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怀柔区交通综合治理行动计划59项,其中市级第十三次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的31项任务。区级任务28项。目前59项任务全部按照计划推进。其中
一、优化供给
1、轨道交通方面
为解决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通勤需求,构建怀柔科学城高效便捷安全出行体系,发挥轨道交通服务科学城的能力。我区积极对接市级部门推进轨道交通优化工作。
一是推动市郊铁路怀密线增班提速工作,发挥怀密线服务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和国科大师生通勤通学能力。经与城铁投公司运营部、市交通委综合协调处联系,目前市交通委牵头与国铁集团多次对接,研提了怀密线调整为8对16班次列车时刻表。
二是推进地铁13号线保福寺站加站工作,解决科研人员乘坐怀密线在清河站一站换乘地铁13号线在保福寺站通勤最后一公里问题。经与京投公司联系,地铁13号线A线保福寺建设已完成发改委立项,正在进行初步设计方案审批。
三是推动市郊铁路通密线通勤化改造,解决通密线现有班次较少,运行速度低,顺义站与M15号线石门站换乘不便问题。4月8日,通密线增开1对2班次。
经统计,2022年1-7月怀密线客流量262230人,日均客流1236人。其中雁栖湖站,客流81323人,日均客流667人;怀柔北站,客流80907人,日均客流663人;
2022年1-7月通密线客流量36054人,日均客流296人。其中雁栖湖站,客流3750人,日均客流31人。怀柔北站,客流5421人,日均客流44人。怀柔站,客流26883人,日均客流220人。
2.地面公交提质增效。
为满足科学城科研人员区域内的日常通勤出行需求,计划对市郊铁路接驳公交线路(均为服务科学城公交线路)的线路路由、发车班次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一是调整H59路(怀柔汽车站-怀柔北站)线路路由、增加早晚高峰接驳班次,服务怀柔北站、怀柔站到站乘客前往科学城北部院所,同时满足雁栖地区各居民小区出行需求;二是计划新开通H83路(怀柔汽车站-雁栖湖站),实现早晚高峰雁栖湖站到站乘客前往科学城南部院所、翡翠华庭等居住小区以及怀柔城区;三是调整H80路(于家园站-雁栖湖站),增加早晚高峰接驳班次,满足科研人员早晚高峰通勤需求。四是调整H79路(怀柔汽车站-雁栖开发区汽车站),实现怀柔火车站与科学城之间的公交接驳,减少乘客步行距离和换乘次数,服务科研人员前往雁栖地区商超、居住小区已及怀柔城区;方案已于5月26日报请区政府审议。下一步待区政府通过后实施。
3、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引进。
为满足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需求,优化交通出行结构,构建绿色低碳出行体系,2021年以来,我区推进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即共享单车)引进工作。截至目前,共设置140个点位,投放3061辆单车。其中,城区及部分平原镇乡104个点位投放1638辆单车,科学城36个点位投放1423辆单车。科学城范围内各科研院所已完成点位设置、单车投放,做到科学城内各院所单车服务全覆盖。
4.开通怀柔科学城至中关村地区定制班车。
为满足科学城科研人员市区通勤需求,前期,我区与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中科院各院所多次对接研究,深入研究市区通勤出行方案。计划开通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区至保福寺桥西站到北京空天院定制班车,线路经由京加路、杨雁路前往中关村地区,定制班车计划日发车1对2班次。按照《北京市交通行业政务服务事项程序性规定(道路旅客运输篇)》要求,我区已完成“定制班车”线路前期审批工作。目前,正积极有序开展各项准备工作,计划10月初开通。
5.持续提升慢行系统品质。
2022年,我区按照构建“功能完善、宜行宜游、路景交融”的慢行系统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了怀柔区慢行交通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了工作方案,近期目标(2025):制定完善相关措施、开展专项行动,系统性解决突出问题,持续提升慢行交通吸引力远期目标(2035):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公交+慢行”绿色出行模式,建成步行和自行车友好城市。目前,区文旅局制定了乡村骑行路线工作计划,计划将怀柔区雁栖湖示范区至慕田峪景区打造成为乡村骑行路线。
6.推进公路网建设。
怀柔区现有乡村公路共545条,总里程约955公里。其中:乡级路128条约560公里;村级路417条约395公里。
