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中的“开路先锋”王俊强

日期:2025-08-18 13:48    来源:北京怀柔

字号:        

  凌晨四点,万籁俱寂。怀柔区的山路上,一台台重型工程设备轰鸣作响,探照灯划破黑暗,照亮了前方的道路。驾驶室内,王俊强紧握操纵杆,眼神专注如鹰,汗水早已浸透衣背。他用拇指掐了一下眼皮,随即甩甩头,目光如炬地锁定前方操纵台。


1.jpg


  王俊强,中国安能武汉救援基地一中队挖掘机操作手,1990年出生的他,已有14年“驾龄”,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司机”。在此次北京强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中,他随中国安能三局抢险队伍第一时间奔赴现场,成为打通生命通道的“开路先锋”。

  7月下旬,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北京密云、怀柔等地多个村庄道路中断、电力通讯失联,灾情牵动人心。灾害发生后,中国安能集团迅速调度所属子企业470余名专业救援力量第一时间投入抢险救灾工作。


2.jpg


  王俊强所在的中国安能武汉基地救援队,肩负着打通怀柔区G234国道延琉路段的重任。这条道路,是连接外界与受灾村庄的唯一生命线。

  “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打通各村镇之间的道路,为后续的救灾工作创造条件!”王俊强说。为了争分夺秒,团队采取“人歇机不停、三班倒作业”的策略,确保24小时连续施工。

  夜幕降临,山间湿气弥漫,探照灯虽亮,却难以完全驱散黑暗。王俊强驾驶着挖掘机,在崎岖的山路上缓缓前行。

  “夜晚视线差,稍有不慎就可能滑坡、翻车。”他回忆起那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语气中仍带着一丝紧张,“但作为操作手,我必须稳住,不能退。”面对未知的路况,他凭借多年经验,用铲斗一点点试探、一点点推进。每一次铲土,都是对技术与心理的双重考验。他不仅要与自然搏斗,更要与自己的疲惫抗衡。

  “困了就掐掐眼皮接着干!”这句话,不仅是他自我激励的口号,更是所有奋战在一线抢险队员的真实写照。


3.jpg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中,王俊强不仅是一名操作手,更是一位“开路先锋”。他所驾驶的挖掘机,是整个抢修工作的最前线,也是连接外界与灾区的第一道桥梁。

  “既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也要具备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这是他对自己提出的严格要求。每一次推进,都意味着一个村庄的希望更近一步;每一段道路的修复,都承载着无数家庭的期盼。

  在他的身后,是中国安能救援队现场指挥员的精准调度,是物资搬运员的默默付出,是安全监测员的日夜值守。他们彼此协作,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抢险防线。


4.jpg


  7月31日上午,G234国道延琉路段抢通攻坚战告捷,累计抢通道路6.4公里,修复4处严重损毁路段共计1000余米,处理塌陷14处,回填土石方1.13万立方米,清理路面500立方米。

  道路打通后,王俊强所在的救援队伍顾不上休息,迅速将攻坚重心转向受灾尤为严重的二台子村、河北村、杨树下村、八亩地村、梁根村等5个行政村及周边12个自然村。队员们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开展道路抢修保通及被淹村庄清淤工作,誓要打通灾区群众期盼的“生命线”。

  “我们是工程救援的‘野战军’,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冲向哪里。”这是王俊强的信念,也是中国安能全体抢险队员的共同心声。


责任编辑:李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