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服务圈” 画好“同心圆” 唱响“主打歌”
我区一刻钟文明实践“生活圈”提升居民幸福感
一是拓展阵地,扩大文明实践“服务圈”。加速推进114栋楼房综合整治,精细化治理背街小巷157条,打造居民身边“口袋公园”60余处。升级改造商业街区、农贸市场8处,构建覆盖全区35个社区的“一刻钟社区生活服务圈”,便民直通车开进110个村,建设快递小哥暖心驿站、养老服务驿站180余家,群众幸福感不断增强。
二是结对共建,画好文明实践“同心圆”。将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统筹推进,文明单位与实践阵地结对共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组建文明实践“怀柔一家人”志愿服务总队、中队、分队,和共建单位一起常态化组织开展进村居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医疗健康、扶贫帮困等“8+N”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
三是聚焦需求,唱响文明实践“主打歌”。坚持走“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之路,组织开展“颂歌献给党”“端午飘香”“抵制高额彩礼”等多场主题活动。以唱、学、讲、演、浸、诵等形式,将伟大建党精神、英烈谱系、培育“三风”等呈现在观众的面前,凝聚“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文明实践树新风”的思想共识。(本刊综合)
【工作交流】
龙山街道“三落实”赋能专项整治 一是及时整改,落实治理全覆盖。在前期已经整改12925个区派问题的基础上,以“担当实干、马上就办”为宗旨,开展为期一个月的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同时,对以往问题“回头看”,第一时间补齐弱项短板。二是压实责任,落实协作聚合力。对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背街小巷等292个点位加强人员值守,每天形成工作日志,每周组织环境拉练检查,逐个小区楼院开展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长效保持,落实解忧增福祉。在深入开展“八大专项行动”基础上,扩大商场、农贸市场、学校、火车站等周边视频点位环境及公共秩序检查,增设20名治安巡防队员分片巡查,建立问题台账,确保点位周边垃圾清运及时、无明显小广告乱张贴现象。(龙山街道)
泉河街道“四强化”巩固分类实效 一是强化机制建设,组织业务培训。分别对垃圾分类基层管理人员、普法监督员、物业工作人员等开展培训,详细解读考核指标,要求大家严格对标对表,对考核发现的问题,在工作中要举一反三,有针对性地落实整改。二是强化服务保障,开展入户宣传。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垃圾分类普法监督员携带宣传资料和相关物品,逐一入户宣传,通过面对面讲解互动,帮助居民了解垃圾分类意义、掌握垃圾分类投放方法,现场解答居民提出的误区和问题。三是强化设施建设,实施桶前值守。各社区(村)积极发动党员、志愿者等参与桶前值守、桶边督导等工作,值守期间认真检查居民分类投放情况,同时向居民宣传相关法定责任和义务。四是强化示范引领,组织趣味活动。社区工作人员走进小区楼院,“零距离”讲解垃圾分类重要性,耐心普及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大转盘、卡片投放等小游戏,让居民在游戏中学习垃圾分类知识,掌握分类小窍门。(泉河街道)
杨宋镇“三抓”扮靓村居环境 一是抓重点,促提升。全方位开展村庄风貌提升、街区增绿等工程,打造美丽乡村新名片。投入500余万元,整治花园村北侧及东侧道路沿线1.2万平方米,拆除400米围墙,建造170米休闲步道,拓宽怀柔南站附近道路以减轻交通压力。二是抓评比,保实效。不定期督查各村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等情况,引导各村积极借鉴优秀村先进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工作标准,营造特色风貌,打造乡村特色新品牌。三是抓宣传,强氛围。利用宣传栏、大喇叭、微信群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方式,进一步唤醒村民“主人翁”意识,动员大家参与爱国卫生运动、“周末大扫除”等活动,不断美化乡村人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获得感。(杨宋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