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养老服务事务中心工作总结

日期:2025-02-07 09:34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民政局

2024年养老服务事务中心工作总结

  在局党组领导下,养老服务事务中心始终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出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怀柔区实际,推动怀柔养老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完善。现将2024年上半年养老服务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截至目前,怀柔区常住人口为43.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为10.3万人,占比23.5%(北京市60周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4%),基本养老服务对象人数为8831人。2024年,养老服务事务中心围绕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目标,努力工作,各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

  一、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以为老助餐为目标,大力加强养老驿站建设

  全区养老服务驿站总数达102家,2024年新增建设12个养老助餐点,积极引导全区养老机构、驿站利用自有食堂,或与餐饮企业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就餐、配餐、送餐服务,让老人在家门口就能吃上热乎饭菜。

  (二)以志愿服务为引导,科学布局农村邻里互助点建设。

  新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31个,全区农村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达116个。突出“党建引领、多元参与”模式,探索山区养老服务新路径,进一步健全“三边三级”就近精准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失能老年人居家生活质量、减轻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负担。

  (三)乡镇敬老院改造升级。

  为改善院内老年人的生活、居住条件,完成对宝山镇、渤海镇乡敬老院消防、供暖等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工作,工程如期完工。

  (四)安全检查。

  为丰富政府监管手段,委托专业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机构食品安全检测项目和电气检测项目,通过项目开展,确保了全区养老服务机构安全运行。联合区应急局、区住建委、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管委,建立联合检查机制,每季度对机构和驿站进行安全检查。

  (五)老年人各项关爱政策精准实施。

  严格落实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高龄老年人津贴等老年人关爱政策,2024年已累计发放上述津贴补贴9000余万元,持续为28700名70周岁以上老年人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

  (六)组织养老服务员大赛。

  举办北京市第六届职业技能大赛怀柔分赛,共有110名养老护理员参加,通过大赛24名养老护理员获得等级护理证书。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养老服务水平存在差距

  一是养老服务驿站服务水平低,大多数驿站只局限于巡视探访、助餐,其他服务项目很难开展,二是农村邻里互助点建设不够规范,服务开展不经常,服务能力低。

  (二)养老服务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一是在工作中发现部分驿站在服务中有走过场的现象,服务不真实,单纯是为了完成一些服务数据,而没有提供老人所需的服务。二是助餐水平低,一些有需求的老人还得不到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是加快养老服务驿站和邻里互助点建设。深入基层镇乡开展调研,引导基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工作思路,加大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建设力度,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的养老服务驿站网络,最大程度地满足全区老年人居家养老的需求。

  二是完善优化养老助餐政策。结合我区老年人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助餐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特别是“老老人”加大助餐力度,充分挖掘整合养老助餐资源,推动构建街道(乡镇)区域养老中心集中供餐、养老驿站网点辐射供餐、社会餐饮企业分散供餐、农村邻里互助点补充供餐的多元化养老助餐方式。

  三是丰富居家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建设集养老服务供需对接、调度监管、社区餐厅、老年学堂、康养娱乐、集中养老等功能于一身的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综合性、普惠性养老服务。为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家庭进行必要的适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在农村地区建设邻里互助养老服务点,进一步完善农村互助养老体制机制,探索适合怀柔农村老人“离家不离村”的居家养老服务模式。

  四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建立家庭养老护理员常态化培训制度,健全引才、优才、留才措施,完善养老服务人才招聘、培训、激励等机制。加大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人员培训力度,提升管理意识和经营意识。通过岗前培训、集中轮训、日常线上培训等方式,持续提升养老从业人员职业技能。


责任编辑:孙竹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