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体美卫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落实两委的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快乐成长。不断推进我区学校体育、科技、艺术、校外、卫生、红会、国防教育工作改革与发展。
一、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促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1.提升学生体质健康“合格率”、“优秀率”水平。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加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力度,制定学生体质提升方案,明确“合格率”、“优秀率”工作目标。围绕目标在校内积极开展校级、年级、班级体质健康测试赛,结合测试结果建立工作台账、分析现状、查找不足,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区教委继续组织全区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赛,测试成绩将作为年底考核学校的重要依据。2020年全区学生体质合格率目标值为98%;优秀率目标值为15%。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体艺教研室、保健所)
2.降低学生超重率、肥胖率。各学校要加强肥胖防控工作的管理,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肥胖综合防控方案,方案要具有可行性和可发展性,要全面掌握本单位肥胖防控工作的重点,方案要细化到年级、班级、全体学生,要有针对性的目标和工作措施。要建立超重和肥胖学生的健康档案。对超重和肥胖学生要做到一班一策、一生一策,每天记录运动和饮食情况,在各项体育锻炼中要突出对超重、肥胖学生的个别指导。要加强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宣传健康第一的理念,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加体育锻炼,共同做好肥胖防控工作。2020年,各校学生肥胖检岀率控制在21%以内。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体艺教研室、保健所)
3.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各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市教委、市卫健委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北京市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十条措施及实施保障工作方案》(京教体艺〔2019〕25号)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结合本校实际,制定近视防控工作方案。各学校要清楚了解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视力不良新发率,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发现视力异常学生必须告知家长进行专业检查。要高度重视学生眼保健操的管理,全面开展眼保健操校级评比,并纳入班级量化评比中,带动班主任、任课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生眼保健操的管理,确保学生每天两次眼保健操穴位准确,做出实效。2020年,各校学生近视率在2019年的基础上下降一个百分点(以2019年秋季学生体质测试赛成绩为基础)。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体艺教研室、保健所)
4.提高学生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实效性。各学校要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每天有不少于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三个“保证”。一是保证开齐开足体育课程,二是保证早操或课间操质量,纯做操时间不少于20分钟,且必须有体育教师在主席台带操,带操动作规范,做操时学生出勤率要达到95%以上,教师出勤率达到80%以上,班主任随班监督。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三是保证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凡当天没有体育课的学生,学校要安排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各学校要将课外体育活动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校作息时间。中学每天下午两节课后和小学每天下午一节课后,不得以任何理由侵占和挤用。各学校要加强30分钟跑步的管理,春秋冬季开展跑步工作。要创新和丰富跑步形式,跑步过程中要配有轻松愉快、节奏感强的音乐,并合理规划跑步的路线和队形变换,确保跑步的时间、距离、运动负荷适量,有实效性。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体艺教研室)
5.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各学校要强化体育教学管理,将体育课作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主战场。体艺教研室要采取多种形式到各基层学校听、评体育常态课,加强业务指导,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各学校要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每月要定期查看体育教学教案,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过程要清晰,要注重因材施教,特别是对肥胖学生要有个案指导,课后小结要详实,要随时了解体育课教学情况,重点围绕教师示范情况、学生运动负荷监测情况、课堂实际效果等,坚决杜绝“放羊”“跑圈”现象。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艺教研室)
