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2024年推进美丽北京建设工作情况

日期:2025-01-24 14:51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生态环境局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怀柔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美丽怀柔建设,在全力突破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中做好生态涵养“1”的文章。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环境质量状况

  全区PM2.5平均浓度26.6微克/立方米,排名全市第二,同比改善8.0%;优良天数294天,优良天数比率80.3%;空气重污染天数11年来首次“归零”。国家、市级地表水质量考核断面全部达标,优良水体比例100%,区级13个镇乡地表水环境考核断面全部达标。土壤环境质量持续保持良好,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100%。2023年怀柔区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75,连续9年排名全市前三。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野外观测记录各类物种达3030种,其中2种为中国新纪录种,24种为北京新记录种,国家级、市级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达到248种。超额完成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任务。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高位统筹部署,系统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批示生态环境领域工作,区委主要领导在书记月度点评会上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区政府主要领导每月调度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重要会议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工作;区政府主管领导“四不两直”督导检查污染应对措施落实情况,专题研究扬尘管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绿色企业创建等工作。召开区委生态文明委全体会议,统筹协调各成员单位严格履行职责。制定印发区委生态文明委工作要点57项任务、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92项任务、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7项任务及近期工作要点等,确保各项考核任务高效率推进、落实落细。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5年获评优秀。

  (二)强化协调联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扬尘治理“百日攻坚”,邀请市生态环境局在怀组织召开全市第三次大气污染防治培训会,落实“一拓三”镇乡街道帮扶指导工作机制,提升基层大气污染防治精细化管理水平。开展夏季大气污染专项执法行动,VOCs累计浓度同比下降3%,高值点位基本消除,圆满完成市级下达我区的任务目标。推动水源地“一源一档”动态更新,完成7个村庄污水处理工程。每季度开展“两市三区”跨界断面地表水水质联合监测,重点对饮用水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和农村污水治理设施等开展专项执法。筛查关停企业原址用地,严格管理用途变更为“一住两公”地块。强化固体废物和新污染物治理,积极创建“无废园区”。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督促重点碳排放单位严格落实碳排放报告制度。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监管,守好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三)减污降碳提质,构建现代化环境治理体系。培养绿色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全区绿色企业占比21%,全市排名第四。推动企业环保绩效提级,2家企业“升A”、1家企业“升B”,4家企业“退D”,有效提升产业“含绿量”。新增非道路移动机械新能源比率、绿牌工地比率排名全市前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开展重大项目环评服务,审批科学城重点项目、灾后重建环评项目39个。细化“三线一单”成果及平台的落地应用,完成10例生态损害赔偿案件办理。编制怀柔区GEP提升行动计划,探索GEP-R核算结果在全区生态保护补偿等中的应用。编制市级环保督察整改方案,27项整改任务,完成22项,5项按期推进。“每月一题”餐饮油烟治理投诉同比下降54%,生态环境系统接诉即办排名全市第一。

  (四)坚持科技赋能,助力生态环境保护精细化监管。依托505台覆盖全区的高密度PM2.5监测设备和小型粗颗粒物监测站点,开展驻点数据分析。利用310个量子点光谱水质监测设备,实时掌握主要河流水质变化情况。对全区167家涉VOCs排放企业开展实时监测。搭建怀柔区生态环境精细化治理科技平台,助力实现集中监控、协同运营和数据共享的管理模式,建立“监测部门感知发起、监管部门统筹调度、监察部门执法检查”联动工作模式,促进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全面监测、智能分析和高效处置。

  (五)传播文明理念,共建新时代美丽怀柔。以生物多样性日、低碳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生态日为契机,广泛传播生态文明理念,引导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组织生态文明实践探访活动,开展中小学生生态环保主题演讲活动,提升青少年生态环保素养。组织“我是生态保护小卫士”“研学+”怀柔区环保设施对外开放等宣传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举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美丽怀柔建设”专题培训班,促进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美丽怀柔建设的工作实践。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认真履行区委生态文明委职责。充分发挥区委生态文明委统筹协调作用,系统推进各部门积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制定区委生态文明委工作要点、污染防治攻坚战行动计划。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健全生态环境现代化治理体系,做好“十四五”收官,提前谋划“十五五”重点领域工作,全面推进建设美丽怀柔。

  二是坚持更高标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实施“0.1微克”攻坚行动,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减排,持续开展扬尘和挥发性有机物专项治理,巩固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深入落实河长制,加强密云水库上游水环境联建联防联治,以雁栖湖为范本推动美丽河湖建设,加强白河、汤河、怀柔水库等重要流域环境保护。巩固入河排污口整治成效,确保地表水断面考核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强化“三地”监管,积极创建“无废园区”,探索开展新污染物治理。开展生物多样性补充调查,编制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

  三是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动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推动编制GEP巩固提升行动计划,研究建立以镇乡生态系统调节服务价值(GEP-R)数据为基础的镇乡级补偿机制。积极推进花园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区绿色空间品质。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年度自查和复核工作。提升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应用。积极开展宣传实践活动,推动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融合发展。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高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深化生态环境精细化治理科技平台应用,开展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基础站和特色站创建,提高监测分析能力。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纳入行政执法环节,对环境损害行为实施“一案双查”。抓好中央和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及时开展“回头看”,防止问题反弹。高标准做好第三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迎检工作。

  五是坚持协同治理,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互促共进。坚持把生态环境执法与优化营商环境有机结合,对于重点企业实现“点对点”帮扶指导,推进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推动生态环境非现场监管执法,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执法效能。做好“接诉即办”工作,发挥生态环境“管家”作用,着力解决油烟、噪声等污染扰民问题。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及扬尘污染专项治理。抓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一企一策”创建绿色企业,以生态的“含绿量”提升发展的“含金量”。


责任编辑:杨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