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镇政府团结带领全镇人民,紧紧围绕建设“高端产业基地、怀柔东部新城、和谐创新名镇”的奋斗目标,圆满完成APEC会议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任务,镇域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乡环境明显改观、人民生活大幅提高,“十二五”目标如期完成,全镇综合实力、发展活力、对外影响力实现了跃升。
2015年,是全面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一年。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克服经济下行压力,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3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075元,同比增长1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2亿元,完成区政府下达3.5亿元任务的109%;万元GDP综合能耗、水耗均控制在“十二五”规划目标内,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致力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调整功能有序推进
功能定位更加明确。加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市、区“十三五”规划思路对接,深入分析镇情镇况,充分吸纳社会各方意见,进一步明确北房镇功能定位,高标准制定“十三五”规划纲要,科学确定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统筹功能疏解、空间优化、产业升级等目标任务,加强与各类规划的衔接。主动把握APEC会议带来的发展新机遇,以生态、绿色、创新为发展原则,构建“一城、两区、一带”的空间发展格局,为全镇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
疏解功能初见成效。认真落实非首都功能疏解任务,严格控制增量,认真执行新增产业禁限目录,不予准入和变更企业6家。有序疏解存量,严格营业执照办理审批手续,积极与企业沟通协调,落实各项奖励政策,鼓励镇域内合法合规的低端产业转移退出,使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的产业主动退出,完成了旺坤建筑工程钢材生产、靓宇达涂料生产、圣福榕金属制品生产等6家企业的生产环节退出。
人口调控成效显著。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调控方案,通过强化双控双责、联合执法、督查考核等措施,不断加大人口调控力度。对全镇1305户出租房屋实行统一挂牌管理,有效解决流动人口管理难的问题。全面整顿低小散乱行业,关停再生资源回收点12个。严厉打击无证无照违法经营行为,取缔违法生产经营企业18家。全镇流动人口6944人,比去年同期减少1400人,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二、致力于转型发展,综合实力在优化结构中明显提升
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种植结构调整,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腾退300余亩高耗水作物种植,打造生态景观农业,发展高效节能生态景观田。通过实施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企对接的方式,为镇域内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搭建平台,成立全区首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北京北房良品种植专业联合社),社员达6家。截至目前,已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4家,示范带动作用较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14家,辐射带动农户2000户。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已注册农产品商标3家,有5家种植园区10余种蔬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国家认证。全镇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9727.2万元。
工业提质增效步伐持续加快。坚持把工业优化升级作为转方式的突破点,鼓励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传统产业不断向高端化转型。本着“以存量促增量,以增量促总量”的工作思路,充分挖掘镇域内的闲置资源,建立闲置地块、招商意向等信息台账,集中整理出闲置和半闲置有意转型土地约200亩。全年新注册企业1000家,其中实体企业64家,科瑞博实、科基软件2家企业为投资亿元企业,注册企业数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招商引资考核位居全区之首。盘活闲置资产,成功引进实体企业6家,总投资约2.2亿元,现正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北京春风药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技改扩建已开始实施,项目完成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全镇全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亿元,工业利润1.68亿元。
财政税收征管实现新突破。强化对重点企业、重点税源的监管,对税源大户建立管理服务台账,密切监测税收情况。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0689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7%,完成年度任务的112.5%,财政收入完成情况占任务数位居全区首列。在税收收入中,营业税增长较快,比去年同期增长60%,增值税同比增长5.3%。其中,东方红航天生物、科锐博华、英思沃等为我镇实体企业纳税大户;广发乾合、嘉实资本、雅展展览等公司为我镇非实体企业纳税大户。继续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细化和规范部门预算,在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加大对“三农”、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资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全年民生支出5680万元,占镇本级财政支出的58.2%,确保广大群众得到实惠。
三、致力于统筹发展,城乡建设在互动融合中明显提升
