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出门,村里的大喇叭正在广播“空中党课”;上班路上随处可见崭新的公益广告宣传栏;打开手机,“学习强国”推送了“庙城海归回乡种蘑菇”的先进事迹;周末还能报名参加村里组织的讲座、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家住庙城镇肖两河村的肖铁生称,身边的思政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融入他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悉,自本轮文明城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庙城镇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引领示范建设工程,以点带面,进一步优化镇、社区(村)、实践站(所)三级阵地体系;并依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同时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打造网上网下互融互促的新媒体平台,实现了市民宣传教育线上线下同步,形成了思政教育有阵地、有活动、有效果的多维立体的良好局面。
把理论宣讲送到市民心里去
“我相信只要认真对待每一次的垃圾投放,就能对节能环保作出自己的贡献。”庙城镇“绿色达人”王绍海在宣讲中朴实地说道。为做到典型引领,优化多层级阵地体系,庙城镇充分挖掘镇域典型榜样人物,组建起庙城匠人宣讲团,邀请一批实用技术发明人、非遗传承人、全国劳模等加入宣讲团,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榜样示范作用进行宣讲。在镇级层面打造具有庙城特色的思政教育品牌项目。
线上宣讲,通过固化党史学习教育“空中党课”,每月依托大喇叭广播、微信公众号邀请一位“匠人”讲党课、讲事迹,树立起身边的楷模人物。今年以来,共开展线上宣讲活动84场次,覆盖市民1.2万人次。线下实践,庙城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发了一批内容丰富、形式活泼的优质实践活动,通过基层点单、站(所)搭桥的全新形式把理论宣讲、科普宣传、市民教育送到农村、送到企业、送到市民心里。1-4月,累计组织实践活动240场次,引导3500人次市民一同发出响亮的“时代新声”。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生活
今年以来,庙城镇打造了以有线广播体系、公益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矩阵。将村庄有线广播体系纳入“党员服务群众项目”进行升级,为15个村更新设备;推进公益宣传栏和电子显示屏更新工程,新建、替换公益宣传栏286处,新建电子显示屏3个;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和基地标杆建设纳入意识形态体系通盘考虑,打造镇级标杆实践所和彩各庄村、庙城村、庙城社区、金山社区4个标杆实践站。搭建起多层次、多类别的培育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平台,累计投资110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