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城市管理委员会2021年度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工作计划

日期:2022-11-11 14:46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城市管理委员会

  2021年,区城市管理委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和“五态”建设,聚力城市更新和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环境改善,较好地完成城市管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良好成效。

  一、城市管理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型城市形态

  紧扣市区两级重点工程、重点任务,统筹协调、不推不让,全力以赴全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1.城市道路建设有了新进展。一是圆满完成老城区“三纵五横”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和积水点治理工程。铺设沥青砼50万平方米,改移230处雨水口,新建雨污水管线4600米。缓解了路面积水问题,改善了老城区出行条件,提升了整体环境水平和城市形象。二是有序实施在建道路工程。镇八路(镇四路-镇七路)道路工程已开工建设,京通铁路电气化改造铁路道口平改立工程顺利推进,市级7条、区级13条背街小巷竣工验收。三是重点推进规划道路建设。怀北庄村棚户区改造市政配套项目—中科北街、望科大街、怀北北环路、怀铁西路、怀北路;刘各长村棚户区改造市政配套项目—刘各长村一号路、三号路、五号路和六号路正在办理前期各项手续。

  2.供电设施推进有了新突破。为服务保障科学城,按照“安全可靠,协调发展、适度超前”的基本原则,科学城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年底前完成选址选线和预可研编制工作;罗山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配套110千伏线路送出工程完成可研编制和选址选线工作;科学城东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持续开展变电站主厂房基础施工,计划2022年4月投产;安各庄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已启动可研编制工作,正在报审多规合一;黄坎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持续推进土地手续的办理,计划2022年7月投产;喇叭沟门35千伏输变电工程力争年底前投产运行;已完成第一批10个老旧小区配网改造工程,第二批23个老旧小区配网改造工程内线部分正在办理立项手续,计划2022年8月开工,着力提升区域基础设施建设。

  3.市政配套工程有了新成效。通往科学城的市郊铁路通密线和京沈客运专线两条铁路两侧环境整治工程开工建设,年底前完成总工程量20%,预计2022年6月底完工。按照“应拆尽拆"原则,完成标志标牌整治工作,共计拆除城市道路标志牌802块;完成城区及周边道路设施无障碍系统建账1700个点位、上账1502个点位,全面改善群众出行环境。

  (二)推进行业精细管理,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围绕“七有”“五性”民生诉求,锤炼“绣花”功夫,深入推进电气热行业精细管理,用心用情为群众提供更优质服务。

  1.提升供热服务质量。组织23家供暖企业实施“冬病夏治”,改造管道18公里,检修管道95公里,更新水泵28台,全方位检修设备设施;通过采取日巡查、夜抽查,考核、约谈、例会等措施,强化供暖企业的监督管理;强化10分钟接单、20分钟取得联系、1小时内上门服务的承诺,对居民各类供热诉求做到小问题不隔天、大问题不隔夜,确保今冬群众安全温暖过冬。

  2.增强燃气保障能力。全面落实新版《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提高燃气市场安全准入标准,建立液化石油气全流程信息管理系统,进一步严格规范气源、气瓶管理,对全区液化石油气实施全覆盖检查,督促各属地辖区对3003户液化石油气非居民用户隐患整改439处,天然气替代液化石油气53家,电力替代液化石油气22家,改业态7家。增强燃气输供保障能力。

  3.筑牢电力运维体系。积极推进居住小区“飞线”整治暨用电安全专项整治,完成龙山、泉河街道1.8万处“飞线”整治工作任务。继续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组织电力公司、各镇乡落实电力设施环境隐患治理责任,加强设备日常运维管理,进一步完善“1+3+N”应急保障网络,提升涉电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及时处理百姓用电问题,确保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稳定。

