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政务服务局围绕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政策各项改革任务,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为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
一、主要做法及取得成效
1.全面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化管理。按照市级关于落实新版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的要求,组织32个部门梳理认领区级行政许可事项,编制形成《怀柔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47项,并已在怀柔信息网公示,将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清单管理,清单之外一律不得违法实施行政许可。
2.推进“一业一证”、“一件事”等集成化改革。截至目前,40个“一业一证”改革行业和前两批46个“一件事”办事场景已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落地。区政务局在大厅显著位置摆放宣传品、积极组织政务中心咨询台导服人员、网办辅导区工作人员及窗口工作人员等开展业务培训,确保“一业一证”、“一件事”涉及场景、办理流程等业务熟记在心、运用于行,准确了解办事企业群众意愿,主动引导市场主体办理。结合怀柔区实际情况,重点在“一业一证”乡村民宿行业推动产生实际案例。。
3.精准服务科学城建设。协调区发改委、规自分局、区住建委等9家单位,梳理服务科学城重点项目台账,涉及项目93个,为重点项目指定服务管家,在区政务服务中心为科学城项目开通“咨询专线”,主动向前了解重点项目及企业需求,做好政策解读、咨询答疑,安排专员辅导,全流程帮办、代办,为科学城项目提供“一站式”服务。建立科学城项目快速审批通道,专员全程跟进服务大幅压减审批环节,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平均压缩办理时限55%。今年以来服务科学城事项共办理114件,涉及国际子午圈大科学事项、雁栖湖组团项目等重点项目。
4.高效服务影视产业发展。围绕“影都”定位和影视企业、项目和剧组等服务需求,2022年,怀柔区以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中心为基础,在影视示范区建成全市首个集市、区两级事项的政务服务站。市、区两级61个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站式集成办理,打造全国首个基于区块链应用的影视一体化线上服务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微信搜索“怀柔政务”小程序,进入服务平台在线办理“我要拍电影”“我要拍电视剧”相关业务,一键办理,享受从入怀到出怀的管家式服务。政务站成立以来,已为《流浪地球2》、《山河锦绣》、《国宝传说》、《梦中的那片海》等66个影视剧组提供了摄制服务。
5.深化“一网通办”工作。以“首都之窗”网上大厅为基础建设了怀柔区“掌上办”平台。“掌上办”平台承接网上大厅移动端的所有功能,全流程“不见面审批”,截至目前,全区所有1607个非涉密类政务服务事项已实现“全程网办”,网上可办率100%,在线申办率92%。2023年底,怀柔区“掌上办”平台与“京通”完成对接并协助完成大版本升级,办事群众也可通过“京通”申请办理业务。依托区块链技术,对“初级中学、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认定”事项的申报流程进行了整合和优化,办事人通过“怀柔政务服务小程序”提交正式认定申请,授权区块链拉取身份证、居住证、户口本等信息,并上传相关材料,最后选择邮寄证书,全流程“不见面审批”,一次不用跑,2023年,“怀柔政务服务”小程序教师资格证线上申报230人,申报量增长228%。
6.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河北省唐山市政务服务局、天津市河东区政务服务局、内蒙古四子王旗政务服务局完成“跨省通办”合作签约,实现公司设立登记、食品生产许可等76项政务服务事项采取“标准统一、异地受理、远程办理、协同联动、邮寄送达”的模式跨省通办。目前,我区已与山东省德州市、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河北省唐山市、天津市河东区、内蒙古四子王旗五省(市)六地实现“跨省通办”。
7.开展政务服务体验活动。为拓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监督渠道,畅通政务服务意见反馈途径,推动怀柔区营商环境改善提升,区政务服务管理局于2023年探索实行“政务服务体验官”工作制度,聘请了来自各行业的36名“政务服务体验官”,并开展体验活动1次,为政务服务“问计把脉”。2024年,推动体验形式由走马观花式的“大而全”变为聚焦企业群众需求的“小而精”,让政务服务工作质量的改进提升更具针对性,切实解决堵点、难点,今年已在北京市公积金中心怀柔管理部、区税务分中心组织体验活动,参与活动体验官9人。
