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共享论坛暨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大成果发布会在怀柔科学城顺利召开。
本次论坛以“国际合作与开放共享”为主题,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怀柔科学城管理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共同承办。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丁赤飚院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副司长任中保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区委书记、怀柔科学城党工委书记郭延红出席,区委副书记、区长、怀柔科学城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于庆丰主持。各科技设施科学家、研究机构和企业用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北京市相关部门负责人约300人参加论坛。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林剑华发布十大科技设施平台开放运行情况,怀柔科技设施平台向世界正式发出“邀请函”。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总部、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已全面开放,运行情况良好,诚邀用户预约使用。
本次论坛还发布子午工程二期、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等科技设施平台代表性重大成果,设施集群协同创新效应显现。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能源与气候研究所所长安德烈亚斯·瓦纳、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所长方忠等院士、研究员分别介绍了科技设施平台的建设运行经验,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开放运行的新模式新路径进行了积极探索。
未来,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以更大力度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运行和开放共享,不断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产出重大突破性成果,支撑大科学计划,促进全球创新主体深度融合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加快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怀柔区、怀柔科学城领导季学伟、兰雄景、杨昊天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