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深化“放管服”改革精神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办公室(以下简称“市审改办”)关于印发《加强怀柔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的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推动北京市“两区”建设,加强怀柔区影视摄制服务能力建设,为中外影视项目提供集成式高品质政务服务保障,现就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站建设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按照市审改办统一部署,结合中国(怀柔)影视产业示范区发展实际,围绕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承担的中外影视合拍接待服务、政策咨询、手续办理、宣传推介等工作,完善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好差评”评价、群众诉求处理等基本制度,于2022年4月底前在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建设集成式政务服务站并投入使用,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保障,努力将政务服务站打造成为“两区”建设和“放管服”改革的“北京样板”。
二、场景现状
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站办公地点为杨宋镇凤瑞一园3号院甲5号楼一层服务大厅,依照《北京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与管理规范》(DB11/T 1902-2021)等文件精神,以原有场地为基础,进行数字化办公优化、人员选优配强、设备采购填充等升级改造工作以满足怀柔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集成办事场景建设。
三、工作任务
(一)梳理政务服务事项清单
根据影视摄制服务中心建设和业务工作实际需要,梳理北京市广电局、北京市电影局和北京市公安局三家市级单位的31个市级事项。区政务服务局与区文促中心共同梳理区级相关政务服务事项,做好市、区两级事项进驻工作,并根据《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动态管理办法》进行管理。
责任单位:市广电局、市电影局、市公安局、区政务局、区文促中心
完成时限:2022年3月底前
(二)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
以“制度创新+数字赋能”推动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告知承诺制审批和事项委托受理,制作并公布办事指南,为企业群众提供“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单位设立审批”等20个事项的委托受理、接收申请材料及办事咨询服务,并在已经实现网上办理的基础上推行网上帮办服务;提供“设立电影发行单位许可”等9个事项的委托受理、接收申请材料及办事咨询服务,实现“线下收件”;提供“外国人永久居留资格初审”等2个事项的办事咨询服务,做好与怀柔区公安分局外国人出入境服务大厅的业务衔接。
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广电局、市电影局、市公安局、区政务局、区文促中心
完成时限:2022年4月底前
(三)建设集成式政务服务站
按照《北京市政务服务标准化管理办法》、《政务服务中心服务与管理规范》(DB11/T 1902-2021)的要求,合理划分功能区域,实现咨询服务、窗口服务、政务公开、自助服务、休息等候等功能,统筹推进场地升级改造、人员选优配强、设备采购填充等工作。
1.设置综合窗口。根据企业群众办事需求,设立2个综合受理窗口,设置低位服务设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充6名政务服务站行政辅助人员并积极开展人员的政治和业务培训,负责值守综合窗口,提供咨询、协助办理业务等综合服务,受理政务服务站全部事项,且工作时间不断岗。
责任单位:区政务局、区文促中心
完成时限:2022年4月底前
2.配备硬件设施。按照全市统一要求配备五级服务评价器,根据企业群众办事需求和日常办公需要,配备叫号机、电脑、打印机、复印机、高拍仪、扫描仪、身份证读取器等满足“一窗”受理需要的设备。通过评价器公开工作人员姓名、照片、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等内容。
责任单位:区文促中心
完成时限:2022年4月底前
3.布置环境设施。政务服务站按统一要求上墙“工作制度、工作人员行业规范”等。设置电子信息屏方便服务对象查阅和索取信息资料。设置休息座椅、饮水机、报刊架等,让群众享受有座位坐、有热水喝、有资料看的贴心服务。
责任单位:区文促中心、区政务局
完成时限:2022年4月底前
4.平台支撑建设。将怀柔区综合窗口统一受理系统、“好差评”系统向政务服务站延伸,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为政务服务集成办事场景建设提供信息化支撑。
责任单位:区政务局
完成时限:2022年4月底前
5.自助办、掌上办、网上办。在实体厅设置便民自助终端,列出自助服务事项清单,引导企业群众自助使用终端设备,完成查询、缴费、打印等事项。在怀柔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开设专栏,提供政务服务事项查询、办理服务。支持“首都之窗”申报办件的后台预审受理服务。
责任单位:区政务局、区文促中心
完成时限:2022年4月底前
四、工作制度
(一)一次性告知。企业群众咨询或办理相关业务时,窗口人员应一次性告知所办事项的条件、材料、流程等信息,必要时提供示范文本。申报材料不齐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一次性告知群众需要补齐补正的内容,避免让群众来回跑、多次跑。
(二)首问负责。首位接待或受理办事群众诉求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负责人。首问负责人应对咨询、办理事项负责到底,决不允许让群众带着困惑走、带着遗憾走、带着怨气走。
(三)延时服务。为企业群众办事提供错峰、延时和节假日服务,确保群众找得到人、办得了事。
(四)“好差评”评价。办事人每办完一件事,工作人员引导办事人对窗口服务进行“好差评”,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行为、服务态度、服务效能、服务作风的监督检查。
(五)群众诉求处理。畅通现场、信件、网上、电话等多种投诉建议渠道,对群众诉求“闻风而动、接诉即办”。
五、保障措施
(一)提升工作站位。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站在推动本市“两区”建设和完善全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的高度,加强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水平。
(二)强化组织实施。各司其职、明确分工,各责任范围要按照方案的任务要求抓紧组织实施,层层压实责任、强化保障措施,确保方案落到实处。
(三)建立协调机制。区文促中心、区政务局要积极对接市广电局、市电影局、市公安局等职能部门,定期研究服务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断优化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四)加强宣传推广。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广播等媒体,加强对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站的宣传推广,提升企业群众知晓度和使用率,营造良好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