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行政许可管理协调办公室2013年工作总结及2014年工作安排

日期:2013-12-06 00:00    来源:区政务服务局

  2013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四届四次全会、2013年区政府全会精神,以“增加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服务人民群众”为工作任务,认真做好各项工作。截止9月底,工商局完成新企业注册登记2206户,注册资本53亿元,其中一产45户,二产152户,三产2009户;国税局受理各类登记业务6765户;地税局受理各类业务11099件,实现契税征收8867万元;住建委完成各类登记业务10259件,办理存量房交易1408套。办理施工许可证41项,建筑面积69.48亿平方米,总投资19.09亿元。办理招投标入场登记200项,总投资29.4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4.4亿元,社会投资5亿元;发改委完成审批、核准、备案项目73项,总投资29.8亿元;国土局完成土地一级开发360公顷。非紧急救助中心共受理群众诉求3785件次,办结率达到95%以上。

  一、突出一个主题,提高审批速度

  继续以“审批时间在我手里提前一天”为工作主题,围绕区领导提出的“经济总量不足和经济结构不合理”两个问题,突出一个“快”字,通过积极做好部门协调、建立工作机制等,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一是建立四个协调工作机制。即“主任、副主任、科长、支部书记”四个协调机制,分层次组织召开协调会,专题解决审批过程中部门间协调问题。主要内容为:重点项目需各单位一把手或区领导协调的,由中心主任协调;需各驻厅单位主管领导协调的,由中心副主任负责部门间沟通协调;审批事项涉及多个驻厅单位、跨支部的,由协调科科长负责沟通协调;支部书记负责本支部内审批要件部门间的协调工作。该项机制运行以来收到较好的效果,累计为区内的统一实业、有研粉末、祥瑞生物、中科院研究生院等企业召开协调会10余次,解决项目困难20多项。

  二是建立N+1服务机制。由中心牵头,根据审批情况组织多家驻厅单位,深入镇乡、园区、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截至目前,我们已多次组织国税、地税、工商、发改委、环保局等部门到开发区为企业就注册登记、税务登记、产权变更、环保审批等行政许可审批流程和政策法规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此举得到了开发区管委会和入区企业的欢迎,参加培训人数累计达到120多人。

  三是建立例会交流机制。为确保审批事项高效、快速办理,我们建立了支部书记、首席代表例会制度和重大事项联席会等工作制度,及时沟通审批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重点协调解决涉及多部门的行政许可和服务事项。另外,我们对不收的件、退的件、不批的件进行审查,组织工作会议对“三类件”进行重点研究,认真解决。

  四是建立外联服务机制。为进一步做好服务中央企业和驻怀部队工作,今年我们积极与中科院研究生院、信息网络中心、中影基地等十几家重点单位进行沟通联系,建立了“服务企业、部队信息台账”,由专人负责及时了解企业服务需求。在我们的积极协调下,中影集团顺利在“国五条”出台之前完成了企业房产过户手续,为企业上市赢得了宝贵时间。

  二、深化两个理念,提高服务质量

  继续深化“投资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任务”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为投资者和人民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一是完善大厅管理考核办法。积极发挥办事群众的监督作用,使群众满意度成为考核重要内容,考核结果更能直接、准确、客观地反映各单位服务质量;在大厅一层设立服务群众满意度评价箱,办事人可避开服务单位、背靠背进行现场投票评价驻厅单位工作情况,办事群众投票满意率达到了99%。

  二是建立大厅值班主任制度。为方便办事人,提高管理水平,我们在大厅的一层明显位置设立值班主任岗,设立了“需要帮助请找我”告示牌,每天由两名干部轮流执勤,机关干部全员参加。主要负责咨询答疑、协调服务、收集办事人对行政审批和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办事人对驻厅单位工作评价情况,深入了解群众需求,切实把群众路线落实到具体管理工作中。

  三是积极发挥非紧急救助平台作用。完成了与市非紧急救助综合受理平台的网络对接工作,实现了市、区、镇乡(街道)三级系统的转件、派件、审核和回复在同一平台受理,非紧急救助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积极推行“当事人约见制、上门服务制、实地落实制、层级协调制”等工作机制,重点协调解决中医院斜街步行道塌陷、华雁小区权属问题、丽湖家园堆放垃圾、南华小区改造等问题30多件。

  四是做好基层大厅指导工作。认真组织镇乡、街道大厅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管理能力;进一步规范村级社会服务中心建设,将群众服务工作延伸至村和社区;继续以群众满意度评价为重点,每季度到镇乡(街道)服务大厅,随机选取办事人员对工作情况进行评价,基层大厅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三、强化三个建设,打造高效团队

  一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按照创建“五个好”党委的要求,加强班子建设。党委班子带头加强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实际行动;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发挥党委集体领导作用,确保各项决策民主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通过召开党委会、坚持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落实民主生活会制度等,加强班子成员间的沟通与交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改进工作作风相关要求,制定“加强机关工作作风建设的6项规定”,严格落实相关规定;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放在同等位置,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抓落实。

  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今年,我们党委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积极发挥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创新支部的建设方式,将38个驻厅单位由7个支部整合分为5个党支部。把各行政审批权相关联的部门划分到一个党支部,由牵头审批单位首席代表任支部书记,牵头各项审批工作,将支部建在审批流程上,使党建工作与具体业务工作融合一体。派一名正科长到各支部任支委,增强协调能力。确定一名班子成员具体联系,强化部门间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如第一党支部由工商局牵头组成,由工商局的首席代表任支部书记。主要工作是内外资企业市场准入性登记注册事项、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各种证照及相关事项办理的工作。第二党支部由发改委牵头组成,发改委的首席代表任支部书记。主要工作是基本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立项审批和备案工作。

