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 他山之石

陕西渭南:让文明交通成为城市亮丽风景线

日期:2019-06-28 17:20    来源:中国文明网

字号:        

  盛夏的清晨,陕西省渭南市城区朝阳大街,早高峰刚刚到来,密密麻麻的车流将两边的道路填满,车虽多,但秩序井然,没有一例加塞,没有一声喇叭,交替通行的车流,抒写着秩序之美。

  中午时分,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解放路与东风大街十字,一群穿着红背心的文明交通志愿者仍顶着烈日坚守在城市的重要交通路口,维护良好的交通和公共秩序。

  文明交通是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最直接的外在表现。随着渭南市创建文明城市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人称赞渭南市道路交通的新变化。乱停乱放的车辆少了,斑马线前礼让行人的车辆越来越多;道路残破不平的少了,宽阔顺畅得多了,一多一少折射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渭南市交通秩序发生的巨大变化,在渭南,文明交通已然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盛礼让斑马线 让城市越来越文明

  车让人,让出文明和温度;人让车,让出安全和理解。

  礼让斑马线工作开展之初,一条“车让人”的视频在渭南人朋友圈里被频频点赞转发。

  时间回溯至2018年7月8日,在胜利大街熙园公馆对面的人行道上,一辆出租车正在平稳行驶,司机看到前方一个女孩准备过马路,于是减速慢行,缓缓停下,女孩鞠躬表示谢意。

  这位礼让行人的出租车师傅是陕ET0256的司机戴超。对于网友的点赞,他表示,作为雷锋车队的一员,这是应该做的。“我觉得开展礼让斑马线的活动非常有意义,给我们每位在路上的司机敲响警钟,我们会自觉在斑马线前慢下来。”戴超说。

  “虽然这是一个特别小的举动,但确实让人感到温暖,我们渭南正变得越来越文明。”市民何先生说。

  自2018年5月22日“斑马线上我文明”主题创建活动开展以来,为进一步鼓励文明驾驶,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还联合渭南出租汽车协会、渭南公交总公司公开表彰“礼让文明号”的11名出租车司机、5名公交车司机,给16辆“礼让文明号”车辆粘贴精美车贴,令广大驾驶员欢欣鼓舞。获奖出租车驾驶人代表发言表示,当看到行人为自己的礼让行为伸大拇指时,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和文明。与此同时,全市共查处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10289起,行人、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8697起。

  “下一步,渭南公安交警部门将进一步加大文明交通、‘车让人、人守规’等主题宣传,对斑马线上的交通违法行为从严查处。除在主要路口、重点路段加大执勤力度外,还将利用电子警察设备,对机动车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并定期曝光,每周公布一批‘礼让斑马线’的红黑榜,引导广大司机养成‘斑马线上我文明’的出行习惯。”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法宣处处长刘洁说。

  

  暖心故事 让市民感受文明温度

  今年58岁的焦瑞建师傅是渭南市永顺出租汽车公司陕ET0481车驾驶员,从事出租车行业十余年来,他始终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是一个热心肠的人,平时爱心送考、爱心捐助等各种公益活动都有他的身影。

  5月20日下午2:00左右,焦瑞建师傅从民主路市委家属院接到3位乘客要到临渭公安分局,到达目的地后乘客支付了车钱后就匆忙地下了车。之后,焦瑞建师傅开着车继续营运,突然听到后排座位上有手机震动声音,立即意识到可能是上一趟乘客的手机落在车上了。他停好车,接通了电话问清情况后,便按下暂停服务牌直接调头直奔乘客刚才下车的地点而去。对手机进行核实确认后,及时送还失物。看到失而复得的手机,失主心情非常激动,深深表达谢意。

  焦师傅笑着说:“这是应该做的,手机不是自己的,当然得还给失主,行业文明创建会议教育我们,发现乘客丢失的物品应及时告知公司并归还失主。”

  “现在我们行业更规范了,对我们出租车司机的要求更高了,语言、行为举止都要更文明,服务态度要更好。”焦师傅告诉记者,他很早就签订了创文倡议书,积极参与创文活动。“现在我的出租车不仅贴了禁止吸烟标志和请系好安全带标语,车尾还贴了‘文明出行,平安到家’创文宣传标语。”

  “现在出租车司机不再像以前那样拒载了,也不会不打表了,服务态度也好了很多。以前,不论是公交车还是出租车,车身广告充满浓浓的商业味,现在公益广告明显增多,这股文明之风‘刮’得好。”市民赵女士从2路公交车下来,对记者感叹,如今的公交车车厢、车尾、车身都“穿上”新的公益“外衣”,成为马路上一道文明风景线。

  

  凝聚文明共识 全民守护城市交通文明风景

  安全文明迈出一小步,社会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创文期间,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局通过各类活动的开展,加强交通文明宣传,在全市倡导广大市民从自身做起,于细微处改进,共同守护交通文明风景线。

  渭南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充分运动科技手段,维护路上的文明。在朝阳大街主干道繁华路段信达步行街、玉龙酒店门前等设置了3处自动抓拍系统。同时增设10余处LED小型提示牌,连续不断向人们传输“车让人,人快走”的信息和理念。还通过电子纠违、巡逻,24小时监控并抓拍不文明的车和人,向“红黑榜”输送图片和信息,目前电子抓拍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5972起。

  渭南市交通局通过“创、评、树、带”等形式,积极开展文明共建活动,先后开展了“爱心送考”“文明乘车跟我排”“文明出行劝导”等活动,提升市民遵守交规的意识。

  “现在我常听到乘客下车时说‘谢谢’,这让我很感动。”来自江苏的出租车司机赵先生表示,已经在渭南开出租车6年。“自从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感觉我们渭南的变化挺大的,不仅市容市貌变好了,公民素质也提高了,现在车辆之间也主动让行了。”

  “作为城市的主人,我觉得我们每一位市民都应该成为文明出行的参与者、践行者、监督者,努力营造一个文明交通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社会氛围,让文明交通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样我们渭南的‘软实力’才会提升。”市民陈丹说。

  公德装在心,文明贵在“行”。在深入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今天,让我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脚下出发,摒弃陋习、携手文明,做文明交通的践行者和传播者,让文明交通成为渭南持久亮丽的风景线。 (渭南日报 记者 程瑾 崔正博 文/图)

责任编辑:创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