6.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各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国家和市级重点课题的研训活动,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展示平台。要充分调动体育教师工作热情,根据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个人特点,专业发展等方面,研究制定多层次、多角度的培养与培训计划,努力培养出多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体艺教研室要引导体育教师树立科研意识,邀请市级专家对体育教师进行科研能力与论文撰写方面的培训,通过专家的指导与帮助,查找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我区体育教师科研能力。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艺教研室)
7.进一步提升体育竞技水平。各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体育赛事活动,组织校级、年级、班级体育比赛,每年至少举办1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区教委将继续开展区级运动会、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棒垒球、攀岩、跳绳、踢毽子、跳皮筋、围棋、国际象棋等20项赛事活动,为学生发展搭建平台。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学管中心、体艺教研室)
8.推进特色运动项目建设。各学校要确定1-2项体育特色品牌项目,加强体育特色品牌项目梯队建设,并坚持常年科学系统的训练,为促进我区体育特色品牌项目发展奠定基础。区教委将继续利用寒、暑假时间,按照不同项目选拔优秀运动员组建精英队进行集训,选派成绩优异的学校参加市级、国家级赛事活动,提高我区特色品牌项目在北京市和全国的影响力。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
9.强化课外活动管理。各学校要加强课外活动的自查工作,明确具体负责人,围绕受聘公司资质、受聘教师资质,每学期开课的总课时、周课时、教学效果等方面,建立清晰的工作台账,针对查找问题,及时整改,确保课外活动扎实有效开展。区教委将进一步加强课外活动资源库管理,对师德师风、教学管理、人员师资等情况进行重点管理,建立约谈和退出机制,对出现问题的学校及机构,约谈主要负责人,自上而下,层层推进。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学管中心、体艺教研室)
10.积极开展奥林匹克教育和冰雪运动。各学校要以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积极申请创建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普及冬奥知识和冰雪文化,建立校级冰雪社团和运动队。体艺教研室要组织开展教师滑冰、滑雪培训,着力培养一批具备一定冰雪运动基础的师资队伍。区教委将继续举办校级、区级中小学生冬奥知识竞赛和“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推广普及冬奥知识和冰雪运动。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学管中心、体艺教研室)
11.推动校园足球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各学校要完善校园足球梯队建设,把发展校园足球作为推进素质教育、引领学校体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至少组建高年级、低年级男子、女子各两支足球训练队,至少开展一次足球校级联赛,树立学校体育联赛品牌,在校园内努力营造全员参与的氛围。各级足球特色学校要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加强本校足球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举办学校间、学区间的校园足球活动,带动更多学校普及校园足球运动。重点加强校园足球的课堂教学、竞赛训练、教师培训、对外交流等工作。打造一支高水平区级足球队,在市级及以上赛事中争创佳绩。
(责任单位:各学校、体校)
二、推动科技教育工作,提升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12.完善科技教育工作机制。各学校要健全科技教育工作组织机构,全面协调学校科技教育工作。区教委将为中小学校配齐科技副校长,积极与国科大、中科院在怀各研究所、航天工程大学等相关单位寻求合作,引入专家、学者,担任各中小学校科技副校长。依托科技副校长,为学校科技教育发展方向把脉,指导科技教育工作及社团活动。
(责任单位:各学校)
13.加强课堂科技教育。严格落实科学课程标准。1-6年级要开足开齐科学课程,7-9年级要充分发挥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的学科作用,将知识讲授与实验活动相结合,10-12年级要在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课程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加强学生经验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环境友好等多方面的联系。各学校要根据科技教育和科学普及的要求,依据课程标准,开发适合学生培养科学素养的校本课程。在中小学校试点编程教育,依托国科大、中科院在怀各研究所、科学城交叉研究平台、航天工程大学等优质专家资源,开发适合不同学段的编程课程,统筹安排编程课程课时。
(责任单位:各学校、教科研中心)
14.丰富课外科技活动。各校要组织开展校级科技节、科技竞赛、科普讲座、科技实践等活动,培育科学探究氛围。学校要设置科普宣传橱窗、科普长廊、科技公众号、科技成果交流展示平台等,将科技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整体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在校园内及时宣传学生科技活动及取得的科技成果等内容,营造科技氛围。学管中心要组织好区学生科技节,重点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金鹏科技论坛、未来工程师、人工智能、天文观测、自然观鸟竞赛等科技赛事,以赛事引领各校科技活动开展。重点推进金鹏科技团天文、机器人、生命科学三个分团建设,继续推进电子与信息、地球与环境、模型三个分团,分别建立科技联盟校,共享资源,合力发展。
(责任单位:各学校、学管中心)
15.打造优质科技教育实践平台。与国科大深度合作,开展“春分工程·怀柔青少年科普专项行动”、“科学家进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继续推进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推荐优秀高中生走进国科大,为学生提供直接向科学家、导师学习的机会,提高科研能力。依托怀柔区内科研院所,建立科技教育资源库,经常邀请专家入校培训讲座,为学生搭建高端学习平台。
(责任单位:各学校、学管中心)
三、促进艺术普及提高,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情趣