  调整后,各党支部认真开展工作,形成了一种“简单问题通气解决,复杂问题协商解决,疑难问题分头请示,原则问题集中上报”的协调工作原则,很好的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如工商局牵头的第一党支部将3000万元以下的内资企业注册审批业务下放至首席代表,企业注册效率进一步提高;发改委牵头的第二党支部,积极发挥协调作用,在办理开发区D区四块土地一级开发过程中,多次组织规划、国土、环保等部门召开协调会,确保项目按期取得立项批复;住建委牵头的第三党支部在“国五条”的出台前,面对房产交易量突增几倍的情况下,加班加点为群众办理过户手续。为此市住建委专门向区政府发函对其出色的工作给予肯定;人保局牵头的第四党支部提出了“密切服务群众”的工作要求,每季度选择1至2天深入乡村或企业进行宣传,使基层百姓更加方便的了解相关政策;第五党支部作为机关支部,积极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在机关党委的领导下,日夜加班,仅用两周的时间就完成了食堂的建设工作,解决了大厅员工多年“就餐难”的问题;利用晚间和周末休息时间进行中央空调大修和大厅墙面粉刷,大厅办公环境焕然一新;认真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为机关科室和驻厅单位提供网络支持;积极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完成各类宣传材料近百篇。

  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把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与培养后备干部队伍相结合,注重加强学习教育,把学习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作为头等政治任务,多次组织学习和交流活动,加强宣传报道,广大党员干部政治觉悟、思想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积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通过播放休息音乐、建立员工更衣室、开展节假日送温暖、生日送蛋糕等,在细微之处体贴关心干部,团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认真开展“我的梦·中国梦”等多个主题的征文活动,对优秀文章进行表彰,不断加强学习型机关建设;积极做好工青妇群团组织工作,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寓于真诚服务之中;认真开展“五好党支部”、“驻厅先进单位”、“服务之星”等评比活动,努力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服务动力,真正实现在岗位上创先争优。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由37家驻厅单位纪委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大厅党风廉政建设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成功举办“勤廉立形象,服务树新风”廉政知识竞赛活动,有效增强了全员的廉洁自律意识,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周燕对活动给予充分肯定;以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每月开展一次来大厅办事群众的调查问卷活动,随时掌握驻厅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使纪检监察工作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3年,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各部门、单位间的工作、政策协调仍不够通畅;部门间的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

  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我区“国际会都”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建设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构建繁荣和谐新怀柔”的目标,以“审批时间在我手里提前一天”为主题,认真践行“投资者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工作,群众的需求就是我们的任务”的理念,以“增加经济总量、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增加财政收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要任务,通过提升群众满意度、做好审批协调、提升审批效率、强化社会管理服务等,进一步提升大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

  (一)强化团队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党委班子建设。按照创建“五个好”党委的要求,加强班子建设,努力构建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台,分工不分家,团结协作的战斗集体。二是加强党支部建设。积极发挥调整后的支部协调作用,发挥支部书记在支部内和支部间的协调和引领作用,重点解决需多部门协调解决的审批难题,以党建工作促进业务工作;以支部为单位深入开展庆“七一”主题党日等活动,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开拓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三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开展“共建文明怀柔,打造国际会都”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与推动大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能力素质。四是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完善党建带群团组织建设,群团组织促进党建的工作机制,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围绕重点工作,开展有特点、有特色的活动,凝心聚力,形成合力。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放在同等位置,一起部署,一起落实;积极开展“服务群众我争先,改进作风看行动”密切联系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廉政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廉洁从政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自觉性。

  (二)突出群众评价,做好服务工作

  一是继续完善管理考核办法,坚持以办事群众、投资者满意为重点,强化大厅日常管理考核,不断提升驻厅单位服务质量。二是积极引导办事群众参与投票评价大厅工作,充分发挥办事群众的监督管理作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三是继续完善值班主任工作制度,通过组织相关培训活动,进一步提升值班主任业务能力,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跟进、及时处理。四是进一步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认真做好各项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积极营造良好服务、办公环境。

  (三)注重实际成效,强化审批协调

  一是继续完善“主任、副主任、科长、支部书记”四个协调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研究部门间、支部间的协调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大厅项目审批协调能力。二是继续完善N+1延伸服务机制,将大厅的各项服务延伸至园区、企业和群众。三是认真研究建立区级项目审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按周、旬、月或季度召开并联审批工作会,集中解决审批问题。四是加强对“不收的件、退的件、不批的件”三类件的审查力度,建立相关工作机制解决审批问题。五是加强与驻怀央企和部队的联系,认真研究服务机制,做好各项外联服务工作。

  (四)强化协调指导,推进社会服务

  继续完善非紧急救助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管理体系建设,坚持“服务到一线、督办到一线、解决问题到一线”的工作原则,认真做好非紧急救助工作,高效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认真研究建立事项办理落实工作小组,重点对重访件、复杂件、退回件进行核实处理,根据群众诉求事项的紧急轻重程度,确定办理时限,及时解决群众的困难;继续以群众满意度评价为重点,做好对镇乡、街道服务大厅的指导工作。适时举办基层大厅现场观摩交流活动,认真总结先进经验,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2014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之年,也是怀柔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建设的关键之年,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振奋精神、主动服务、务实工作,为加快建设文化科技高端产业新区,构建繁荣和谐新怀柔,加快实现“三个转变”贡献力量!

二〇一三年十月十八日


责任编辑:韩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