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消除“飞线充电”、入户充电、占用通道等违规充电行为带来的安全隐患,区城管委联合各属地深入摸底调研、建立台账,选取怀柔镇、杨宋镇为试点,通过安装充电接口、加强管理等举措,以点带面推动系统治理,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
在杨宋镇杨宋庄村,居民曹卫兵正在用自家外墙上安装的充电桩座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将充电器插好后,只需刷一下电卡,电动车就进入充电状态,方便快捷。
像这样的充电桩已经是杨宋庄村乃至全镇电动车用户的“标配”。自今年5月起,杨宋镇启动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安装工作,陆续为全镇15个村、一个社区安装充电桩3000余个,做到镇域内全覆盖。如今,每户的外墙都安装了一个一拖二的充电插座,可同时为两辆车充电,并配备漏电保护器,直接接入居民电表箱,走居民用电。
在怀柔镇大中富乐村,新安装的充电桩也成为居民生活中的必需品。
因为该村出租户较多,房屋外墙上都安装了两个一拖二的充电插座,能同时为四辆车充电。使用时居民扫描上方二维码进行操作即可充电。为解决居民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怀柔镇在各村、社区合理规划充电区域。在确保电动自行车室外充电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进充电桩安装工作。今年以来,新增电动车充电设施接口2800个。
与此同时,为确保电动自行车充电问题得到有效治理,区城管委及各属地还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整治,加强对违规充电行为的正面引导,对充电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检查,保障居民充电安全。
除两个试点镇外,各镇乡、街道也因地制宜,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充电桩安装。龙山街道莲馨苑小区在原有4栋充电车棚的基础上,今年又利用绿地边角重新硬化地面,设置充电区域4处。一个个充电桩上的“小接口”,实打实解决了居民生活中的“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