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甲庄村“村企联建”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北京禧宝露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北京农学院智慧农业研究院与凯甲庄村委会三家单位共同达成了合作协议。此次实现“村企联建”将为凯甲庄村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凯甲庄位于桥梓镇北部,村域面积1.6平方公里,农业户籍人口553人,主导产业为种植业,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不高。为了拓宽致富途径,身为凯甲庄村人的刘凤学积极投身村级事业,返乡创业注册了“北京禧宝露农业专业合作社”,力争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凯甲庄村农户的经济发展相结合,采取“合作社经济组织+文化产业基地+农户社员”的模式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村百姓增收。目前,北京禧宝露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凯甲庄村完成了“怀柔非物质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基地可同时容纳500人参与活动。体验内容包括葫芦烫画、风筝、陶艺、拓印等14个项目,能让村民、学生或游人深入了解怀柔非物质文化的发展和人文特色。文化产业基地现已带动当地农户就业23人。
北京农学院智慧农业研究院于2021年成立,集智慧农业理论研究、试验示范、人才培养等功能于一体。他们通过整合资源,集中优势力量,将为铠甲庄村专题制定发展方案、提供专家指导、开展技能培训等支持,使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融入农业发展。研究院与合作社在村庄产业发展上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下一步,企业、合作社、村级三方将采取三项措施。一是聘请专家,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利用文化基地对农户开展非物质文化方面的培训,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强化农民致富本领。二是打造一支策划、包装、营销专业文创团队和一个本土文化专家智库,吸收更多的农户参与其中,将“合作社经济组织+非物质文化产业基地+农户社员”的模式打造成怀柔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成功典范,让村民实现从单一种植向文化的产业升级,在家门口生产、销售。三是以文化产业带动村庄民俗旅游产业发展,发展民俗、民宿,实现农民就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