重点工程项目稳步推进。完成兴盛路道路工程、一河网衬砌工程、南房街地下管道铺设工程建设;投资1225万元,占地面积5100平方米的北房镇中心幼儿园项目,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成,2016年将开工建设。投资1185万元,建设面积3000平方米的文体中心项目,正在办理项目规划意见书及规划方案审查意见等相关手续,为开工建设奠定基础。周庄变电站项目,占地面积12亩,已完成规划选址意见,正在办理立项批复。北大街东延地上物拆迁,规划道路红线内的575座坟茔已全部迁移完毕。重点项目建设运行,有力的支持了市、区发展的需要,同时为我镇下一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城乡社会管理不断加强。积极推进网格化与非紧急救助整合工作,完善疑难问题协调处置机制,全年共受理处置各类社会服务管理事件1356件,办结率100%。继续推进村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建设,出台了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考核办法、明确了社会管理工作职责,按照“权责明确、管理规范、服务到位、群众满意”的工作要求,推进村级协管员队伍整合工作,逐步实现协管员队伍的专业化、正规化,提高社会管理科学文化水平。目前我镇3个农村社区已达到市级示范社区标准。完成了裕华园居委会组建工作,幸福东园和裕华园2个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
城乡基础社会不断完善。完成13个村农民抗震节能新建翻建、单项改造工程,共涉及农户100户,奖励资金391万元。为提高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水平,投资360万元,完成长平路、怀密路乡村道路建设,修复道路全长6.8公里;投资800万元,实施韦里村街坊路硬化工程,完成混凝土硬化面积6万平方米。申请上级资金219.5万元,实施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完成3个村田间路硬化19740平方米;16个村供水站供水设备达标率达97%,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达100%。
四、致力于环境建设,城乡面貌在综合整治中明显提升
镇村环境整治持续深入。以国家卫生镇复审迎检为契机,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制定并下发了《北房镇卫生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北房镇村级卫生考核责任制》等文件,对全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行统一部署,科学分工。由镇主要领导不定期带队组织环境卫生拉练检查,对各村环境卫生检查中发现的100余处问题,分别建立了台账,整改率达到98%。投入资金1010万元,集中整治农村乱堆乱放、卫生死角、背街小巷等问题,共清理垃圾660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约2000平方米,清运垃圾9400余吨,镇村面貌明显改善,巩固了APEC环境治理成果,顺利通过了国家卫生镇复审迎检。
城乡管理力度全面推进。全方位开展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门前三包”责任,“门前三包”签订率达到99%。始终保持拆违打非高压态势,深入开展打非拆违专项行动,共制止涉嫌违法建设46起,拆除违法建设面积1.5万平方米,有效遏制了违法建设势头,实现了新生违法建设“零增长”。集中整治流动商贩、店外经营等违法经营行为,逐步清理整顿砂石料堆积场、石材加工等低端业态,共排查出非法经营户81家,关闭取缔31家。开展交通秩序百日整治,实行常态化打击黑车机制,保障了城市交通安全运行。
大气污染防控成效明显。认真落实清洁空气行动计划,11家企业完成清洁能源替代工作,改造燃煤锅炉86蒸吨。“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全面展开,通过制定《减煤换煤、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方案》,印发入户宣传册,制定奖励办法等各项措施,全镇16个村共更换燃煤炉具2837台,订购新型燃煤6142吨,超额完成区政府下达的任务指标。安各庄和梨园庄村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均已顺利完工。全面加强环境综合执法,开展农作物秸秆和废弃物禁烧工作,严格控制道路遗撒和施工扬尘。
五、致力于和谐发展,民生水平在安全稳定中明显提升
就业社保体系不断健全。采取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管理和帮扶机制,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8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下。启动北房镇公益性就业服务中心,主要吸纳零就业家庭、残疾人、4050人员,目前已安置43人就业,“零就业家庭”和“纯农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积极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社会保险人群全覆盖,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五项保险收缴率均达98%。全方位开展社会救助工作,为235户社救、优抚对象发放低保金和救助金386万元。加快发展养老服务项目,在南房村、宰相庄村建立两家老年照料中心,目前设备填充已完成。以镇敬老院为基础的公办民营养老照料中心已启动相关程序,新在原有基础上将增150张床位,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紧急救援等服务需求。
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完善。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北房镇中心幼儿园通过评定晋级为一级一类园,中心小学成功获批为北京市第三批“数字校园实验校”,中学中考升学率达到88.7%,除直属学校外名列全区前茅。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4%,为11082人报销大病医药费802万元。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积极发展文化事业,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0余万元,完成南房、韦里等5个村的文化活动室设备填充及郑家庄村文体广场硬化工程,组织文艺演出星火工程48场、电影放映722场,成功举办了夏日文化广场、邻里情、敛巧饭、龙腾狮跃闹元宵等活动。
和谐北房建设不断推进。为提升干部群众整体文明素质和全镇文明程度,在全镇范围内开展“激发正能量,引领新风尚,争做文明北房人”主题实践活动,“北房好人榜”共推出好人事迹1500多个,在全镇形成浓郁的做好事、学好人的道德风尚,《北京日报》两次刊登“北房好人榜”事迹、经验。实行“一村一警”工作机制,全面落实“1+X”稳控措施,加大信访案件和矛盾调解力度,全年发生信访案件同比减少32%,其中化解疑难矛盾纠纷9起,做到了“稳控在属地,控制在村(居)”,圆满完成“9.3”阅兵、“读懂中国论坛”等重大活动服务保障工作。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全年共检查企业523家,发现安全生产隐患857条,整改率达97.5%,实现安全检查无漏点、无盲区。打造食品药品放心街(北房幸福大街)和食品药品规范路(中高路),着力完善食品药品安全体系,实现食品药品零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