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 他山之石

贵州湄潭县茅坝村:村规民约变《盘歌》唱出新风貌

日期:2020-08-21 16:01    来源:区创城办

字号:        

  "哟、吙、喂,高师傅来少先生,村规民约问你们,什么形象很重要,什么更要讲文明,什么酒水不乱整,敛财收礼笑死人……"这段话来自茅坝村的《盘歌》,同时也是茅坝村的村规民约。"别小看它,它唱出了茅坝村的新风貌"。8月中旬,在贵州省湄潭县永兴镇茅坝村,村支部书记肖文海向记者介绍道。

  茅坝村位于湄江河上游河畔,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村。全村1109户,4158人,以优质稻和茶叶为主导产业。地势平坦、水源充足,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让茅坝村的产业不断壮大。茅坝村于2012年12月成为国家农业部颁发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并先后获得了"贵州大学生命科学院研究教学基地"和"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成果转换示范基地"称号。

  随着产业的发展,茅坝村村民的腰包渐渐鼓了,住房变成了黔北民居,交通工具变成了小汽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茅坝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但随之而来的一些现象也让村民苦恼起来。 

 

1.jpg

  茅坝村里随处可见的黔北民居 

  生活垃圾、污水乱扔乱排,邻里三天两头就起纠纷,跟风办酒席,攀比彩礼等现象时常发生。村里的企业以及村支监三委和村民越发意识到"乡风不文明,产业便会失去支撑"。2017年初,村民大胆提出"法律管不着的,我们自己来管!"茅坝村村规民约经群众意见征求、讨论、表决、审核等程序后正式诞生了。

2.jpg

  茅坝村村规民约 

  "为了让村规民约更通俗易懂、让村民记得更清楚,我们专门请了专家把村规民约改编成了民歌--《盘歌》。并且让会唱的村民和老师在村民代表大会、农户种植培训会等公开场合教大家唱。"肖文海说。 

3.jpg

  《盘歌》部分歌词 

  村规民约村里的对茶叶和优质稻的质量安全作出了严格的要求:禁止使用不合格农药和违规农药。同时对滥砍滥伐、滥办酒席等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有奖举报制度,对环境卫生实行定期检查评比制度等。

  村规民约出台以后,村民相互遵守,相互监督,但也不免出现部分村民不自觉遵守的现象。

  王某是村里优质稻的种植大户,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了180亩。在一次水稻防虫防病时期,他违规使用了一种气味较浓的农药。村民知道后,反映到村里,并当面质问他"你不要把茅坝米的品牌毁在你手里"。王某随即解释道"这并不是高毒农药",并表示之后一定会注意农药的规范使用。

  自《盘歌》传颂以来,公共卫生得到了大家的维护,每家每户的院落都保持得干干净净的,"垃圾不落地,茅坝才美丽"成了大家的共识。近两年,村民们再也没有吵过架、乱办过酒席,红白喜事都是按最简单的方式操办,再未出现过一起不遵守化肥农药使用规则的事例。  

4.jpg

  曾是贫苦户的村民的房屋牌匾上刻着"饮水思源"四个大字 

  2019年,茅坝村被省农业农村厅纳入"十县百乡千村"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名单,成为重点建设的示范村。

  "茅坝村村规民约的制定和执行,提升了党员干部的公信力、增强了村民的主人翁意识,村民归属感和幸福感大大提升。"肖文海表示,村规民约让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共同谋划发展茅坝村3500亩优质稻、2000余亩"稻+鸭"基地和3000余亩茶园。

  2019年,茅坝村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19400元。在村规民约的带动下,村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乡村振兴的步伐也迈得越来越稳。(多彩贵州网 记者 张鸿杰)


责任编辑:王文文