16.发展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各校因校制宜,结合本校历史、地域条件及未来发展方向,确定一至两项艺术特色项目。学管中心和体艺教研室密切配合,每月一次深入学校,了解学校艺术特色项目建设情况和发展需求,对课堂教学、教案、活动记录等给予指导,实现课程教学精细化、普及化,突出课堂主渠道作用,对艺术社团给予指导,提高专业水平。
(责任单位:各学校、学管中心、体艺教研室)
17.提升艺术展演赛事水平。各学校要做好艺术教育的普及工作,举办好校级学生艺术节,结合课堂教育教学、美育改革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激发学生艺术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真正发挥艺术节实践育人的功能。学管中心要围绕北京市艺术节活动,组织开展怀柔区学生艺术节,涵盖合唱、戏剧、冬奥歌曲征集等系列项目,严格遴选拟推送参加市级展演的作品,进行再次培训和指导,提升展演水平。
(责任单位:各学校、学管中心、体艺教研室)
18.打造怀柔区书法教育品牌。区教委与中国国家画院的书法项目进行深度合作,中国国家画院将选派艺术家以授课、讲座、讲评等方式指导我区书法工作,通过现场教学、笔会、研学交流、网络教学等培训形式,提升书法专业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区教委将依据各学校书法教育条件、成绩及积极性,拟定一批书法教育基地校,引领示范周边学校,提升我区整体书法水平。学管中心、体艺教研室要协助中国国家画院组织书法家对各基层学校进行专业指导。各学校要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书法教学水平,提升学校办学特色。学管中心要举办一次怀柔区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大赛暨作品展,学术支持及评委由中国国家画院组织实施,获奖作品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出版作品集,并在基地校巡展,充分展示教育合作成果及师生艺术风采。
(责任单位:各学校、学管中心、体艺教研室)
四、强化科学规范管理,提升学校卫生工作水平
19.强化传染病防控工作。各学校要继续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严格执行入校人员管理制度和体温监测制度。在图书室、食堂、教室、宿舍等人群密集场所配置体温枪,并对这些人群聚集的场所按照相关要求,安排专人负责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空气流通。各学校要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风险排查和疫情实操演练,确保学校在出现传染病疫情时能够及时、准确的进行处置,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置。保健所要联合相关部门定期开展传染病防控工作督导检查,督促学校完善各项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严格落实晨午检、因病缺勤登记、疫情报告、日常消毒、追踪隔离等制度,有效控制各类传染病在校园内暴发。
(责任单位:保健所、各学校)
20.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各学校要按照课程计划安排,认真组织上好健康教育课,规范健康教育课教学计划,丰富健康教育课内容,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知识宣传,提高学生抗击疫情的思想意识及防疫能力。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健康大课堂、家长开放日等活动,每学期至少向教师、学生及家长普及健康知识1次,健康知识知晓率要达到100%。结合“世界结核病日”、“爱眼日”、“营养日”等宣传教育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培养师生良好的健康意识和健康习惯。
(责任单位:保健所、各学校)
21.做好健康促进学校星级创建工作。保健所要联合区相关部门开展学校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健康服务、传染病防控等方面的检查指导,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校卫生和健康促进学校工作水平。各学校要严格按照五星级健康促进学校市级评定指标进行梳理完善,积极争创市级五星健促校。
(责任单位:保健所、各学校)
22.加强控烟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加强对学校控烟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协调区爱卫会、区卫生监督所等部门通过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学校控烟工作督导检查,不断促进学校控烟工作的管理水平。各学校要结合“世界无烟日”开展控烟主题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提升广大师生的控烟意识,切实实现校园内全面禁烟。
(责任单位:各学校)
23.加强对校医的培训和考核。保健所和各学校要加强对校医的培训,内容包括学校卫生的相关法律法规、重要文件、校医职责、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档案管理、常见病防治等方面,不断提高校医业务水平。保健所每学期要对校医业务工作进行考核,促进校医整体素质的提高。
(责任单位:保健所、各学校)
五、加强服务工作职能,推进红会、国防教育工作
24.稳步做好红十字会工作。各学校要充分发挥红十字会工作职能,深入开展红十字公益活动,切实做好我区困难师生的摸排、帮扶救助工作。协助区红会做好“博爱在京城”筹资募捐活动。围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鼓励教职员工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行动,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断扩大红十字会的影响力。要积极推荐鼓励校医、保健教师参加红十字应急救护师资培训,增加系统内应急救护师资力量。定期开展师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培训,实现技能培训合格率达100%,师生应急救护知识知晓率达100%。
(责任单位:保健所、各学校)
25.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各学校要加强国防教育工作,关注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以及学科间的联系与整合,将国防知识融入课堂,积极开展国防知识普及专题讲座、“爱我国防”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各高中校要以高效、严谨、安全的工作标准做好学生军训工作,积极参加市级军事理论课培训。
(责任单位: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