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巧用“加减乘除”法
持续提升背街小巷颜值
一是注重管理,景观品质做加法。与“三纵十横”专项行动等有机衔接,围绕区域功能、历史风貌规范背街小巷建筑立面、服务设施、广告牌匾等元素,打造典雅、庄重、协调的色彩形象。因地制宜设置公共座椅、体育健身器材,增建无障碍设施、遮雨亭等,实现综合环境整体提升。二是紧盯问题,公共空间做减法。在容易出现的乱堆物料、开墙打洞、架空线凌乱、垃圾清运不及时等突出问题上,加强日常巡查执法,及时发现、及时处置。运用社区议事厅、居民议事会等自治形式,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营造“街巷是我家、环境靠大家”的良好氛围。三是狠抓精细,治理效能做乘法。坚持先规划设计后精细化治理,选出2条街巷,打造成历史文化传承、便民服务配套的精品街巷。发挥街巷长、责任规划师、“小巷管家”等多方作用,整合综合执法、网格员、协管员、志愿者等共治力量,巩固治理成果。四是聚焦更新,长效机制做除法。紧紧围绕科学城统领“1+3”融合发展新格局,在老城融合发展新征程上找准定位,结合城市更新完善街巷功能,研究制定“一街一策”具体方案。到2025年全区将再完成132条背街小巷环境精细化整治提升任务。达标街巷进一步补短板、促提升,达到“十无”标准;优美街巷在“十无”标准上,统筹停车秩序、城市部件、垃圾分类等治理工作,达到“五好”标准。(本刊综合)
【创建动态】
泉河街道“三举措”扮靓村居环境 一是靶向治理,查改同步。成立“日巡整改”工作小组,按照“1+1+N”的工作机制,全面排查“门前三包”、流动商贩、街面环境秩序、乱堆乱放、车辆违规停放等问题。并对“反弹”问题“回头看”,确保责任到人、整改到位。二是全员发力,全域治理。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未成年人等开展“四亮五美”环境整治、周末大扫除等活动,共清理楼道堆物堆料2400余处、清理各类垃圾2.3吨、修复公共设施90余处。三是多维发力,强化宣传。依托“周五议事会”、“物业议事会”、“慈孝文化节”等活动载体,走街串巷、深入小区楼院开展入户宣传,为居民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文明礼仪知识等宣传材料,引导居民群众自觉守护家园环境,做文明有礼怀柔人。(泉河街道)
怀北镇“三高”赋能乡村文明 一是党建引领,高站位夯实组织基础。坚持把城市精细化治理当成“一把手”工程来抓,依托“在职党员进社区”“党建引领精细化治理”两大专项行动,全镇党员干部一线执勤,志愿服务队伍主动向前,有力有序夯实工作基础。二是软硬兼顾,高标准提升治理水平。组织24名“第一楼门长”“先锋户”开展文明城区创建应知应会“敲门行动”,确保269户全覆盖普及,全力以赴保障入户测评工作拿高分、得满分。三是动态研判,高质量落实问题整改。在怀北火车站组织执法队与派出所联动打击黑车、网约车停车不规范、违规违法拉客等问题。在站前空地及时加设吸烟区,配备烟灰缸,工作人员靠前服务,将旅客吸烟、乱扔烟头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怀北镇)
琉璃庙镇“一二三”精细治理环境 一是紧扣“一个模式”。建立健全精细化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怎么干”“如何干”两大方面,将各项工作细化,充分发挥以上率下作用,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全力推进精细化治理工作落地见效。二是强化“两种宣传”。以村为阵地,以群众为重点,“线上+线下”同步宣传。通过电子大屏、喇叭广播等方式向群众宣传精细化治理工作,引导群众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横幅、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号召群众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带动引导村民深切感受治理工作成效。三是依托“三个机制”。各村将不文明行为、环境整治等相关内容写入村规民约,提升村民素质,让乡风民风好起来、人居环境美起来、文化生活火起来。利用网格力量开展日常巡查,在背街小巷、道路周边等地持续发力,集中整治乱堆杂物、卫生死角等问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开展各类活动,扎实推进垃圾分类、人居环境、文明出行等工作,让新思想、新风尚进入群众心里。(琉璃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