  (三)深化城乡环境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围绕建党100周年和冬奥会、冬残奥会环境保障任务,深化城乡环境治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1.紧盯“两件大事”,启动重大活动保障。成立区环境整治提升“一办三组”工作机制,制定建党100周年和冬奥会、冬残奥会环境保障方案。在科学城、老城区和主要道路沿线开展市容环境、设施环境综合治理,提升区域环境品质。在雁栖湖示范区、科学城区域重要道路沿线、京承高速出口铁路桥等重要点位设置硬质横幅33条,群众身边宣传栏、文化墙、橱窗320块;升挂国旗400面,插挂红旗彩旗830面;按照重大活动标准开启景观照明,大力营造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浓厚氛围。

  2.专注“关键小事”,确保垃圾分类效果。一是以配套政策为抓手“协同联动”。先后出台《进一步规范提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怀柔区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怀柔区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奖惩办法(暂行)》等系列文件,厘清细化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分工。二是以提高水平为目标“实干笃行”。拆除农村588个地箱换桶站,建设

  34座分类驿站,推行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定时定点投放,调配各类垃圾容器数量,推行可回收物分类定时定点交投,规范装修垃圾堆放及清运。三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对症下药”。在全区2301名垃圾分类指导员的基础上,发动3万名在职党员以自身所住楼门院为单位开展入户回访。制定“3+1”检查长效管理机制,累计检查社会单位、居住小区4万余处,立案处罚2621起,罚款49.3万元,促进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养成。

  3.解决“身边难事”,精准开展专项行动。一是统筹推进落责任。坚持全年部署、按月推动、滚动实施。梳理市区环境疑难案件和民生实事清单,办结接诉即办1492件,确保接诉即办的“降量提质”。二是精准治理解难题。结合文明城区创建、卫生区复审、疏整促专项行动要求,本着“精准把脉、因地施策、成效明显”的工作原则,加强群众身边环境问题综合治理及秩序环境综合整治,开展扬尘治理、路面修复,解决垃圾清运不及时、建筑垃圾乱堆乱放和公共自行车管理等环境问题;三是全程督办见成效。今年,修改月度检查考核办法,全程跟进督查办理。完成市区环境问题整改2.6万处,整改率100%;区城市网格系统受理城市管理类问题21.4万余件,已经办结20.4万件,办结率95.3%。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二、2022年工作计划

  2022年,区城市管理委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和市区党代会精神,主动融入“一城两都”建设,着力提高城市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聚焦项目建设,持续提升城市品质。围绕服务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国家实验室建设,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完成科学城核心区4条市政道路和综合管廊项目,加快推进开放西路、下元街、雁栖镇四路、雁栖镇八路和刘各长村、怀北庄村棚改配套市政道路建设,实施城东110千伏变电站增容,加快推进黄坎、罗山、永胜和宝山寺输变电站建设,增补老城区道路照明设施。实施2022年30公里乡村公路大修工程、35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工程;完成市郊铁路通密线和京沈客运专线怀柔区段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城市生活品质。

  (二)聚焦环境整治,持续擦亮环境品牌。以服务保障冬奥会冬残奥会、党的二十大等重大活动为契机,立足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和生态涵养区定位,梳理市区年度重点环境任务,统筹做好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景观布置及整治提升工程。贯彻落实好《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加快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分类驿站、北部山区厨余垃圾处理设施和可回收物场所等设施建设。注重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深化“门前三包”规范管理,持续改善环境面貌,大力整治各类破坏环境秩序行为,构建舒适便利、整洁美观、共治共享的舒适宜居环境。

  (三)聚焦民生福祉,持续锤炼为民品格。坚定贯彻“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围绕“七有”“五性”需求,不断锤炼为民品格。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行业领域疫情防控、安全监管、维稳安保、隐患排查,不断提高城市“生命线”的运行保障能力;落实营商环境5.0版政策,深化“接诉即办”工作,优化“亲清管家”服务,细化“月检查、月考核、月通报”常态管理机制,加强电气热、户外牌匾、景观照明、市政养护、环卫保洁等行业城市运行基础保障;促进科技赋能城市建设,探索推进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应用体系建设,让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内涵有效提升,为加快“一城两都”建设,推动怀柔展翅腾飞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程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