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 他山之石

江苏灌南县红十字会“12345”模式创新开展志愿服务

日期:2018-11-12 16:44    来源:

字号:        

  今年来,江苏灌南县红十字会一直秉持“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做好红十字会“三救”“三献”核心业务的同时,创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

  “建设一支队伍,推进两个培训,突出三个帮扶,坚持四个深入,抓好五项服务”是该县红十字会围绕群众、深入群众,创新性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12345”模式。

  注重以人为本,建设“1”支队伍,广纳高学历、多职业、德才兼备的志愿者。灌南县红十字会现有150余名志愿者,其中大专以上学历者高达80%,文化层次普遍较高;涵盖教师、医生、厨师、理发师、个体户、退休工人、下岗再创业者等多种职业,可提供的志愿服务种类多;每名志愿者都极富爱心、善心和同情心,是日常生活中的公益达人,在志愿服务中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立足红十字业务,推进“2”个培训,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和养老照护健康知识培训。灌南县红十字会现有持证培训师近20名,主要分布于卫生和教育行业;每年选派优秀志愿者参加省红十字会培训,练就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以志愿者为主力,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以志愿者走访为主要形式,为农村和社区老人普及健康养老知识。今年以来,培训初级救护员1300余名,普及救护知识13000余人;走访孤寡老人60余户,培训健康养老知识500余人。

  近日,灌南县红十字会2018年百万应急救护培训走进公安系统,对110余名公安干警进行了应急救护知识培训,培训内容为心肺复苏(CPR)、气道梗阻急救、创伤救护(止血、包扎)等。培训中,灌南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周琳联系实际,结合警察行业的工作特点,通过分享大量生活中的案例,讲述了现场抢救的技能方法及交通意外事故和突发事件的现场救护原则。并利用教学模拟人,生动形象地向大家展示了应急救护的规范动作,确保大家听得懂,学得会。参训学员积极与培训老师互动,边听边练,很快掌握了所学动作。通过此次培训,提高了公安干警在突发灾害、意外事件和危重病发生时的应急能力,使其能够第一时间为自己或伤病群众提供有效救助,减少了人民群众因各种意外伤害造成的伤残和死亡,对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有着重要意义。

  随着全社会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养老照护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八月中旬,灌南县红十字会赴三口镇大北村开展养老照护培训活动,授课老师是来自灌南县第一人民医院的养老照护培训师为大家授课,重点讲述了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知识。养老照护培训师结合生活实例,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让参加的老人们都听得津津乐道。活动过程中,灌南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还为老人们测量血压,并嘱咐他们适当运动,合理膳食,保持良好的心态。养老照护健康知识讲座贴近生活,受到了三口镇大北村参加的老人们一致好评。今后,灌南县红十字会将在全县各乡镇积极开展养老照护培训活动,提高我县老年群体的健康生活意识,为他们的晚年生活安全增添一份保障。

  聚焦困难群众,突出“3”个帮扶,持续开展助老、助困、助学活动。灌南县红十字会积极响应党中央“精准扶贫”号召,将助老、助困、助学作为志愿服务的重要内容,通过“一户一访”找准帮扶对象,深入交谈了解致贫原因,个性化定制化地开展帮扶。对贫困老人开展养老照护走访,定期提供健康检查、精神关怀、慰问救助等服务;对大病家庭进行大重病救助,及时发放大病救助金;对困难学生进行博爱助学,发放助学金、助学物品等,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今年以来,助老、助困、助学分别超过60户、1000户和50余人,累计金额100多万元。

  六月下旬,灌南县红十字会在田楼小学隆重举行博爱助学课桌椅捐赠仪式。县政府、灌南县红十字会、田楼镇政府、县教育局相关领导出席本次活动。本次活动共计捐赠了305套课桌椅,县政府、田楼镇政府领导表示此次课桌椅爱心捐助活动既是田楼小学的一件喜事,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件大事,对灌南县红十字会的博爱助学活动表示真挚的感谢,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关注,凝聚各方力量,切实加大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教育教学成果,尤其是农村基础教育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得到不断加强。希望田楼小学管理好、使用好这次捐赠的课桌椅,优化教学条件,严谨办校,把田楼小学办成一所领导满意、社会满意、家长满意、学生成才的学校。希望学校的各位同学珍惜眼前的学习机会,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掌握过硬的本领,早日成长发展、回报社会,为祖国和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积极开展助老、助困救助事业,除了平时的随到随办救助以外,我们县红十字会还组织救助金集中发放仪式,保证救助路径、救助金额透明化、合理化,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化。九月底,灌南县红十字会组织10名大病救助群众一起参加集中发放仪式,共计发放15000元。会上,灌南县红会领导对参加救助的群众讲解了救助金的来源以及用途,同时也希望他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力所能及的帮助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希望他们用好救助金,战胜病魔,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与会的群众纷纷表示感谢,各自做了简短的发言。

