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北镇立足怀柔科学城发展需要,以开放的姿态和诚挚的热情,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用心打造“晏月人才荟”,推动人才与科技相融、与发展同频。“晏月人才荟”的命名源于曹操《短歌行》中的诗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意在表达求贤若渴的思想感情。怀北镇以“巨海纳百川 晏月聚才贤”为目标,给予人才“他乡即故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努力打造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的汇聚中心。我们推出“一册一卡”,精心服务各类高层次人才。“一册”指《怀北晏月人才服务手册》,“一卡”指“晏月卡”。手册以贴心、全面、实用为原则,详细介绍了人才培养、激励政策和生活服务指南;“晏月卡”专属怀北镇高层次人才、行业领军人才、青年创业人才等,通过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全方位的优质服务,真正让人才“落地生根”。
日前,怀北镇“晏月人才荟”正式揭牌成立,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敏华出席仪式并揭牌。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李树海,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柏明欣及怀北镇班子成员、人才工作专班成员参加。
刘敏华强调,当前怀北镇正处于服务保障科学城建设的关键时期,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创新“极核”作用,增强科学城资源要素配置能力。人才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力量,要持续加强科技人才精准服务,提升人才的礼遇、机遇、待遇,让其感受到“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他对“晏月人才荟”寄予厚望,期待其成为怀北镇与人才之间紧密联系的桥梁,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让人才在怀北“安身、安心、安业”。
“晏月人才荟”的揭牌成立,是怀柔科学城进入以运行为主的新阶段下高端人才引进的现实需要,更是怀北镇作为科学城北区重要的基础配套功能区,人才服务升级的重要实践,充分体现了怀北镇主动融入“一城两都”建设,打造人才聚集高地的目标导向。
目前,由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院士领衔成立的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亚太地区第一所具备独立校园的德勤书院已入驻怀北。大科学装置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加速器建设成功,进入调束快行道,建成后可发射比太阳亮度高1万亿倍的光;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将全力冲刺国家验收并投入正式运行。怀北镇已成功保障两届国际基础科学大会、中国科学院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最强大脑”与“最美怀北”的双向奔赴,吸引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常来常往。
据统计,已有2位菲尔兹奖得主、25位院士、80余名外籍科研人员常驻怀北,人才大镇、科技强镇的发展态势日趋明显。
一直以来,怀北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聚焦突破怀柔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关键任务,充分发挥紧邻怀柔科学城区位优势,全面整合区域内创新人才、校地人才、乡村人才资源。健全机制优服务。设立“2+N+N”的人才服务团,联合区域化党建成员单位,搭建青苗工程、明珠优才、国科雁栖科创沙龙等共建载体,双向培养优秀人才。
加强合作育成果。深化与国科大相关院系联动,建立红肖梨土壤修复改良试验基地、番茄抗逆基因研究基地等,土壤改良成效凸显,带动农民年收入持续增长。
本土人才强示范。吸引青年创业人才、海外留学青年等回乡,建成极具地域特色的泰莲庭坚果艺术农场、晏月台度假村,形成民宿集聚效应。
下一步,怀北镇将以深化区域合作、优化产业生态、提升服务品质为主要方向,提供更具吸引力的人才发展热土。一是增强科技创新“引领性”。联合怀柔科学城、国科大、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金隅兴发科技园等区域化成员单位,搭建“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促进服务链与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二是形成产业和人才聚集效应。立足区域功能定位和科学城发展需要,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在科研项目、成果转化、生活保障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支持。同时,邀请科学家、领军人才担任“引才大使”,吸引更多优质产业和高端发展要素。三是构建“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人才服务向中心大局聚焦,深化运用“2+N+N”人才服务工作机制,通过开展“陪伴式”服务,全面分析产业发展与人才项目的结合点,推动人才政策全方位落实,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全面助力怀柔科学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