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柔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关于2023年度标准化工作总结和2024年度工作计划

日期:2024-01-25 10:52    来源: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2023年,区政务服务局贯彻落实首都标准化战略,以科学城为统领的“1+3”融合发展新格局标准化为支撑,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推进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引领性作用,现将政务服务局全年标准化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推动落实“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

1.贯彻落实《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一是组织全区23家政务服务中心全面贯彻落实《政务服务综合窗口人员能力与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下发通知要求各中心对照规范对综合窗口工作人员岗位工作内容,知识、技能、素质能力要求,制度落实、流程执行、礼仪展现等进行培训,确保人人掌握、内容知晓全覆盖。截至目前,怀柔区各级中心累计开展线上、线下培训47场,培训1041人次。二是组织各级大厅参照《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综合业务手册》《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上岗证书》《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新入职员工培训制度》等各项制度,结合实际编制本中心窗口人员业务手册,建立完善综合窗口人员岗前培训、考核达标制度等工作。

2.推广行政管理标准化建设。依托“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持续开展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梳理工作。牵头组织44家部门、16个镇乡、街道加强政务服务事项管理,采取管理专员一对一指导,事项专员逐项把关,区级审核当天通过的措施,保证事项数据标准规范。动态调整办事地点、网办信息、材料信息等146个要素,规范梳理事项1103个,完善要素信息7806余条,梳理新办行政许可事项656项,一业一证服务事项49项。切实为综窗接件系统、首都之窗公开做好数据同源支撑,保障了同一事项线上线下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3.拓展互联网区块链技术应用。怀柔区依托区块链技术,对《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事项的整个申报过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对于前期预报名系统核验通过的申请人,可通过怀柔政务服务”小程序提交正式认定申请。办事人通过人脸识别,授权区块链拉取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等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最后选择邮寄证书,这样只需在家动动指尖便可以领到教师资格证,全流程“不见面审批”,一次不用跑。10月23日,2023年怀柔区“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二批申报受理工作结束。“怀柔政务服务”小程序线上申报363人,申报量较去年增长250%。

二、加强政务服务“好差评”标准化管理

1.推进政务服务中心评价标准化。“好差评”平台线下通过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业务窗口放置评价器、二维码、自助终端等方式,线上通过“首都之窗”网站、“怀柔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满足线上、线下、现场、离场多种评价形式的需要,解决群众评价难、评价渠道不通畅等困难,全面扫除评价盲区,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确保群众“一事一评,一次一评”无死角。2023年1月1日-2023年11月24日“好差评”系统累计收到群众有效评价167.3万条,好评率100%。

2.强化公众参与政务服务“好差评”标准化。实现区、镇、村三级政务服务“好差评”线上、线上渠道全覆盖。建立“差评”核实、整改、反馈的闭环处理机制,按照“谁办理,谁负责”原则,第一时间将“差评”派单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整改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回访的全流程衔接,做到解决率100%、满意率100%。2023年一、二季度,我区“好差评”综合成绩均排名全市第6,第三季度综合成绩均排名全市第7,三季度排名均在生态涵养区里排名第一。

三、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

1.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使用全流程电子化开展招投标工作,并严格依照政府采购法及招投标相关法律使用统一规范的招标采购文件。始终实行交易进场“零门槛”,对投标准入条件,不设地域保护,不违法违规登记备案,市场主体进平台交易实行信用承诺制。不对投标企业进行门槛设限、等级划分等差别化待遇。持续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为入场项目提供服务,截至目前已有4157家供应商通过怀柔区分平台完成注册,获取投标资格。

2.打造“三六五”交易模式。围绕场地管理、系统建设、服务保障三个方面,建立了“三六五”怀柔公共资源交易模式。三是指“三控”全面保障交易场地功能齐全,包括便捷总控、全景监控和智能调控;六是指“六化”,全面保障交易系统高效运行,包括信息化、一体化、标准化、痕迹化、数据化和可视化;五是指“五办”,全面保障交易项目尽快落地,包括入场项目贴心办、科学城项目特快办、评标专家就近办、项目交易全网办及疫情期间放心办。其典型做法在《北京政务服务》专刊上和我区《领导参阅》专刊上刊发。

