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华园社区科学实验体验课,开课啦!
为了激发社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提升科学素养,促进社区的科普阵地建设,8月20日,裕华园社区科普实践站举办了一场妙趣横生的科学实验体验课。
社区工作人员通过ppt向青少年介绍了本次活动的意义和目标,讲解了本次实验的装置和原理,并邀请孩子们轮番演示了多个有趣的科学小实验:鲁米诺发光实验、气球风轮及人造雪等实验。活动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讲解操作步骤,与孩子们热烈探讨,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实验过后,工作人员讲解了太阳、地球、月球的运行规律,带领孩子们制作三球仪模型。通过动手实践,让孩子们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天文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飞鸟变形记
鸟类是大自然中美丽而神奇的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了提高青少年对鸟类的认识和保护意识,8月22日,裕华园科普实践站联合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任紫葳为社区青少年开展春分工程《飞鸟变形记》科普活动
任紫葳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鸟类起源、分类演变过程、鸟类的秘密天赋及鸟类的多彩世界。增进了孩子们对鸟类的了解,熟悉了鸟类的种类、习性、生态特征及保护现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任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图片,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鸟类的身体结构和特性。
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提问,与老师进行了良好的互动,大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孩子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生活中,更加关注鸟类的特征和生存状况,积极参与生态保护行动。
什么是新能源?
为提高社区青少年对新能源的认识和理解,深入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和发展,8月29日,裕华园科普实践站联合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顾洋开展春分工程科普活动——什么是新能源?活动吸引30名青少年参加。
顾洋老师向青少年介绍了新能源的定义、分类(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潮汐能、地热能、氢能和核能)、优势(清洁环保、资源丰富、可持续利用)以及发展现状和前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新能源的相关知识,让青少年对新能源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理解。在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新能源的比重不断上升,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
“非遗之美 漆扇制作”
近日,裕华园社区党支部举办了“非遗之美 漆扇制作”主题党日活动,旨在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让参与者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感受非遗之美。活动共吸引20组亲子家庭参与。
工作人员通过PPT介绍了漆扇的起源与历史、漆扇制作工艺和漆扇的文化意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通过生动的讲解,让大家对漆扇这一非遗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水桶中注入适量清水,套上塑料袋,挑选喜欢的漆的颜色,滴入水中,并轻轻搅开,使颜色在水中自然扩散。
孩子们跃跃欲试,有序地将扇面垂直浸入颜料中,通过左右摇晃或轻微旋转扇面,使扇面均匀吸收颜色并产生独特的纹路。然后,将扇面从水中取出,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一面面独特漂亮的漆扇就制作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