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京津冀南部区域污染维持,并有自南向北发展趋势。按照生态环境部区域应急联动统一调度,目前,天津、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已有34个城市启动了空气重污染预警,其中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等30个城市启动了橙色及以上级别预警,天津、济宁等4个城市启动了黄色预警。根据最新预测预报和监测实况分析,受局地污染积累及区域传输共同影响,预计11月15日至17日,本市将发生一次空气重污染过程。受弱冷空气和降水共同影响,17日起本市空气质量将逐步改善。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规定,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于2020年11月15日0时启动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抓好预警措施落实
请各成员单位按照《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预案(2018年修订)》要求,严格采取应急措施,最大限度减缓污染程度。
请区住房城乡建设委、公路分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水务局加强施工工地扬尘控制,加大检查力度,全区停止室外建筑工地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等施工作业;请区经济信息化局按照黄色预警应急减排清单,组织企业按照绩效评级等级和“一厂一策”应急预案实施差异化的停产限产措施;请区城市管理委、公路分局做好道路清扫保洁, 在常规作业基础上,对重点道路每日增加1次及以上清扫保洁作业,做到路面“见本色”,重点加强背街小巷、胡同的精细化保洁。(注意道路防滑,建议以“吸、扫”为主);请区教委视情况通知中小学、幼儿园停止户外体育课、课间操、运动会等活动;请公安分局交通支队、区城管执法局、区环保局及各属地政府加大对施工扬尘、道路遗撒、露天焚烧和露天烧烤以及无照售煤等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特别要针对主要进京口和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加大对重型柴油车的执法监管;请环保、住建、城管等涉及大气执法的各相关部门出动全部执法力量,加大检查力度;请环保、卫生计生、教育等部门和各属地政府分别按行业和属地管理要求,加强对空气重污染应急、健康防护等方面科普知识的宣传;各成员单位要切实履行监管主体责任,督促检查辖区内各项应急措施落实,并提示市民做好健康防护。
二、强化督查检查
请各成员单位领导每日调度,带队深入一线开展督查检查,重点检查工地停工、企业排污工序停限等应急减排措施落实情况,压实行业和属地责任。
请区生态环境局、区公安局公安交通支队、区住建委、区城管委、区交通局、区城管执法局及各属地政府,出动全部一线执法力量,围绕重型柴油车、非道路移动机械、渣土运输车、施工扬尘、道路遗撒、露天焚烧等突出问题,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机动车,聚焦进京口、市内重点路段,逢车必检,重点加大夜间执法检查力度,提高检查率、检出率和处罚率;对固定源,重点检查环保水平落后、污染排放在同行业中相对高、绩效评级低的C、D级和非引领企业,督促达标排放;对扬尘源,紧盯扬尘污染问题多、出土量大的土石方工序阶段工程,充分利用扬尘视频在线监控系统,全时加强对工地的巡查检查,一旦发现问题,依法严查并督促立即整改。
请各属地政府组织街道(乡镇)、村(社区),按照网格化环境监管和“三查十无”“六查六落实”“六掌握六报告”等要求,加强工地、餐饮、汽修、焚烧等污染源监管,打通“最后一公里”,确保工地不扬尘、道路不见土、辖区不冒烟。特别是针对11月15日寒衣节,区城管执法局及各属地政府要加强引导劝阻,倡导文明祭扫。
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市生态环境局)将每日通报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乡镇(街道)和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等情况,为各区开展精准监管执法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