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区教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立足怀柔教育发展实际,着眼我区“1+3”发展战略,积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全力推进怀柔科学城教育配套建设,努力增强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提升公民综合素质的能力。
我区全年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改革为动力,以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主线,以精细化管理为抓手,坚定不移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推动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努力办好优质、特色、均衡、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怀柔科学城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以“深化改革”为主题,不断激发教育发展动力
1.加快重点改革任务落地。继续推进与市区优质学校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名校在挂职培训方面的作用,着力更新我区干部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认真落实“北京市学区制管理和集团化办学工作推进会议”精神,完善学区职能,健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学区活动,强化优秀教师在学区内兼课机制。各牵头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品牌效应,以强带弱、优势互补,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办学差距。
2.研究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加强“1+3”培养试验项目政策指导、方向引领和服务保障,完善对口直升机制学校升学办法,探索人才贯通培养。进一步完善小学入学政策,研究拟定单校划片与多校划片相结合的入学方式。完善初中入学工作,统筹好城区初中入学工作,促进教育公平。
3.推进人事制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意见》,推进“区管校聘”改革。研究选课走班后的师资变化,加强人力资源统筹,探索学区制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4.做好对口支援工作。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和“十三五”期间对口支援工作任务总体要求,继续开展对河南卢氏县、内蒙古四子王旗、河北丰宁教育协作工作。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及实效
5.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科学定位德育目标,合理设计德育内容、途径、方法,使德育层层深入、有机衔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道德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法治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积极探索学校利用社会资源单位开展实践活动的新模式。开展学科德育精品课程和德育说课等活动。加强全体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身心健康水平。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学生低碳环保意识。加强毒品预防教育,提高学生防毒、拒毒意识,增强抵制毒品的能力。
6.以课程带动育人模式变革。指导学校建立校级课程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扎实推进生态课堂建设,切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区、校两级10%学科实践活动安排,确保每个学科10%实践活动有效落实。全面落实北京市《初中开放性科学实践活动》和《关于开展初中综合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切实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7.提高体育、健康工作管理水平。深入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和“体育艺术2+1”项目,继续推进“三大球”的普及,推动冰雪运动、传统项目和民族特色项目的深入开展。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不断提高体质健康测试的合格率和优秀率。做好卫生防病工作,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
8.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围绕“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以及“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培养中小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组织好36届学生科技节、21届艺术节活动,继续发展科技、艺术、校外教育特色品牌。抓好各乡镇校外活动站及乡村学校少年宫建立工作。
三、以“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扩大优质学位供给
9.推进怀柔科学城教育配套建设。落实推进怀柔科学城建设职责,做好科学城教育配套的研究、规划、建设工作,推进国科大附中、北京市第一〇一中学怀柔校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怀柔分校等项目的建设和相关政策研究,以及引进市区优质教育资源等工作。
10.推进其他教育重点工程建设。将宝山中学列入2018年区政府折子工程,并确保年内施工建设。启动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以租代建的方式,在南部城区租赁场地办公班幼儿园,力争2018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有效扩充南城地区学前学位。大力推动区教委承担2018年政府重点投资项目按计划进行。
四、以“人才强教”为方向,着力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培育高尚师德放在首要位置,加强教师政治纪律、意识形态和师德教育。完善师德档案,严格落实“师德建设责任制”、“师德承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聘任聘用的首要内容,加大对违规违纪现象的曝光和查处力度。大力宣传优秀教师事迹,激发广大教师的职业荣誉感,着力推进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
12.加强和完善干部管理。继续做好正职任期管理、校级副职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管理等工作,对试用期、聘任期满的校长进行履职考察。对群众反映突出的班子和干部,进行重点约谈、警示。继续加强校长、园长工作室建设,充分发挥名校长、园长的引领作用,积极探索现代学校办学特色模式,努力提升校长、园长的教育理念和办学能力,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13.突出干部教师培训实效。落实“十三五”师训规划,继续实施分层分类培训,利用好三级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教科研中心要以教师岗位培训为主,做好教师多层次培训管理工作,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
14.加强骨干教师培养。做好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年度评选工作,利用市级名师怀柔工作站,建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学能手的梯队培养机制,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培养各个领域的领军人才,打造一支相互衔接、融通促进、动态管理的人才梯队。
五、以“均衡公平”为目标,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5.加快发展学前教育。进一步统筹学前教育规划,合理布局。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考核,强化日常管理,切实避免“小学化”倾向,全力做好园所级类验收工作,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
16.促进小学内涵发展。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开展小学初中课程衔接研究工作。落实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加强学区内学科教研,提高学科育人质量。深入推进特殊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
17.提高中学办学品质。指导各中学有序启动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及时研究学情,完善供给侧改革。全面推进初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改革教学形式与方法,加强学生学业规划指导,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能力。
18.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借力京郊职教联盟,加强联盟校际间的沟通与合作。加大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打造我区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特色和品牌。继续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19.加强社区和成人教育。把握北部3个镇乡社区教育中心成立契机,重点推动乡镇社区教育中心建设,加快推进示范性成人学校标准化建设。筹备争创学习城市示范区工作。
20.引导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抓实民办学校管理者和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民办教育奖励制度,做好民办教育评比工作。
六、以“管理提升”为主线,不断增强教育发展保障
21.切实推进依法治教。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开展内控风险评估工作,完善学校内控体系。加强执法主体建设,构建执法人员管理制度体系,探索行政执法与督导检查的有机结合。加大政务公开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规范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
22.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强化预算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拓展管理链条,加强资金中后期管理,对专项资金实行全过程监控。加强预算支出进度检查,确保年度支出任务的完成。加强教育收费检查,开展离任审计、修缮工程审计等内控措施,强化审计结果利用和整改工作。
23.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加强信访摸排稳控及反邪教工作宣传力度,健全完善信访工作及反邪教工作制度。认真完成日常来人来信来电接访咨询工作,结合敏感时期,切实加强重点人员、重点部位的摸排、稳控、巩固及转化等维稳工作。
24.构筑安全稳定防线。严格做好防恐防暴,加强保安管理和配备,完善物理防范设施,继续强化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全面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实施“阳光餐饮”,针对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学生生命安全教育。
25.改进机关工作作风。继续落实联校包园制度,组织机关干部深入一线,了解基层单位的实际情况,把握干部和师生对教育综合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看法,直面群众提出的突出问题,凝聚发展共识,形成推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强大动力。
26.推进督导体制改革。成立怀柔区教育督导委员会,推动“管办评”分离,负责统筹、协调、指导本区教育督导工作,审议本区教育督导发展规划和教育督导改革等重大事项,协调解决教育督导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教育督导条例》,健全督学选拔聘任、培训制度,推进督学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机制,形成兼职督学引领、专职督学护航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