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精神 讲述抗美援朝百岁老兵王茂堂的故事

日期:2023-08-31 16:05    来源:琉璃庙镇宣传科

悠悠琉璃水 昭昭赤子心

锦绣山河 国富民强

百年沧桑巨变

您用青春年华创造新天地

让我们向英雄们致敬,共同聆听他们的故事

  1923年8月出生王茂堂,今年已是百岁,回忆起当年抗美援朝的战斗经历,老人依旧记忆犹新。王茂堂1946年参军,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68军204师612团某连,并任班长。老人依稀记得,在1951年10月的秋季攻势中,612团负责坚守938.2高地。因部队跋山涉水一路急行军才赶到高地,战士们的衣裤被水浸湿,到了夜里凉飕飕的,给坚守工作带来不小的麻烦。而此时的敌人,则凭借空中飞机和陆地炮兵优势,向这个不到两平方公里的高地发起了多次攻击,战斗十分惨烈。当年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史》中这样写道:“1951年10月,在粉碎美军的‘秋季攻势’的东线战场上,志愿军第68军204师612团1连,在1.5平方公里的938.2高地上,与敌军血战五天四夜,歼敌1800余名,1连除7名伤员幸存撤回外,其他战士全部阵亡。”

  在坚守高地战斗中,敌人的子弹曾打飞王茂堂的帽子,子弹也曾从他衣袖横着穿过,可他愣是没有受伤。对此,王茂堂老人解释说,这多亏自己个子矮,骨骼小,要不然脑袋非得打开花不可。战斗中,王茂堂曾背起气息奄奄的战友,在死人堆里穿梭前行,也曾接过牺牲战友手中的枪,在漫天流弹中日夜坚守。那时,王茂堂只有一个信念,身为班长,必须冲锋在前,不畏艰险,坚守阵地。他的英勇善战精神,受到了部队嘉奖。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王茂堂所在部队继续驻扎朝鲜,帮助朝鲜战后重建,直到1955年4月,他才复员回乡。此时,有着9年军旅生涯的王茂堂已是32岁的年龄,村里的同龄人早已娶妻生子,而他却把青春年华献给保家卫国的崇高事业,在此后的日子里王茂堂一直过着单身生活。直到73岁那年,他的侄子王助银、侄媳池兰英怕大伯一个人过日子多有不便,便主动担起了伺候王茂堂老人的事宜。在夫妇俩的精心照料下,转眼已过去27个年头。如今,百岁老人王茂堂依然腰背挺直、思路清晰、精神矍铄、红光满面。更让人羡慕的是,老人除掉了一颗槽牙外,至今满口原牙,啃水果、吃饭菜,依然咀嚼自如。

  为了让王茂堂老人享受更美好的生活,走出房屋多晒太阳,多看看外面的自然风光,在纪念抗美援朝胜利70周年,琉璃庙镇政府专门筹措资金,在老人的居室外和老人进餐的室外分别安装了扶手,为老人进出提供了安全保障,也得到了老人及家人的认可。

  同时,为希望老人继续保持乐观心态,安享幸福晚年,8月12日,在王茂堂老人百岁生日之际,琉璃庙镇志愿者代表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及镇党委、政府,为其送去生日的祝福与慰问。近年来,琉璃庙镇始终牵挂着每一位老兵,并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做实做细,在传承红色精神的同时,时刻不忘为老兵们带去问候和关爱,切实在全镇营造了拥军爱军、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责任编辑:寇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