8.强化窗口队伍建设。一是进一步修订完善《行政辅助人员管理考评办法》,从服务礼仪、服务态度、工作纪律等方面规范窗口服务人员行为,通过音频、视频对窗口服务进行全流程监督,将违规、违纪情况计入个人月度绩效考核。二是加强业务培训,2024年以来,针对优化营商环境最新政策,组织协调区市监局、交通局、卫健委等10家审批单位对区政务中心窗口人员开展培训16次,参加培训1111人次。
9.加强政策宣传解读。区政务服务局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加强对惠企便民政策的宣传,扩大政策的知晓度。在怀柔信息网推出“云上解读”专栏,2023年发布29家单位的政策宣讲53期,累计观看39647人次,今年已发布政策解读2期,累计10350人次在线观看;在怀柔信息网开通“一业一证”专题,直接关联首都之窗一业一证专区,截至目前点击量2858次。
10.提升政务服务“好差评”成绩。成立政务服务“好差评”专班,专人“分区包片”负责对“好差评”群众参与、差评整改、工作开展等进行督导。建立“差评”核实、整改、反馈的闭环处理机制,按照“谁办理,谁负责”原则,第一时间将“差评”派单至责任单位进行整改,整改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形成评价、反馈、整改、监督、回访的全流程衔接,做到解决率100%、满意率100%。2023年度,我区“好差评”综合成绩全市排名第六,在生态涵养区排名第一。
11.加强人才服务。区政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专区,由3名人才专员为办事人提供积分落户、人才引进、工作居住证、劳务派遣、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等服务。同时专区配备多语言翻译机,为不同需求办事人提供服务。专区涉及32项非审批服务事项,实现外籍人才工作许可一窗受理。受理点自设立以来,共受理200家用人单位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线上线下业务咨询1547件次,发放A类外国高端人才工作许可13张,发放B类外国专业人才工作许可47张,发放C类其他外国人员工作许可4张,受理工作许可通知新办、工作许可延期、注销、补办等业务共计332件。
二、下步工作计划
1.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按照市、区要求做好事项的取消、下放、承接和调整工作,及时清理隐性壁垒、各级各类证明、中介服务事项,持续扩大告知承诺范围,做好各项改革政策在政务中心的落地工作。
2.优化线下服务环境和服务质量。一是持续改善区、镇两级政务中心硬件环境,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布置饮水机、充电宝、老花镜等便民设施。二是增强引导和沟通,设置引导员帮助办事人正确排队和获取号码,减少排队现象。三是强化人员管理,督促指导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强化前、后台人员纪律管理,同时加强对窗口人员业务、服务规范的培训辅导,严格按照规范流程为办事人提供优质服务。
3.开展“金钥匙专员”企业服务管家行动。区政务服务局成立“金钥匙专员”工作专班,主动向前为企业提供个性化政策咨询、办事辅导、帮办代办等服务,企业通过线上平台进行线上咨询、留言,后台人员在线解答,推动更多助企利民优惠政策精准直达快享,实现政务服务便捷高效、企业服务主动精准,全面推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4.提升网上办事便捷度。一是针对群众在网办过程中遭遇的各类机制性、技术性和流程性堵点,积极协调相关区级部门向市级部门反映,从源头解决网站不稳定、界面不友好等网办堵点问题。二是探索拓展区块链技术应用,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综合窗口受理平台、行政审批平台的日常工作中,进一步强化数据在政务服务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为办事人提供便利。
5.持续强化政策解读和宣传。一是及时组织各部门做好北京市政务服务事项管理系统事项办事指南更改完善工作,落实全市统一的全领域、全要素办事指南并向社会公开,确保办事指南通俗易懂并始终与最新的政策和法规保持一致。二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公众号、怀柔信息网、“云上解读”专栏、印制宣传品、工作人员主动引导等渠道提升“一业一证”、“一件事”等涉企政策公众知悉度,充分发挥解决办事“开头难”的作用。三是做好服务前移,主动与企业对接,帮助企业了解掌握与其相关的各类政策法规,确保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
怀柔区政务服务管理局
2024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