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哨营满族乡抓好“五个提升” 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

日期:2024-12-25 09:35    来源: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满族乡人民政府

  2024年,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指导下,长哨营满族乡在提档升级和提质增效上下功夫,通过抓好“五个提升”,全面深化拓展文明实践内容、形式、途径和方法,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高质量发展。

  一、阵地“建起来”向阵地“多起来”提升

  一是向“文化富集地”延伸。依托马云龙烈士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燕山中医药博物馆及项林宿项铭居等阵地,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推动融合发展试点。二是向“网红打卡地”延伸。2024年,燕山中医药博物馆和北京亿光汽车文化博物馆正式授牌运营,初步统计共开展研学活动10余场次,游客在参观的同时,增加博物知识和文化自信,变“网红流量”为文明实践“留量”,打造文明实践品牌IP。三是向“云端”延伸。在“满韵长哨营”公众号上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燕山本草”“党纪学习教育”等专栏,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成为有效传递党的声音的最大增量,有效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二、平台“搭起来”向平台“大起来”提升

  一是拓展“融”的领域。实施“平台+”工程,通过平台+健康、平台+理论 、平台+文艺、平台+法律等各类活动,形成主业突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格局。二是丰富“融”的内容。推动文明实践阵地与区融媒体中心、同心书屋、公益电影放映等互融互通,创新阵地、队伍、内容等融合方式,实现需求对接、数据共享、功能叠加。三是拉伸“融”的链条。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平台,定期开展培训,各站每月上传活动照片,内容涵盖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活跃文化生活、持续深入移风易俗五大方面内容,让活动效果数据化、可视化。

  三、队伍“拉起来”向队伍“强起来”提升

  一是结对帮扶,推动优质资源下沉。依托驻村第一书记资源,组织高等院校、科技企业,积极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挂点联系,结对共建,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专项工作机制成员单位作用,有效破解乡、村活动队伍供应不足、流动不畅、质量不高的问题。二是结亲“引智”,加强怀丰联动。充分利用与丰宁县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的天然优势,在满族文化传承、农业产业发展、非遗技艺培训等方面展开联动,定期举办各类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共育民族团结进步之花,推动怀丰协同发展。

  三是结伴育人,推动基层文明实践队伍提质。开设非遗技艺培训班,持续五个月采取课堂教学、线上培训、创作实践等形式,挖掘和培养本土文化能人,提升基层文明实践队伍的专业素养。

  四、活动“做起来”向活动“旺起来”提升

  一是项目运行常态化。将文明实践活动和“二十四节气话文明”品牌活动结合起来。二是理论宣传生动化。各实践站组建“名嘴”宣讲团等队伍,面向群众开展分众化、互动化理论宣讲,把“普通话”翻译成“地方话”,用“小变化”讲清“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和惠民政策直达村民家、广场上、小巷口。三是实践活动多样化。坚持“全人群、全时段、全方位”整合对接服务资源,紧盯老人、儿童、妇女、中青年等不同群体需求,积极开展健康义诊、助餐服务、技能培训等各种“便民式”服务。

  五、群众“愿意来”向“来了还想来”提升

  一是把群众最需要的服务“固化”好。党员先锋队、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等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发挥职能优势,为老百姓做好事、解难事、办实事,动员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加入志愿服务队伍中,实现服务群众“最大化”。二是把群众最期盼的活动“活化”好。组织各村文艺爱好者,在节气活动上围绕节气特色,精心编排舞蹈、歌曲及民乐演奏,突出节气文化,营造浓厚节气氛围,吸引广大村民参与其中,加深其对节气文化的认识,赋教于乐。三是把群众最喜欢去的阵地“标定”好。各村文明实践站、实践基地、文化活动室,做到大门常开、内容常新、活动常态,及时发现群众喜欢去,


责任编辑:曹昱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