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阳市2019年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到2019年底,贵阳市将创建80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强制分类实现全覆盖,全市范围内生活垃圾分类制度覆盖率达到60%以上。贵阳市生活垃圾分类实行“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类标准。 事实上,垃圾分类对于许多中小学生而言不是陌生的词汇,甚至达到耳熟能详的地步,因为他们在学校里,或多或少接触过。早在本通知下发之前,贵阳的不少学校已经在积极践行垃圾分类事务,那他们都做了哪些事儿呢? 贵阳市实验小学作为国际生态学校、全国首批文明校园、全国绿色学校、全省第一批的绿色学校、贵阳市生态绿色学校,早在9年前就着手开展垃圾分类活动。2010年就作为贵阳市首批垃圾分类试点单位开展垃圾分类活动,到现在已经开展了多项有关垃圾分类活动的工作与举措。 贵阳市实验小学资源回收志愿者对各班的可回收垃圾有序地进行回收 学校垃圾分类以班级与学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立了完整的垃圾回收系统。除每班级设置分类垃圾桶,学校定期开展学生垃圾减量、分类实践活动。每周四,各班的资源回收志愿者们会在资源回收亭前,对各班初步分类的可回收垃圾进行统一检查和回收。资源回收志愿者们对各班的可回收垃圾有序地进行回收,对本学期刚参与回收的低年级同学耐心地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贵阳市实验小学“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教育主题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从小树立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学校还开展了“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的教育主题活动,贵阳市实验小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普及:垃圾的分类、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危害、垃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垃圾分类收集的意义等,并提出了垃圾减量、分类处理方案;开展“垃圾问题”的环境评审,考察班级及校园垃圾堆放情况和污染状况,统计各班及学校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总量;制定行动计划,提出改善学校垃圾问题的建议,向学校生态委员会上交建议案、设计学校新的垃圾站图,利用废纸盒等制作垃圾站模型,监测各班垃圾的分类回收情况等。 贵阳市实验小学学生发放《贵阳市实验小学垃圾分类活动倡议书》 为了向社会宣传资源回收的知识,号召大家都投入到垃圾分类活动中来,同学们纷纷走上街头,为市民们分发《贵阳市实验小学垃圾分类活动倡议书》,倡导大家保护环境,正确认识垃圾分类。 贵阳市实验小学希望,举全校之力将垃圾分类工作切实落到实处,以此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垃圾分类的理念通过学生渗透到家庭中。而他们的坚持,力透着将垃圾分类贯彻到底的决心。 在贵阳市达德学校的校园里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图标和标语都张贴在显眼位置,遍及操场宣传栏、楼梯走道、教学楼走廊,还有分类垃圾桶上。“张贴标语和海报,是为了让同学和老师们走过路过时有所关注。”负责卫生健康课的王雪琴老师介绍到,除了张贴宣传海报,学校还将垃圾分类作融入卫生健康课程,并定期开展相关主题班会,班主任利用PPT向学生讲解生活垃圾的种类、收集、运输、处置方式以及垃圾不分类对环境造成的危害,通过以上形式向孩子们普及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贵阳市达德学校有关垃圾分类的宣传图标和标语 每班教室里,都摆放有一组缩小版的分类垃圾桶,包含可回收垃圾、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分类,据悉,这是为了让同学们正确投放垃圾所设。 2019年春季学期开始,达德学校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垃圾分类一起分”的手抄报制作活动。3-6年级的同学们与家长们携手制作主题手抄报,各自发挥想象力,描绘出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手抄报。有的天马行空地将垃圾桶拟人化,有的别出心裁地将日常垃圾分类化……通过一同制作垃圾分类主题的手抄报,让学生和家长将垃圾分类知识点“铭记于心”,并付诸行动。 “一开始,同学们对垃圾分类的意识比较薄弱。”王老师说,特别是低年级的同学,知道将垃圾投放到桶内,但却不太能准确做到精准投放。在一系列的相关主题活动展开后,渐渐地,同学们在改变。王老师表示,垃圾分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未来,学校也会尽力完善相关的垃圾投放设备,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学校将再接再厉,努力使这项活动更加富有成效,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认真落实垃圾分类这项活动中,贵阳市南明甲秀高级中学正在着力进行中。据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学校不仅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并将垃圾分类加入校本教材的编写,通过班会课的形式,加以宣传引导教育,使得学生能够外化于行、内融于心。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把垃圾分类的知识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现了自己学习的成果,通过晨会的形式进行全校宣传教育,学生还用国旗下讲话的方式分享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 贵阳市南明甲秀高级中学学生通过手抄报形式展现了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成果 1组4桶,含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几大种类,桶上对分属的垃圾明细标注有文字和图片说明……在贵阳六中,这样的分类垃圾桶有40组,分别摆放在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操场、食堂和宿舍等区域。 贵阳六中校内随处可见分类垃圾桶 “有分类桶确实更加科学。”看着走廊旁的4个分类垃圾桶,贵阳六中高二(9)班的赵国钰同学说:“虽然我们都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不会时刻放在心上,而在学校的话,有了这些分类垃圾桶,就会引导我们下意识地分类投放,也像是一种督促。” 在学校,他跟同学互相督促,分门别类的投放垃,而回到家,他也能做到垃圾分类:“家里日产的垃圾很杂,如果有玻璃渣、瓜果蔬菜、塑料等,投放时很不方便,对环卫人员也会有安全隐患。家里也做垃圾分类,可回收的塑料品放一个桶,厨余垃圾放一个桶,易碎垃圾就另外分装,不会跟其他种类的垃圾放在一起。” 据学校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学校计划在每班以垃圾分类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加强学生爱护家园校园,垃圾再利用,资源再回收的环保意识。 看了上述学校在垃圾分类上的种种举措,大家是否意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垃圾量也不断增高,垃圾分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 保护环境绝不是一句说了就忘的口号,而是要付诸实际,从孩子抓起从身边做起。 垃圾分类教育具有深远意义,要培养孩子们树立环保意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学校要为之努力,对于每一名社会人,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担当。毕竟,地球供给我们阳光、土地、水源、生命,我们怎能不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呢?(来源:黔学帮微信公众号) 【垃圾分类解读】 平时大街小巷里的垃圾桶,更多的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相信大家也发现,学校内的垃圾桶多为4个,便于四类垃圾的投放。那,这四类主要包含哪些类型? 易腐垃圾主要包括:居民家庭日常生活中产生的食物残余和食物加工废料等易腐性垃圾;农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等产生的蔬菜瓜果垃圾、腐肉、碎骨、蛋壳、畜禽产品内脏等易腐性垃圾;居民日常生活以外的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的食物残余和食品加工废料等餐厨垃圾。 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废塑料、废金属、废旧纺织物、废玻璃、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废纸塑铝复合包装等适宜回收循环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 有害垃圾主要包括:废电池(镉镍电池、氧化汞电池等),废荧光灯管(日光灯管、节能灯等),废温度计,废血压计,废药品及其包装物,废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废杀虫剂、消毒剂及其包装物等。 其它垃圾主要包括:污损后不宜回收利用的包装物、餐巾纸、厕纸、尿不湿、竹木和陶瓷碎片等除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易腐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