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21年第75期

日期:2021-07-06 15:23    来源:区创城办

字号:        

  【垃圾分类专刊(一)】

  区城管委全面推进我区垃圾分类工作 区城管委认真贯彻落实市区级决策部署,以“促进自主分类、实现源头减量、加速设施达标、规范收运管理、抓好末端处理、有效资源利用”为目标,坚持“抓实、抓细、抓深”,有效督促问题整改,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稳步推进。一是明确工作重点,加强统筹协调。结合全国文明城区创建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规范提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的实施方案》,以规范提升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管理工作为重点,通过集中整治、常态管控、协作联动,实现各类垃圾‘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桶站周边洁净,建筑垃圾随意倾倒、路面遗撒情况显著减少,市容环境卫生明显提高。二是推动示范引领,强化执法检查。顺利完成三批次北京市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以及2020年度、2021年度四批36个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村)创建工作,有效提高了群众垃圾分类的参与率和精准率。同时,完善闭环管理机制,压实村居委会、物业企业分类投放管理责任,及时上报劝阻无效的违法行为,执法人员每日开展检查。截至目前,执法检查共发现问题1018个,对个人宣传教育3254起,立案444起,累计罚金1.5万余元。三是规范分类设施,广泛宣传引导。撤除山前9镇588座地埋式垃圾箱站,按照“四有三选配一便捷”建设标准,将撤除后的地埋式垃圾箱站采取合规填埋、硬化等措施处理后,改建为垃圾桶站。同时,开展多轮次入户宣传回访工作,半年来共出动工作人员2573人,累计入户回访163193户,实现村居全覆盖,并在区级市级各类媒体宣传报道垃圾分类工作70次。四是落实清运保障,狠抓精细管理。成立生活垃圾规范提升专班,科学调配清运力量,合理安排清运路线,对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处置标准进行严格细化分解,确保“清运不及时”问题整治到位。同时,积极推进镇乡街道生活垃圾排放登记系统建设,实现辖区十类场所每日垃圾量、垃圾处理设施数据共享,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各类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我区垃圾分类工作成效显著。(区城管委)

  怀北镇垃圾分类尽显“科技范儿”  怀北镇将科技元素融入垃圾分类工作,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成果,实现垃圾“精分类”“高利用”“零储存”。一是智能科技“精分类”。投入运行生活垃圾分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系统,通过设施定位、智能称重、数据采集等功能,实时掌握全镇各村垃圾的产生量、增长量等情况。同时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活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二是生物转化“高利用”。各户将产生的农业垃圾放置村级农业垃圾堆放点,将收集上来的农业垃圾统一运送到邓各庄村果园进行粉碎,转化成有机肥,大幅度降低垃圾运输成本,提高了垃圾转换利用率。截至二季度,通过生物转化生产有机肥1100余吨,用于果园施肥,实现资源就地再利用。三是高效转运“零储存”。采取“户分类、村收集”新模式,垃圾分类指导员每日定时上门收集垃圾,根据垃圾收集量动态调整转运计划,区环卫工作人员每天定时到各村桶站清运垃圾,做到垃圾“日产日清”,促进精细化管理再突破,为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工作添砖加瓦。(怀北镇)

  北房镇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近日,北房镇以“垃圾分类我先行、我为创城做贡献”为主题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一是召开垃圾分类培训会,邀请垃圾分类推广中心老师,为村居民讲解四类垃圾的鉴别、收集、运输、处理等全流程,让村居民明确垃圾分类的意义。二是活动通过电子屏、悬挂横幅等进行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进一步帮助村居民养成分类投放垃圾的好习惯。三是发放了垃圾分类知识彩页、购物袋等宣传材料2000余份,营造人人知分类、人人做分类、人人享分类的浓厚氛围。(北房镇)

  喇叭沟门满族乡全面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一是投入多处可移动生活垃圾分类驿站,采用装配式建筑或集装箱式可移动房屋,具备四品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暂存、称重计量、信息统计和宣传教育等功能,便于居民投放生活垃圾和交投可回收物。二是在全乡15个行政村悬挂硬质垃圾分类宣传牌,提高了垃圾分类工作宣传覆盖面,增强了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三是新建1个可回收物中转站,15个村级可回收物交投点,对有价值的垃圾回收再利用。四是按照六有标准在各村安装公示牌,各类垃圾投放点指示图、生活垃圾管理责任单位、负责人及电话等内容一应俱全,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提供了有效指引。(喇叭沟门满族乡)

责任编辑:王鑫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