罚、整改到位。二是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达到42%以上,农药利用率保持在45%以上。监测分析农田地膜残留,农膜回收率保持在92%以上。三是加强未利用地保护利用。加强尾矿库等风险防控。四是加强新污染物治理。规范抗生素类药品使用,严格管控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等特性的高毒高风险农药及助剂,加强产品新污染物含量抽检。
4.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发展为引领,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一是完善应对气候变化综合管理体系。强化碳排放双控制度,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工作。二是强化低碳试点示范,三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工作。推进能源低碳化发展,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推进建筑领域低碳化,创建绿色智能供热体系,控制农业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提升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四是加强城市气候适应性建设。加强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统筹,加强海绵城市建设,提升预测预警能力。五是强化综合保障和能力建设。提升统计核算和数据管理能力,强化绿色低碳经济支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
5.以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为目标,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一是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强化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保护重点生物遗传资源,加强监测评估和执法检查。二是维护生态空间格局稳定性,加强重要生态空间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加强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监督,统筹推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配合市级部门推动密云水库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建设,提升区域综合生态监测能力。三是促进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推进区域生态协同治理,开展GEP-R核算和应用,配合市级部门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客观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深化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开展森林城市创建。
问:《计划》的关键词是什么?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的英文缩写。普通意义上的VOC就是指挥发性有机物;但是环保意义上的定义是指活泼的一类挥发性有机物,即会产生危害的那一类挥发性有机物。
TSP:即总悬浮微粒,又称总悬浮颗粒物。指用最新标准大容量颗粒采集器在滤膜上收集到的颗粒物的总质量,有人为源和自然源之分,人为源主要是燃煤、燃油、工业生产过程等人为活动排放出来的;自然源主要有土壤、扬尘、沙尘经风力的作用输送到空气中而形成的。
问:《计划》的变化点是什么?
2024年“行动计划”的突出亮点在于以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统领,准确把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新形势、新要求,全面统筹开展应对大气、水、土壤、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等污染防治内容,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大力推进绿色怀柔战略的实施路径,是实现生态环境巩固提升的有效支撑,是推动怀柔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问:《计划》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北京市水污染防治条例》《北京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污染防治条例》《关于推动生态涵养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