3.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怀柔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已实现水利工程、交通、政府采购领域的全流程电子化交易。2023年1月1日至今,共入场项目249个,抽取专家1209人;其中,完成政府采购类项目205个;建筑工程类项目14个,科学城项目17个,水务类全流程电子化项目30个,全流程一体化电子标项目6个。预算金额约31.5762亿元,中标金额约25.77亿元,节约金额约1.3548亿元。因有部分工程类项目未完结,所以资金总结为估算。

四、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1.政策解读标准化。着重对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主要内容、事实依据等方面进行实质性解读。综合运用数字化、图表图解、动漫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方式,推出多种形式的解读产品。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解读相关重要政策。截至目前共完成26家单位政策解读59件,政策解读完成率100%。

2.政策服务标准化。依托政府门户网站推出“一站式”惠企政策兑现专题,明确事项范围、责任主体、办理程序、政策依据等,让各类惠企政策信息能够一目了然,方便企业群众“看得懂”、“办的快”。截至目前惠企政策兑现专题汇聚4家单位7项政策43条相关惠企措施。

3.依申请答复标准化。为了依申请公开答复工作合法合规,建立依申请公开通报机制。每月开展依申请测评抽查工作,对答复不规范的单位进行函告通报,全区受理依申请信息公开总数为226件,其中区政府44件,主要涉及棚户区改造、畜禽养殖等内容,214件依法依规答复,12件正在办理中。

五、2024年工作安排

(一)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标准体系

1.强化“好差评”结果运用。按照市级要求,进一步推动“办不成事”机制在各级政务中心发挥作用,从主动登记、主动查找、跟踪反馈三种渠道收集的企业群众反映问题中,每月确定一个突出问题,进行专项分析。针对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和易出错、疏忽之处,开展主动分析,总结创新经验做法,形成经验案例,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2.推进基层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按照全市统一要求,完成镇街、村居示范样板站点建设,规范镇街、村居基层政务服务厅、站建设,完善镇街、村居“一窗受理”模式,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强化规范统一。结合怀柔区实际,推广示范样板建设工作经验,打造更多示范样板。
         3.全力推进“一网通办”。加大网办宣传推广,通过网站、公众号、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宣传报道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重点对企业开办、税务登记、等高频事项“点对点”推送信息。将继续拓展区块链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不断优化系统功能,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全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服务,全面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

(二)持续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

1.全流程电子化交易。怀柔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继续按照市级要求,积极探索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的优秀做法,扩大全流程电子化应用范围,并结合相关工作经验,不断完善全流程电子化的工作规范,充分发挥全流程电子化的创新优势,有序开展全流程电子化开评标工作。

2.优化交易见证服务。为确保平台内交易行为动态留痕、流程可溯、责任可纠,保障进场交易项目的行为规范、数据真实、公开透明。下一步,怀柔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按照相关领域交易规则,加强交易秩序维护,发现不良交易行为立即记录并采取告知、劝阻、行业内部曝光等管理措施,发现违规违法行为保存证据并及时报告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处理。

3.强化交易信息公开。继续贯彻落实国家和市发改委关于信息公开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通过公共资源交易电子服务系统,及时向社会无偿公开各类依法必须公开的信息,并不断拓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信息发布范围。优化公开制度体系,丰富公开载体,创新公开形式,持续提高公开水平。畅通公共资源交易各方主体参与路径,并依法依规做好个人信息和商业机密保护。

(四)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1.开通政策解读专题,创新政策解读形式。形成各部门协同联动、对接共享的政策问答体系,增强政策解读效果。注重对政策背景、出台目的、重要举措等方面的实质性解读,全面提升解读工作质量。

2.全力配合京策平台建设,持续做好政策文件梳理。2024年开始按月梳理各单位惠企惠民政策及时将符合要求的政策文件上报,进入“京策”平台。全力配合“京策”平台上线,及上线后无漏项。


责任编辑:史艳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