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服务保障,助力“三亿人参与冰雪”目标实现,怀柔区牢牢把握“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和“安全、简约、精彩”的办奥要求,规范建设了冬奥文化广场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风险挑战,高质量完成了广场运行服务保障各项工作,推动冬奥北京市城市文化活动持续扩面升温,营造了浓郁的冬奥城市文化氛围。
一、总体情况
怀柔区冬奥文化广场位于怀柔区滨河森林公园和谐广场,总面积约4000平方米,严格按照北京冬奥组委提供的统一形象景观元素进行规划设计,围绕“科技冬奥、绿色冬奥、生态怀柔、创新怀柔”理念,新建了60平方米大屏幕,搭建了中心舞台,设置了展览展示区、体验区和志愿服务区,提供无障碍设施服务、安保和医疗救护等服务,所有项目贯穿“体验、宣传、参与、教育”原则,为公众提供观赛和广泛参与的机会,充分营造了热烈、欢乐、祥和的奥林匹克节日气氛。2021年12月29日至2022年3月13日期间,广场每天早9点至晚5点免费开放,历时75天,共邀请18个区内文艺演出团体,举办文艺演出80场次,参与演出人员1295人次,接待游园群众48707人次,出动城市志愿者1450人次、总服务时长达到57143小时。
二、特色亮点
(一)高位推动首批亮相。为做好冬奥文化广场建设及运行,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主管副区长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区委宣传部、区财政局、区园林绿化局等14个部门分工协作,确保广场建设资金保障、安全保卫、疫情防控、环境秩序、电力供应、信号接入等各环节顺畅衔接、高效运转。区委副书记张闯带队到广场调研慰问,副区长于家明带队选址并主持召开推进会全程督导广场建设运行,仅用48天就高标准完成了广场选址、规划及各项建设任务,在全市首批亮相。市冬奥组委、市文旅局、市文化馆等相关领导多次到广场检查指导,各类建设成果成为样板标杆,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得到领导认可及群众好评。
(二)主题突出功能完善。广场严格遵循冬奥组委下发的范例进行设计,以天霁蓝、瑞雪白为主色调,在显著位置设立了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会徽,配备了大型立体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道旗、护栏、围挡及各类服务空间的装饰统一运用冬奥符号,营造温馨、欢乐的“冰雪世界”氛围。广场包括“大屏直播、舞台表演、展览体验”三大功能区,其中展览体验区又涵盖了“冬奥文化体验、怀柔文化体验、冰雪运动体验”3个大类13个小项特色区域或活动,充分融合静动态展示和沉浸式体验,设置了展览室、城市景观小品和桌上冰壶、陆地冰壶、手工坊、AR/VR互动等体验载体,方便市民群众了解冬奥、参与冬奥。
(三)管理规范运行高效。广场建设及运行过程中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精细化落实,制定了广场建设工作方案、运维执行方案、运行手册、活动指南,与各相关方签订了场地使用协议、安全协议及安全生产责任书,细化了安全保障、志愿服务、文艺演出等各专项工作组任务目标和工作流程,建立了日报告、周总结、大事记等专报机制,以倒排工期抢抓建设进度,以职责清单压实各方责任,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清晰、运转高效。
(四)活动内容精彩纷呈。冬奥会赛时恰逢春节、元宵节,怀柔区冬奥文化广场将冬奥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城文化广泛融合,并突出科技赋能、创新赋能,彰显北京城市文化的别样魅力。在广场动线设计中,以“高铁”线路串联,从“非凡冬奥”始发站出发,指引市民参与冬奥文化、怀柔文化、冰雪运动体验。融入科技元素,设置了VR滑雪机和AR互动、合影,方便市民通过科技手段体验冰雪运动的速度与激情。广场户外大屏按要求播放指定宣传视频及冬奥赛事直播,向市民传播奥运知识、播报实时赛况。中心舞台上演了80场文艺演出,邀请区内专业院团通过戏曲、歌舞、器乐、朗诵等多种形式,为市民送上丰盛的“文化大餐”。怀柔文化体验区以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引,设置了“生态怀柔、怀柔科学城、中国影都、国际会都”4组景观小品,供市民打卡拍照。气泡屋手工坊内,每天免费为儿童提供冬奥主题画、虎年手工品、超轻黏土等体验项目,并安排志愿者全程指导提供服务。
(五)严格有序安全平稳。由区委宣传部牵头,对广场所有体验区的展览展板及景观小品内容进行审核把关,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广场明确“室外500人、室内6人”限流标准,设置了隔离区,所有进场人员落实扫“三码”(健康宝、行程码、国务院通行大数据)措施,广场每周一次全范围消杀、室内每天3次消毒,市民参与体验项目前逐一手消,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一次核酸检测,所有演职人员进场前提供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确保疫情防控安全。广场设置了安检门、医疗室、游客中心等保障设施,每天安排10余名保安做好安检和巡检,遇大雪、大风等极端天气提前预警、及时闭园,并采取加固、临时拆除等措施做好防范应对,确保广场日常运行安全。
(六)倾情奉献服务周到。广场运行周期长、服务范围广,区文旅局联合团区委、区社区志愿者协会累计招募了154名志愿者参与广场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既有在校大学生、教师,又有社区工作者、普通市民,他们不畏严寒,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在冰雪寒冬之际为市民群众送上温暖贴心的服务。在冰雪运动体验区和手工体验区耐心引导市民有序参与并做好比赛规则讲解,在入口区悉心指导市民扫码并做好防疫安全介绍,遇到大风大雪等极端天气时冲锋在前扫雪除冰、保障安全,遇到行动不便的市民采取“一对一”方式提供贴心服务,精心排练舞蹈《一起向未来》在广场进行展演,彰显了志愿服务的魅力和风采。
(七)宣传报道有声有势。怀柔区冬奥文化广场建成以来,被市、区两级各类媒体累计报道近40次,既有《北京您早》《怀柔新闻》《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等多家传统媒体,又有《学习强国》《人民网》《产新网》《怀柔融媒》《山水怀柔》等多家新媒体平台,从广场建成投入使用、迎冬奥主题文艺演出、冬奥项目展示及体验等多角度进行了全方位宣传报道,营造了浓厚的喜迎冬奥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