  集聚人道力量,坚持“4”个深入,深入农村、社区、学校、企业进行志愿服务活动。灌南县红十字会围绕志愿服务覆盖全县点面的原则,深入全县各个农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红十字志愿服务活动,在切实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同时,扩大了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集聚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红十字事业,实现社会人道资源有效整合、社会人道力量有效聚集,实现以志愿服务工作为动力推动红十字事业更上一层楼。早前就听志愿者们说:“灌南县田楼镇大埝村有不少独居、特困的特殊家庭,他们大多是年老无劳动能力,同时还常年服药,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完全靠政府低保维持生计,他们急需志愿者们的慰问与关心。”此事一直挂记在灌南县红十字会志愿者心里。为了及早看望他们,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近日,灌南县红十字会养老照护志愿服务队八名队员一大早就集合驱车一百余里来到了田楼镇大埝村。在村支书张朝旺的指引下,志愿者们陆续的走访慰问了6户家庭,与他们谈心,了解生活中的困苦,唠唠家常,鼓励他们对生活要充满信心和阳光,党和政府会帮助他们度过眼前的难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分别为6户老人家送去价值500余元的生活物资。他们对红十字会志愿者的到来非常感激,每到一家他们就拉着志愿者们的手依依不舍,有的队员为之热泪盈眶,临近的村民也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竖起大拇指点赞,说红十字会的志愿者才是真正的老百姓贴心人,用实际行动关心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在走访的六户老人中,给志愿者们印象最深还算数杜怀玉老人家。杜怀玉家住一条小沟旁,远远望去,两间小破屋孤零零的坐落在那里,好像是被村里遗忘的一户,一条若有若无、长满杂草的泥土小路弯弯曲曲的通向他家门前,来到他家时,他正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腿干着农活,头发胡须一看就好久没有修剪,一脸沧桑,衣着褴褛;走进小屋,感觉一下子走进了八十年代,除了一张破旧的床,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破旧杂物堆满了房间,墙壁都没有粉装,地面除了比外面硬实一些没有区别,坑坑洼洼,灶台上放着几个馒头和一碟咸菜,当时志愿者们心里一阵拔凉,心想:怎么还有这样的家庭?参观后,志愿者们迫不及待与他聊起家常,在聊天中得知,杜怀玉天生小儿麻痹症,父母在80年代就相继去世,两个姐姐也先后嫁人,就连现在的两间小屋也是村里和好心村邻救助的,因为残疾,他没有劳动能力,只能靠政府的低保度日,遇到大病大灾时,用他的话说听天由命。听了他的讲述,志愿者们无不感到同情和理解。道别时,志愿者们一致意见——抽时间多关心多问候他,让他遇到困难找红会志愿者。

  丰富关爱内涵,抓好“5”项服务,提供物资救助、生活照料、健康体检、文体娱乐、精神慰藉多种志愿服务。灌南县红十字会细化志愿服务内容,围绕志愿服务对象的不同需求,提供多种志愿服务。对家庭困难者,提供慰问金和慰问品等物资救助;对孤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对社区和乡村老人,提供眼部、肺部等健康体检;对普通群众,提供文体娱乐;对空巢老人、遗体(器官)捐献者家属,提供精神慰藉。

  为进一步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县红十字会联合县第一人民医院围绕“热爱百姓,奉献自我”主题,2018年9月5日“学一麟”·光明行志愿服务队14人共同走进新集镇新南村,开展了“博爱光明行,让爱看得见”开展大型健康知识普及和免费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志愿者们为当地百姓首先进行生命体征、身高、指血糖检测;然后进行眼部视力检查、验光、眼压等检查;临床医师根据检测情况结合问诊为他们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并针对百姓个体状况讲解疾病相关健康知识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红十字会照护师还对百姓进行照护知识专题培训并演示心肺复苏,以模拟人作为道具,对操作要领和流程逐一进行讲解和示范,对不规范的动作要领进行了及时纠正;为了更好地为百姓服务,志愿者们根据检查、检测结果为他们一一建立了基础健康档案。

  本次义诊活动共计接诊15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余份,发现眼部疾病23人。学一麟·光明行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的开展不仅让百姓提高了预防疾病的保健意识,还让老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县级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关注百姓健康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志愿服务无止境,优质公益暖民心。灌南县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走在志愿服务的创新路上,坚持做好党和政府的人道救助助手。

责任编辑:创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