北京市交通委要求“乡村公路年度实施养护工程比例不低于5%”。2020年对我区14个镇乡涉及的35条乡村公路(约41公里)进行养护,总投资约3400万元。2021年乡村公路养护工程因受水毁影响未予实施。2022年汛期结束后,结合道路现场实际情况,我委重新编制了养护方案,拟对我区12个镇乡涉及的16条乡村公路(约33公里)进行养护,总投资约4200万元。目前,工程已经开标,计划今年年底完工。
7.加快智慧停车建设。
一是规划施划方面。建议视财力情况适时启动怀柔城区怀柔城区路侧停车电子收费改革工作。按照市级最新政策要求,结合怀柔城区路侧停车需求、政府财力、群众意愿,统筹研究推进相关工作。
二是电子收费方面。一是加大统筹力度,由北京市静态公司怀柔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承接区内公立医院、公建停车资源、居住区停车运营管理等,以补贴年度运营亏损,尽快实现收支平衡。二是加强管理考核,确保现有电子收费路段的视频设备在线率,视频设备识别准确率,订单推送效率,金额实缴率,停车管理员未缴费提示情况,停车管理员签到签退情况等各项指标达到市级考核标准。
三是严格执法方面。为落实执法工作,理顺工作职能,便于与市级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建议尽快调整区级停车管理部门设置,明确催缴处罚主体,开展停车费催缴处罚等机动车停车管理的具体工作。明确由区交通局作为区级停车管理部门,负责我区行政区域内机动车停车管理的具体工作。
四是路外停车管理方面。加强对备案停车场的管理力度,推进动态数据接入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工作。2022年底前,完成全区所有备案经营性停车场的动态数据接入区域停车诱导系统工作。
8.加快推进道路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改造。
探索雁栖湖南环路、渤海响水湖景区单向行驶导行,完善全区交通诱导系统和绿波系统。
二、调控需求
9.从方式上调控交通需求。
2022年,我区一是强化外埠车常态化管控;二是提升“停车+公共交通”(P+R)停车场管理服务,鼓励远端驻车换乘;三是统筹路内与路外、居住停车与出行停车,深化研究停车收费价格优化调整方案;四是加强违停执法,压缩免费停车空间;
10.从时间上调控交通需求。
2022年我区,进一步优化预约诊疗制度,严格执行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非急诊全面预约就诊,预约就诊时间精确到30分钟以内,有效解决就诊时段过于集中问题。热点旅游景区严格执行“限量、预约、错峰”要求,落实“分时预约、分时游览”措施;深化研究通过高峰票价调节交通流量的时间分布。
三、强化治理
11.加大重点功能区和交通节点治理。深化推进学校、医院、景区、商圈、火车站周边治理;
2022年4月区教委牵头研究制定了《2022年怀柔区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周边交通综合治理行动实施方案》,同时区卫健委、商务局、文旅局同步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
12.开展桥下空间整治提升。
2022年3月30日,按照市交通委印发了《北京市城市道路桥下空间使用管理办法》京交道管发[2022]3号,我区全面梳理全区桥下空间台账,并组织开展桥下空间整治提升。
13.深化机动车停车治理。
2022年,我区持续巩固提升道路停车改革成果,研究建立道路停车位评估机制,根据使用效率和路外新增停车设施情况进行动态调整;试点设置分时段道路停车位;推动道路停车电子收费设施设备建设和管理降本增效。推动停车治理向路外和居住小区延伸,落实《关于推动城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意见》的实施意见,推动停车设施规划建设;梳理中心城区老旧小区周边写字楼、商业设施等公建车位,建立共享协商机制,进一步扩大停车资源有偿借时共享;利用人防工程新增若干个人防车位。目前区城管委、区交通局已形成了道路停车改革相关工作方案。
14.强化交通安全管理。
2022年我区各道路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任务分别细化交通安全管理制度,并开展专项活动。其中,交通支队组织开展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行动,区文明办持续开展路口劝导活动。交通支队、各镇乡开展交通违法行为宣传引导活动。各镇乡街道负责鼓励网格员利用“随手拍”举报违章停车和交通违法行为。
15.强化超限超载货车治理。
2022年我区牢牢把握首都功能重要承载地和生态涵养区定位,营造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今年以来,共开展行政检查23351件,行政处罚387件,罚款84.065万元,同比增长50%。
