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 工作简报

工作简报2024年第45期(总第324期)

日期:2024-06-28 17:00    来源:区创城办

字号:        

  我区“三个三”提速城市治理精细化

  一是狠抓“三个到位”,城市环境再提升。紧盯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47个重点区域、重点场所的视频点位,完成停车位、人行横道、道路标识标线见新,方砖步道、路缘石、地面井边抹灰等维修工作,确保重点点位整治到位。紧跟市区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查改同步,切实做到环境问题动态清零,保障盲点死角消除到位。协调属地、区城管执法局、环卫公司、供电公司、燃气公司、通信公司等相关单位定期召开工作协调会,切实将街面城市家具、环境综合治理等难点问题逐个突破、逐一清零,实现难点问题攻克到位。

  二是细化“三个保障”,工作责任再压实。组织保障,“一把手”现场督导,班子成员和各科室全员参与“包点负责”,深入一线加强管理。制度保障,完善区级城乡环境考核体系,加强指标体系指导,确保考核体系推进管理。力量保障,持续依托2+1志愿服务队伍作用,做好3纵5横1商业大街54个摄像监控点位47个责任段,早晚高峰期巡查保障工作。

  三是完善“三个强化”,创建氛围再升温。强化部署,提升各级干部抓创城工作更高站位、更强意识。强化宣教,在城市管理领域内持续开展创城知识普及宣传活动,做好测评小区内“第一楼门长”“堡垒户”和接诉即办“先锋户”的宣教培训。强化示范,进一步发挥街巷长、小巷管家、网格员示范作用,营造全民关心创城、支持创城、参与创城的浓厚氛围。(区城管委)                                                     

  【创建动态】

  泉河街道“三个导向”文明实践惠民生   一是坚持需求导向,便利服务群众。联合区专科医院等共建单位,组织志愿者深入航天工程大学社区、北园社区,开展健康义诊、急救知识科普讲座等活动,切实将便民志愿服务送到居民身边。二是坚持创新导向,精准对接群众。联合泉河派出所、律师事务所,组建“流动普法”志愿服务队,将文明实践活动场所从社区活动室延伸到小区楼院,解答家庭赡养与扶养,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等老年人关注的热点问题,进一步提高老年人依法自我保护能力。三是坚持效果导向,常态联系群众。根据未成年人成长需求,开设安全、文化、体育、科技等公益课堂,通过“书韵童心”阅读、禁毒知识进校园、体能训练、科普讲座等多彩主题活动,不断丰富未成年人课余生活,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综合素质。(泉河街道)

  桥梓镇“六梓红桥”基层善治暖民心   一是强党建根基,守“赤梓之念” 。积极推进党员干部强基计划,通过镇级党校轮训、“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不断锤炼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二是谋村居发展,闪“桥梓之星”。围绕乡村振兴五大方面,紧抓环境整治、接诉即办等重点工作,逐步打造“新新向荣,温润如峪”“魅力山庄”等特色品牌,全镇“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格局初步形成。三是促农旅融合,行“游梓之途”。鼓励乡村振兴协理员成立文化旅游公司,与村庄强化合作,整合镇村优质文旅资源,梳理规划红色教育、乡村振兴等旅游路线,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四是汇三风之气,扬“文梓之风”。常态化举办“正家风清村风淳民风”原创节目比赛及乡风文化节,积极开展“三风”系列活动,评选好家风模范户,以榜样力量塑造文明乡风。五是聚治理合力,话“乡梓之情”。优化网格化治理,打造志愿红、文明橙、安全黄、生态绿、平安蓝的“五色联动”基层治理体系。开展图书捐赠、就业帮扶、义诊惠民等活动,有效凝聚基层治理合力。六是创党群同心,绘“桑梓之美”。持续强化阵地建设,赤梓归桥工作室、乡村振兴工作室、人大代表之家等落户党群服务中心,不断拓宽使用场景、提升服务效能,营造党群同心的良好氛围。(桥梓镇)

责任编辑:王鑫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