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第一名怀柔籍共产党员刘玉林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6月,八路军在沙峪村打响平北抗日第一枪;1940年10月,怀柔农村最早的基层党组织庙上村党支部成立……一幅幅水墨画中是熟悉的北京怀柔山水背景,画中人物有共产党员、八路军战士等革命先烈,有普普通通的怀柔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或舍生取义,或浴血奋战,或支援革命……让人看了荡气回肠。
1957年出生的范秀龙是土生土长的北京怀柔人,家住庙城镇庙城村。从小爱画画的他,平日以画油画,做雕塑、陶瓷和家具设计等为业。但最近,他干了一件特别的事情——创作了水墨画系列作品“怀柔土地上那点红”,用画笔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怀柔发展壮大的历史。
这一组水墨画系列作品名叫“怀柔土地上那点红”,范秀龙用画笔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怀柔发展壮大的历史。
范秀龙家有红色基因:爷爷是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父亲虽然没有踏上朝鲜战场,却是以抗美援朝义务兵的身份入伍的。范秀龙也在1995年入党。因为喜欢画画,范秀龙和怀柔当地的文化名人接触多,又因为爷爷也认识很多老革命。聚会聊天时,常常听他们讲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
“他们经常说,八路军在怀柔打伏击战的地方在哪哪,我听着挺好奇的,但我不会开车,周末休息时,就让儿子拉着我到处看,一边看一边写生。”范秀龙介绍,三四年间,他走遍了怀柔大大小小的红色故事发生地,创作了120多幅写生作品。

一个个曾经发生在怀柔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场景,在范秀龙的笔下,生动地展现了出来。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战“疫”、迅速控制疫情并复工复产。包括身边的党员干部在社区值守疫情防控岗等,都在范秀龙心里不断放大一个声音:中国共产党了不起!想到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为党庆生,范秀龙从120多幅写生的素描作品中选取40幅,二次创作成水墨画,讲述中国共产党在怀柔从弱小到壮大的成长史。
《怀柔县志》《北京百科全书(怀柔卷)》《中国共产党北京市组织史料(怀柔卷)》《中国共产党北京市怀柔县组织史资料》……在范秀龙画室的书柜里、桌子上,摆满了怀柔史料、党史资料,创作每一幅画之前,他都要严谨地查阅资料。史料上没有记载的,他就走访县志专家和老革命。

在着手绘水墨画之前,范秀龙先打好了草稿,并在电脑上仔细琢磨,然后再起笔在宣纸上创作。
“比如,县志里提到,当年在我们村附近,老百姓为了阻止日军进攻破坏了铁路。我们这有个铁路桥,我就走访当地老人,这个桥建在炸铁路之前还是之后?确认了建桥在先,才能表现炸毁桥墩的场景。”范秀龙说。还有八路军的服装包括帽子、武器等等,他一边网上查资料,一边向老革命们请教,不容许有半点马虎。“怀柔有很多红色遗迹,这些革命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脚下的土地上,如果只是写在历史书里,看到的人少,印象也不深。”范秀龙说,“我是一名党员,我发挥一技之长把它画出来,希望让更多人知道,共产党人当年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打下的江山,我们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续努力,把国家建设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