一是持续开展超限超载治理。按照“固定检测+流动治超”模式,以路面执法和源头管控相结合,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治超工作。发挥汤河口综检站的关口控制作用,严格做到逢车必检、逢超必卸、逢超必罚,禁止重载货车违法过站行驶。深入企业进行突击检查,强化对砂石源头治超摸底调查,严查货车超限超载、非法改装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执行一超四罚制度,对1年内违法超限运输的货运车辆超过本单位货运车辆总数10%的13家企业依法责令停业整顿。今年以来,共移送交警处罚超限超载违法案件353件,同比去年增长29.78%;处罚无证、私改车辆69件,同比去年增长72%;共卸载货物8774吨,同比去年增长90.33%,非现场执法货车超载率从4.9%下降至1.7%,营造了良好的交通运输环境。
二是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秩序。联合开展交通运输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在北房镇梨园庄村设置执法方舱,通过24小时不间断执法,重点对驸马庄非现场点位周边货运车辆超限超载、污损号牌、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进行专项打击,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及非现场执法车辆超载率。开展“黑车”专项整治,对916总站、怀柔南站、科学城周边等重点区域的非法营运车辆开展联合执法,今年以来,共查扣“黑网约”12辆,罚款12.71万元,进一步规范客运市场秩序。强化铁路道口安全检查力度,全区道口共通过客、货车13553次,全部安全正点无事故。督促协调镇乡、街道加强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我区涉及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隐患点位82个,已完成63处,剩余19处计划于8月底前完成整治,全面消除隐患。
三是助力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大货运车辆管控力度,在重点道路运输行驶路段设置流动治超检查站,开展巡查,严查货运车辆违法行为,减少超限超载、路面扬撒造成的环境污染,提升环境质量。狠抓汽修行业VOC治理,制定并组织实施汽修行业监督检查年度计划,建立和完善随机抽查、“一单两库一细则”机制,强化对汽修行业监管力度,推动空气质量稳步提升。
16.持续加强超标电动自行车治理。
2022年,我区市场监管局、交通支队组织开展了相关活动严肃查处违规销售未经认证车辆和非法改装行为,鼓励市民举报相关违法线索。对违规电动三、四轮车执法检查。区商务局对邮政快递企业行业用车管理。
17.进一步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停放秩序。
2022年,我区严格落实《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管理办法》,要求运营企业签署了《北京区域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规范用户停放行为联合限制性公约(试行)》,实施承租人信用管理;加快出台停车设施设置规范,指导各区补充、优化非机动车停放区域;扩大电子围栏技术应用,轨道站点出入口全部实现电子围栏监测管理。
四、下一步工作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发挥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平台作用,统筹推进全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各镇乡、街道,各有关部门和行业企业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依照职责、主动作为、加强沟通、密切协作,结合目标要求和重点难点问题,狠抓工作推进和责任落实,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二)细化方案,扎实推进。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各责任单位分解任务清单,各镇乡、街道,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业要明确责任分工、计划安排和工作措施,结合实际细化完善本部门、本地区、本行业交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
(三)强化督查,确保实效。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一个单位、一套指标、一份清单”开展督查考评,完善考核机制。各责任单位每月报送工作进展,及时滚动更新,强化过程管控。已完成的任务明确标志性成果,推进中的任务明确节点性事件,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四)加强和市级部门部门沟通,
北京市怀柔区交通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办公室
(北京市怀柔区交通局代章)
2022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