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24年第43期(总第322期)

日期:2024-06-20 16:50    来源:区创城办

字号:        

  12项主题活动引领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

  连日来,各单位在职党员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以实际行动支持创城。党建引领在职党员常态化参与社区治理包涵“社区周五议事会”“周末大扫除”“我为社区献一策”“新时代文明实践宣传”等12项主题活动,在4月至8月集中开展,以工作日为主,周六日为辅,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第一楼门长”“先锋户”及在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周周有主题,月月有活动”。

  龙山街道车站路社区开展“环境整治”主题党日活动,“第一楼门长”“先锋户”和在职党员积极响应,带头捡拾路面垃圾,清理卫生死角。西园社区、南华园一区社区等相继开展“党群阵地@你”系列惠民活动,利用政策解读、文明宣教、文化活动、技能培训等方式,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泉河街道于家园二区社区排查发现空调外挂机护栏安全隐患,及时调度人员实施抢修。举办社区残疾人趣味运动会,开展“党群一家亲、传承慈孝情”活动,让残障人士与高龄老人感受到社区温暖。开放路社区组织“第一楼门长”“先锋户”和在职党员对辖区内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充电等问题集中开展排查整治,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

  北房镇幸福东园社区联合供电公司开展安全用电宣传活动,讲解用电常识,引导居民树立安全用电、绿色用电、科学用电意识。

  怀北镇铁路社区、雁栖镇柏泉社区相继联合专科医院开展“关爱牙齿健康”等多场义诊志愿服务活动,普及夏季疾病预防知识和日常保健方法,提高居民保健意识和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以实际行动传承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让“敬老情”更加浓厚。(本刊综合)

  【创建动态】

  “三坚持三促进”持续推进文明创建走深走实   一是坚持以规范为目标,促进队伍素质提升。以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一村一员、一镇一站”工作机制,一手抓执法装备、形象标识等“硬件”建设,一手抓行为规范、执法纪律等“软件”提升。通过每周自查、每月集中学习、每季度推树优秀执法员,强化队伍综合素质,推动矛盾法治化实质性化解,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坚持以治理为抓手,促进街面秩序改善。对背街小巷、怀柔水库大坝周边等存在的流动摊贩、烧烤摊点、占道经营等市容“顽疾”持续开展整治。坚持“勤”字工作法,勤走、勤看、勤检查、勤宣传,实行“流动红旗”制,极大提高市民商户参与性,环境卫生及市容秩序明显改善。三是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促进接诉即办解决。安排专人负责12345市民热线,采取现场检查、协调沟通、行政处罚等措施,确保“件件有着落,案案有结果”。针对诉求频次高的违法建设、噪音扰民、占道经营等问题,指派专人及时处理,进一步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本刊综合)                          

  泉河街道“三治”融合减量生活垃圾   一是多元共治,提升凝聚力。发挥垃圾分类普法监督员、团员青年、学生等群体优势,广泛开展垃圾分类科普宣讲、趣味游戏、志愿服务等活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桶前值守监督,引导居民正确分类。100余名学生化身社区环保小卫士,带动家长自觉分类,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好效果。二是居民自治,激发内动力。鼓励退休老党员、社区志愿者、楼门长等群体自发组成“先锋劝导队”,队员入户面对面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源头治理的重要性,目前已完成入户宣传9000余次。三是特色善治,增强号召力。依托智能回收分类驿站,以汇都家园、家天下小区为试点,推广“一袋式”回收模式。居民通过“珍分类”小程序完成预约,等待工作人员上门称重回收,给予环保金奖励,促进社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泉河街道)

责任编辑:王鑫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