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怀柔区体育局 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

日期:2021-05-07 14:59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体育局

  2020年,区体育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主动融入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以疫情防控为重点,牢固树立“问需于民 服务于民”的工作理念,不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开展各项工作,为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怀柔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2020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

  深入领会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指导北京疫情防控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做好科学防疫和体育行业复产复工指导工作。一是着眼于缓解疫情造成的突出影响,积极落实受疫情影响的滑冰滑雪场所用水用电补贴政策。二是加强疫情防控和宣传引导,加大力量严格做好体育中心、体育公园等公共体育场所疫情防控工作,根据疫情防控等级及时调整场地开放措施并耐心做好疏导工作,同时,积极做好疫情防控知识普及,引导市民科学理性对待疫情,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和防护能力,引导市民适度进行居家体育锻炼。三是加强内部管理,一方面合理安排机关干部下沉一线参与防控,另一方面做好人员信息登记、办公区域防控等工作,坚决做到“看好自家人、守好自家门”,严防单位内部出现聚集感染。四是按照市体育局和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适时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有序指导达到疫情防控要求的体育中心、体育协会、体育项目经营单位、体育彩票销售站点以及校外体育项目培训机构等涉体行业复产复工。

  (二)贯彻“七有”“五性”要求,不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1.建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设施。一是完成了雁栖河生态廊道步道、碳汇公园建设。二是按照可配尽配的原则,结合“留白增绿”,在怀柔体育公园、“世妇会”公园等7个公园配建体育设施,在雁栖精神文明主题公园、华欣湾公园、雁栖河东岸铺设5.7公里健身步道。三是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就近解决群众健身需求,完成5片笼式篮球、3片笼式足球、2片笼式网球、1片乒乓球长廊、2片羽毛球和5套棋苑的配建,确保市政府重要民生实事项目设施建设任务顺利完成。四是完成56套全民健身工程更新、30套全民健身工程新建及7个镇乡、街道全民健身中心乒乓球台、台球桌、羽毛球、成年人体质测试等部分室内健身和测试器材配建工作。

  2.线上线下共同发力,全民健身活动持续开展。一是按照市体育局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部署,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减少非必要的人员聚集,1至6月全民健身活动基本以线上为主,我们利用新媒体开展了25期“怀柔体育云健身”培训,指导市民进行居家锻炼。二是按照市局的工作指引,下半年我们有序启动线下活动,圆满完成了健身气功指导员培训,乒乓球、羽毛球、网球比赛等全区性的全民健身活动。三是结合疫情防控要求,举办了全国首场国家级浆板赛事,中国·雁栖湖浆板公开赛的成功举办,使我区体育旅游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

  3.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倡导科学健身理念。一是充分发挥体育生活化社区、体育特色村作用,积极开展体育特色镇乡、村和全民健身示范街道的创建工作,突出带动和引领作用,对年内创建的桥梓镇、渤海镇和龙山街道,进行北京市体育特色镇和全民健身示范街道指导工作,确保创建工作顺利进行。二是按照《体育总局关于开展第五次国民体质监测的通知》要求,完成4110人测试样本任务;积极开展《国家体育锻炼标准》1500人测试工作,不断提升居民科学健身素养。

  4.体育执法、监管工作有效落实。 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及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四方责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体育健身服务,坚持分类指导、科学精准防控,同时加大监管力度,局领导带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采取“四不两直”检查方式,以“元旦”、“春节”、“五一”、“全国两会”“中秋”“国庆”为重点,安排检查人员1510人次,检查经营单位519家次,发现安全隐患13处,联系属地对隐患整改情况积极开展复查,并登录城市安全隐患治理三年行动信息系统及时上账、销账,销账率100%。

  二、2021年拟开展的重点工作和具体措施

  2021年,体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区委全会精神,牢固树立“问需于民 服务于民”的工作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围绕服务保障科学城建设,夯实“五个着力点”,不断提升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推动怀柔高质量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1.围绕科学城配套设施建设,建好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一是主动融入科学城建设大局,合理计划配建健走步道5公里,专项体育场地10片。二是利用疏解腾退用地及空间,以及城市改造所产生的“金角银边”和公园空地,建设或改造一批体育场地设施,因地制宜地解决群众健身需求,计划更新84套全民健身工程、新建20套全民健身工程。三是加强全民健身器材的维修、维护工作,确保群众健身安全。

  2.围绕营造向上向善的人文环境,不断丰富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一是充分发挥篮球、羽毛球、足球等区级传统比赛活动和“万人太极”推广普及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全民健身浓厚氛围。二是做好社会体育指导员交流展示大赛、“和谐杯”乒乓球总决赛等近20项市级健身活动的队员选拔、参赛组织等工作。三是以举办怀柔区第八届市民快乐冰雪季为契机,广泛开展群众冰雪健身活动,全面推动冰雪运动普及。

  3.围绕提升区域影响力,打造具有怀柔特色的原创体育赛事IP。围绕进一步提升“生态福地、科学新城、中国影都、国际会都”知名度、美誉度,做好“体育+旅游”“体育+文化”的文章。一是精心策划组织举办2021怀柔马拉松赛,推进怀柔马拉松升级为“金牌赛事”。二是继续开展并着力壮大怀柔国际徒步大会、中国雁栖湖浆板公开赛等品牌赛事活动影响力,打造具有怀柔特色的原创体育赛事IP,形成区域品牌形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三是坚持生态立区根本方向和赛事品牌化理念,围绕带动体育赛事与休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整合社会资源,适时引入高质量国际品牌赛事。

  4.围绕全方位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开展业训工作。一是强化18个竞技体育项目训练队的规范化建设,做好人才选拔工作,继续巩固冰壶、攀岩、自行车等优势项目在全市的领先地位。二是做好北京市青少年锦标赛、北京市冬运会、青少年U系列比赛、“百队杯”足球赛等赛事活动的备战和参赛组织工作,以赛代练,带好和稳定好队伍。三是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弘扬体育精神,同时加大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和管理力度。

  5.围绕形成上下联动的全民健身工作格局,做好镇乡街道工作指导。一是充分发挥区级传统比赛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区级赛事活动的带动下,指导各镇乡、街道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竞赛活动,实现经常化和普及化,在全区上下形成了崇尚健身、参与健身、追求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浓厚氛围。二是累计完成8个市级体育特色镇乡街道创建验收工作,带动各镇乡街道开展体育特色镇乡、村和全民健身示范街道的创建工作。三是培育指导各镇乡举办“一街一品”、“一镇一品”的体育特色品牌活动,规划体育旅游品牌,使体育惠民途径更加丰富。


责任编辑:杨红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